APP下载

学会“种心田”

2017-06-24刘丽波

至爱 2017年5期
关键词:善心心田人心

文|刘丽波

学会“种心田”

文|刘丽波

年过半百的杨东恩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名环卫工人,最近因为4万多元的捐款成为人们热议的慈善人物。对于富翁来说,4万多元只是九牛一毛,算不上什么大钱;对于一个生活并不富裕的普通人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人们为杨东恩的善行点赞,也探究他行善的原因。据报道,杨东恩之所以要省吃俭用捐出这笔钱,是因为要报答45年前小学老师帮他垫付2.5元学费的恩情。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帮助有困难的人。(编者注:《至爱》4月刊亦有报道)

杨东恩的善行让我们感受到慈善的力量。慈善来源于人的善心,知恩图报是人们乐于行善的重要原因。现代慈善已经成为专业化、制度化的行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慈善发端于人们的善心,发展于人们改良社会、造福人类的责任心,成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巨大积累。作为温暖人心、扶危济贫的重要手段,贫困关乎人心,离不开整体的社会氛围,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因此,善行耕耘的是人心,是“种心田”的活动。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应该是慈善文化的基本要求。慈善并不高远,也无需悲情,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慈善不仅仅是有钱人的事情,同时,也不仅仅只有所谓的弱者才是慈善救助的对象。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救助的对象,同时,也都可以成为慈善事业的一分子。即便在美国,普通人的参与也一直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仅就慈善捐款而言,在美国每年逾3000亿美元的捐款中,来自个人的捐赠超过80%(含遗赠),有60%以上的美国家庭每年都捐 款。

慈善是件“种心田”的事业。它耕耘的是人心,播下去的是善种,是正人心、净风气的助推者。得到过慈善救助的人,更容易成为慈善的参与者,更愿意帮助他人。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充满慈爱之心,就更容易融入社会,用正向的力量参与社会,为他人造福。

慈善的种子不仅来源于受助。在帮助他人的善举中,也会种下善种。在很多家族中,慈善就像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薪火相传,接力不止,成就“善二代”。一些志愿者在做慈善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愿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所以,慈善不仅可以代代相传,也可以互相感染─在一个社区中,参与慈善的人多了,也会带动他人,形成邻里守望相助的氛 围。

在一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心田更需要呵护,更需要细心耕耘。种好了心田,社会就不会杂草丛生。

猜你喜欢

善心心田人心
名家谈教育
名家谈教育
愿得一人心
心田上的枣树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心田上的风景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打动人心的琐碎
他们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洒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