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与诗歌“那点事”

2017-06-24任陇婵

视听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类节目真人秀电视节目

电视与诗歌“那点事”

近年来,伴随着中央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鼓励本土原创政策的出台和广电总局“限娱令”不断升级,电视荧屏上的诗歌类节目火起来,以2017年春节期间成为收视爆点的央视《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代表,达到了一个阶段性高潮,也让笔者有些忍不住来“八卦”一下电视与诗歌之间的那点事。

电视与诗歌的因缘际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交浅而缘深。

先说“缘深”,即电视媒介形态甫一产生,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综合性视听内容样式具有明显的诗性特征,分别体现在文字、影像、图片、声音各个方面,诗意和美感还直接构成了电视节目的文学成分,更是打造电视节目精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及充要条件。不论新闻、文艺娱乐、教育类节目还是电视剧、纪录片、文艺片,除了要在内容上确保导向性和满足特定诉求,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诗意表达堪称电视节目的最高境界。

完全以诗歌为题材、素材进行再创作的电视诗歌节目出现较晚,大约始于1998年央视推出的阅读类节目《电视诗歌散文》,这一档几乎硕果仅存的诗歌节目孤独地坚持了12年,于2010年停播,之后几年常态化的电视诗歌节目出现了断档,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13年才有所改观。河北台自主研发推出了电视诗歌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已连推4季;2015年12月,四川台推出了原创电视诗歌真人秀节目《诗歌之王》;2016年,央视推出首季《中国诗词大会》。至此,电视诗歌节目样式从最初单一的阅读、朗诵类节目到益智、真人秀类节目,呈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向。

▲诗歌类节目

再说“交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来诗歌与电视双方的“感情”一直不温不火、平平淡淡,始终在一个不大的范畴内保持一种持续感动和“理性亲密”的状态,可谓热情有余而激情不足,双方若即若离,时有中断,也存在许多别扭、拧巴之处;二是电视诗歌节目近年来虽获得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阶段性中兴,却怎么也火不到歌唱秀、户外真人秀那样的程度,也不太可能成为电视节目制播领域的新风口。

其主要原因:一是电视节目是大众文化产品,其本质特征是消费性的城市文化以及娱乐、复制、模仿甚至媚俗,而诗歌则是纯文学和高雅文化,二者本质上是格格不入的,双方的结合也多少有点“门不当户不对”。二是电视诗歌节目制作是团队行为,不同于纯粹个人化、个性化的诗歌文学创作,从节目模式、流程、环节、规则设计到内容制作、营销宣发,都必须符合大众欣赏口味和大众文化产品的快餐化、标准化、可复制等要求。迄今为止,在各类电视诗歌节目中,最受市场认可的是朗诵、益智类节目,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用电视节目形态和电视手段进行诗歌表达或对诗歌素材进行二度创作很难做到深入,似乎也只适于停留在知识性、诵读性的浅表层面,很难产生强文学性的电视诗歌节目。三是电视诗歌类节目是电视文艺节目中一个不大的分支,属于“纯文化节目”,大凡这类节目都是小众型、不太赚钱或不以赚钱为目的的,一定程度上带有公益和义务色彩,需要得到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电视台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赞助,更需要一批怀抱文化信仰、诗歌理想、人文情怀又有一定经济实力、心态平和、不急功近利的内容制作公司和电视人投身其中,而在电视要素、节目生产完全市场化和业内外收视竞争白热化的情势下,肯拿出大笔真金白银做电视诗歌节目的制作公司和拿出比较有价值的收视时段播电视诗歌节目的电视台毕竟稀有。

由此可见,电视与诗歌“那点事”并不复杂,二者有扯不清、剪不断的一世情缘,并始终在灵魂深处保持着一份温馨和感动,但通过电视荧屏呈现出的似乎总是些浮光掠影、浮皮潦草的东西,偶尔一档电视诗歌节目爆红,也只是灵光一现或惊鸿一瞥,似乎可遇不可求……

猜你喜欢

类节目真人秀电视节目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