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之路
——从传播学角度看《朗读者》的成功

2017-06-24梁迎梅

视听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朗读者董卿类节目

梁迎梅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之路
——从传播学角度看《朗读者》的成功

梁迎梅

近期几档文化类节目相继走红荧屏网络,它们靠什么打动受众,走出了与传统文化类节目不同的路径?本文从传播学的传者、受者、传播方式三个方面解析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成功之处,给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文化类节目 ;创新 ;传播 ;《朗读者》

2017 年伊始,文化类节目刷爆荧屏。先是 2016 年底开播的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如同清风袭来,仅凭一封信、一个人就打动了观众心弦。紧接着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春节期间话题度高居不下,颜值与才华齐飞的武亦姝成为媒体争相追逐的焦点,引发了全民对于诗词的大讨论。2月 18日晚,央视首播的《朗读者》掀起新的关注高潮。节目播出后,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微博榜单持续上榜三小时,连续两小时总榜第一,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纷纷登上微博热搜,火热程度可见一斑。事实上,阅读类节目由来已久,以诗词歌赋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也一直活跃在荧屏声频,为什么上述几档节目接连火爆?这些节目靠什么打动了受众?本文从传播学的三个方面——传者、受众、传播方式来解析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成功之处。

一、从传者角度来看,文化类节目模式的创新,找到了优秀文化的恰当表达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从《百家讲坛》《国宝档案》到《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传承者》《中华好故事》《中国面孔》等,央视和各地方卫视一直在尝试各种类型的文化类节目。但是这些栏目的命运却大不一样,有的收视率飙升成为知名栏目,有的高调亮相后黯然离场,有的则一直默默无闻。这其中有各种主客观原因,但是重点在于是否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是否契合大众情感诉求。

(一) “访谈+朗读+轻解析”的节目模式使人物、文字和观众三者形成共情链条

文化类节目具有独特气质,体现出较强的原创特性。但文化节目一味泥古或说教,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朗读者》创作团队在研发节目伊始就明确要打破这个格局。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形成“访谈+朗读+轻解析”的节目模式。所谓“轻解析”,就是对一些经典或对普通人而言有一定距离的文本,做一个 30-50 秒的名家解析,让观众迅速了解文本背后的一些信息。在朗读前,主持人先对朗读者进行简短的访谈,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当故事的情绪提升到需要以文来抒怀的时候,文本顺势而出,朗读者走上前台分享那一段曾经打动自己的文字。这样就把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文本内容巧妙勾连在一起,朗读者的情感、文本作者的思想、观众的情感和谐凝结,产生共情效应。首期节目播出后,观众纷纷留言“遇见多年前的自己,遇见内心深处的自己,遇见未来希望所能成为的自己”。

▲《朗读者》节目画面

成功的文化节目不是有距离感的说教,而是能让受众找到灵魂的乐土和精神的家园。《朗读者》从节目名称和环节设计来看,其文化元素更纯粹,但它并不是一档读书节目,真实且美好的情感是其精神内核,节目的三个环节更是以情感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节目制作人董卿所说 :“我当了 21 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首期《朗读者》“遇见”中,有文艺家的感恩情怀,有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有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有浪漫幸福的爱情承诺,有年轻妈妈的亲情呵护,有翻译大师的毕生追求。“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这句话如同心灵鸡汤,看上去并不出众脱俗,但是经由一位96岁高龄的翻译家说出来后,就更容易引人感怀。许老先生朗读林徽因《别丢掉》的诗歌时几度哽咽,让观众看到了他的至情至性、单纯质朴。让不平凡的人说平凡的事,让平凡的人去讲述感动的心,他们的故事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国人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慈悲、感恩、正直、责任、进取等美好品质透过文本直抵观众心灵深处。

(二)“舞台设计 +背景画面+经典音乐”的背景设置使朗读充满仪式感

《朗读者》的舞台设计恰似一座特色十足的图书馆,背景中的书架和图书营造出阅读的氛围。书架中间设置一个主持人和嘉宾进场的门,正门后面有一个通道连通访谈区,即第二现场,嘉宾朗读前需要接受董卿的访谈。演播大厅的观众席布置得像传统剧场,分为上下两层,二楼是类似西方剧场的包厢,与舞台造型设计浑然一体,这样的安排让朗读充满了庄重的仪式感。每次朗读基本呈现为“左图右文”的画面构图,荧屏左边是舞台朗读的画面,右边是一本放大的书,流动的文字和深情的朗读相得益彰。背景墙还原了文本内容的情境,将历史与现实打通,使情感的抒发或宣泄达到极致。在濮存昕朗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时,背景画面还原了经典的老北京记忆,胡同小巷在书卷上铺展延伸开来,令人回味无穷。几位无国界医生朗读的《答案在风中飘扬》,配以战地炮火连天和新生儿降生的对比画面,有力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和平的祈望。

《朗读者》的配乐十分用心,邀请李云迪、吴牧野等钢琴家现场演奏。优美的钢琴旋律从指尖流出,时而灵动,时而戏谑,恰到好处地配合了朗读嘉宾的情感,为节目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针对每期不同的主题,节目最后都献上现场版的片尾曲。第一期“遇见”,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的《匆匆》是意外之喜,与节目的基调完美契合;第二期“陪伴”,音乐创作人阚立文用沧桑的音色演唱《爱的代价》;第三期“选择”,吴牧野演奏《爱之梦》,浪漫典雅;第四期“礼物”,头发花白的杨乐吟唱《时光雕刻》,歌声沉稳而又充满磁性;第五期“第一次”,吴牧野演奏《我的祖国》,气势磅礴、慷慨激越;第六期“眼泪”,杨乐一曲《音乐响起》让人意犹未尽 ;第七期“告别”,歌手赵照轻吟《当你老了》,纯净感人。文字、声音、故事三位一体,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场精美的文化盛宴。

▲“朗读亭”的设置是节目一大亮点。

二、从受众角度来看,明确文本和朗读者的筛选标准,找到经典文本和大众情感的共鸣点

顾名思义,“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文字和人的选择依据什么标准?节目想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董卿在《朗读者》开场白中首先给出了答案,“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一)经典读本重在带动观众共鸣

《朗读者》除了上述的情感之美、声音之美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经典读本,凸显的是文学之美。每期节目都设置一个主题,如“遇见”“陪伴”“选择”“眼泪”“告别”等,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虽然一个多小时的节目,朗读只占了十几分钟,呈现出来只是一段文字,但可以看出,节目组对读本的选择是花费了很大心思的。《朗读者》总导演刘欣介绍,节目组专门请来由文学家、出版人、专家、学者组成的文学顾问团,精心挑选经典文学作品。董卿在此环节要求所有导演必须在节目筹备会议上大声朗读筛选出的读本,两分钟后在座的倾听者可随意打断,如果大部分人觉得听不下去,读本就被淘汰。《朗读者》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令观众有共鸣感、带动感。企业家柳传志朗读的是在儿子婚礼上充满智慧和爱意的致辞,小说家麦家的《致信儿子》是他在 18岁儿子独自远行前,悄悄放进行囊的亲笔信。两位父亲讲述的亲子相处、教养之道或幽默睿智或深沉真挚,令人深思和动容。

(二)朗读者的多样化拓宽了受众面

《朗读者》采用“明星+素人”的嘉宾阵容,既有企业家柳传志、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主持人倪萍、童话大王郑渊洁等大家熟悉的名人,也有无国界医生、中学校长、鲜花山谷夫妇这样的普通百姓。阅历和感染力是嘉宾选择的唯一标准。节目将他们的人生故事与经典读本相结合,用真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策划者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的原动力,他们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情?说到底,《朗读者》想做的是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将每个人连接到一起。”这与“朗读属于每一个人”的价值观相贴合。因而在节目中,不少朗读者的普通话并不标准,有的还带有口音,甚至还有一位听障者。他们的朗读功力相对较弱,可是观众感受到的共鸣却是比专业朗诵更加强烈。饱满的故事、真挚的情感使读本得到了升华,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语言文字之美、诵读之美、情感之美。听障者杨乃斌的母亲心甘情愿作为儿子的耳朵陪伴其 16年,终将儿子培养成大学生。儿子现场朗诵冰心的《不为什么》:“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此情此景让人热泪盈眶。

(三)“朗读亭”延伸了节目触角

节目还有一个亮点——“朗读亭”的设置。“朗读亭”外观古朴别致,比普通电话亭略大一些 , 24 小时开放,朗读者只管对着麦克风念自己准备的内容,亭子外面的制作人员可以遥控“雾化”设备,将亭子玻璃调整成毛玻璃状态,保障朗读者在亭内不受干扰。节目播出后,“朗读亭”的火爆程度超出节目组预期,出现了上海排队9小时、杭州排 30个小时,只为三分钟朗读的盛况。来自“朗读亭”里的声音,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思念,有对成长、事业的表达。每一种表达,都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朗读亭”既是节目组发掘素人的一个渠道,又拉近了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让受众深层体会节目的意义,感受到朗读的力量。

三、从传播方式来看,主流媒体预热与全媒体参与有效融合,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

《朗读者》从立项到后期策划、推广、招商到第一期录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凭着对文化品格的坚守和不气馁的创新韧劲,《朗读者》首期亮相即时引爆话题,走红网络。《朗读者》的成功,说明文化类节目未必遇冷,有内容、有价值才是王道。

(一 )主流媒体、专家学者声援点赞,引发收视期待

节目播出前,已经引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期待。据统计,新华社2次发全国通电点评 ;《光明日报》4 次发文,1 次头版 ;《人民日报》更是 9 次发文,1次头版。《人民日报》是这样评论的 :“《朗读者》力求让喧嚣忙碌的现代人在‘悦读’经典中,感受美好与诗意。”新华社表示 :“节目也让观众进一步看到首次担当制作人的董卿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节目播出后,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评论点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发文点评:“满电视都在明星玩游戏,央视这《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二)全媒体互动助推,好口碑赢得“自来水效应”

除了受到主流媒体的青睐,《朗读者》更是凭借良好的口碑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实力圈粉,并随着各种传播优势呈扩散式传播,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董卿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宣传管理例会上,向全国广电同行介绍经验时提到以下数据:节目播出 7期时,阅读突破 10万 + 的公众号文章已经有 132 篇 ;喜马拉雅客户端的收听量是 1.79 亿次 ;相关视频全网播放 4.97 亿次。这真的是相当惊人的数字,特别是新媒体的热度和年轻人的认可,出乎节目组的意料。《朗读者》各期节目不仅正片点击量增长,濮存昕、许渊冲、麦家等人声情并茂讲故事的短视频,同样引发多数人围观,愈发加剧了人们对节目的关注,引发潜在受众的收看兴趣。

(三 ) 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引发“名人效应”

《朗读者》受到追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作为“央视一姐”的董卿近几年连续多次爆红并非偶然。最开始的是央视春晚为人所熟知,后面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重新认识了董卿的才华。这位才女主持人首次兼任制片人和主持人的《朗读者》在播出前就引发了很强的关注度,她的知名度、美誉度就是这个节目的核心 IP。董卿的文学素养、文化素养以及多年的主持功底使她在节目中厚积薄发,主持游刃有余,适时引领节目的价值导向。对于“世界小姐”张梓琳,主持人如此点评:“如果美丽只是简单的用来做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丽,能够转化成一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了。”在“选择”这期节目临近结束时,主持人饱含深情地总结:“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正如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所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优秀文化节目与受众“遇见”。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中心)

猜你喜欢

朗读者董卿类节目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董卿的宝贝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