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0例女性寻常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2017-06-24张景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湿质阳虚证型

张景龙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皮肤科,北京 102401)

快讯

300例女性寻常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张景龙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皮肤科,北京 102401)

目的:探讨女性寻常痤疮患者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在中医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对300例女性寻常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痤疮级别、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寻常痤疮患者多数(87.00%)为兼夹体质,中医体质类型中湿热质所占的比例(28.30%)最大,其次依次为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平和质和特禀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平和质(P=0.000)、气虚质(P=0.000)、阳虚质(P=0.000)、湿热质(P=0.011)、血瘀质(P=0.001)和气郁质(P=0.001)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中平和质(P=0.000)、气虚质(P=0.000)、血瘀质(P=0.000)、气郁质(P=0.000)和特禀质(P=0.004)与年龄变化显著相关。不同痤疮分级患者中平和质(P=0.000)、阳虚质(P=0.018)、阴虚质(P=0.020)、湿热质(P=0.000)、气郁质(P=0.034)和特禀质(P=0.001)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中平和质(P=0.009)、气郁质(P=0.003)和特禀质(P=0.003)与痤疮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各中医证型中除气虚质外其余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湿热质是女性寻常痤疮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年龄、痤疮严重程度、中医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密切关系。

女性寻常痤疮;中医分型;中医体质学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痤疮效果良好,但是临床经常遇到患者伴随症状较少,辨证不容易把握的情况。中医体质理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辨证方法。为此我们对300例女性患者进行了中医体质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女性寻常痤疮患者为2010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25.86±5.60)岁,以5岁为一个年龄段,其中16~岁56例,21~岁87例,26~岁110例,31~岁26例,36~岁17例,41~45岁4例。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3.58±3.05)年。

1.2 诊断标准

寻常痤疮西医诊断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标准,中医分型按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2]中的痤疮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不调证四型。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的Ⅰ~Ⅳ级女性寻常痤疮(参考国际改良分级法[1])患者,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5~45岁,病程在6个月~15年;③能清楚叙述病情,并愿意接受调查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5岁以下或45岁以上患者;②病程少于半年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有其他精神疾患、行为障碍者;④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疾病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其他原因导致的痤疮,如职业性座疮,药物性座疮等;⑥不愿意接受调查者。

1.5 调查方法

患者在专业皮肤科中医医师(固定调查人员)协助下,根据患者皮损表现和一年来实际情况、自我感觉填写统一信息采集表(自拟)。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3]对体质进行分型、评定。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等9类。同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别辨证为: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不调证,不属于这4个证型的患者归入其他证型。

1.6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输入数据库,釆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结果采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偏性调查结果

300例患者中,39例(13.00%)表现为单一中医体质,261例(87.00%)为兼夹体质,全部患者体质总计855例次。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单一体质中以湿热体质最多,其次是平和质。全部体质例数中湿热质患者最多,从多到少依次为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平和质和特禀质。

2.2 中医体质偏性与痤疮患者年龄段的关系

16~岁组,21~岁组,26~岁组,31~岁组和36~岁5个年龄段中湿热质患者多于其他体质类型。平和质患者集中于16~岁和21~岁年龄组中。见表2。

表1 单一体质统计结果

总体在各年龄段患者中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阴虚质和痰湿质两型分布较为平均,随着年龄增大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逐渐增多,阳虚质呈现波浪形分布。其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和气郁质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性显著。相关分析显示平和质(t=-0.267,P=0.000)、气虚质(t=0.280,P=0.000)、血瘀质(t=0.233,P=0.000)、气郁质(t=0.261,P=0.000)和特禀质(t=0.164,P=0.004)与年龄段有统计学意义。

2.3 中医体质偏性与痤疮分级关系

Ⅰ级、Ⅱ级痤疮患者中湿热质最多,其次是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和气郁质。Ⅲ级、Ⅳ级患者中湿热质比例最高,其次为气郁质、痰湿质。见表3。

湿热质在各级痤疮患者中比例最多,平和质、阳虚质患者人数随痤疮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减少,气郁质、血瘀质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在各级患者中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湿热质(t=0.177,P=0.002)、气郁质(t=0.228,P=0.000)和特禀质(t=0.254,P=0.000)与患者分级相关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4 中医体质偏性与中医证型关系

肺经风热证患者中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平和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脾胃湿热证患者中湿热质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痰湿质和阳虚质。痰湿凝滞证患者中湿热质患者较多,其次为痰湿质、气郁质。冲任不调证患者中气郁质、湿热质比例最高,其次阴虚质。见表4。

表2 痤疮患者体质偏性及年龄段分布

表3 痤疮患者体质偏性及痤疮分级分布

表4 痤疮患者中医分型与体质偏性关系

湿热质在各中医证型患者中比例最高,其中各证型中除气虚质外其余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均有显著差异。痰湿质(t=-0.179,P=0.002)、血瘀质(t=0.163,P=0.005)和气郁质(t=0.232,P=0.000)与痤疮患者中医证型相关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体质是指“受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社会因素等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质”[4]人的体质形成过程中“遗传是决定性因素”“但体质还可以通过其他因素发生改变,从而具有可变性和转化性”[5]。“证候是由致病因素及机体对其作用的反应”[6],体质变化相对证候缓慢。中医体质学将人大致分为9种相对稳定的体质状态,不同的体质对不同的疾病具有相对易感性,从而表现出与体质类型相关的证型。

300例女性寻常痤疮患者调查显示,少数患者为单一体质类型,大部分表现为兼夹体质,可以一种体质类型为主另一种为“基本是”“倾向是”状态,也可以多个体质类型共同存在一个患者身上。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种类型的体质可以向另一种或几种体质慢慢发生转化,就会出现兼夹体质现象。张翠英等[7]发现兼夹体质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同时表现出多达7种兼夹体质,说明其实兼夹体质才是普通人体质类型的常态。

体质与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体质偏性对于疾病的易感性、发病的症状表现以及预后都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证实不同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中医证型患者体质偏性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湿热质是女性痤疮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这和以往调查结果[4]相类似。湿热质在各年龄段、各中医证型中分布都是最多的,皮损表现也相对较重。无论年龄大小,还是不同证型中都有约1/4~1/3的患者“是”或者“倾向是”湿热体质。另外,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约1/5见到痰湿质,脾胃湿热证中约1/4患者“是”或“倾向是”痰湿质。这些都提示湿邪是女性痤疮发病的重要病因。“女子以肝为先天”“百病皆生于气”,女性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睡眠障碍等情况。现代女性随着年龄增大,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学习繁忙、家庭社会压力大,每天忧思忿怒,气郁、气滞倾向逐渐形成。本研究中患者随着年龄增加气郁质、血瘀质患者明显增多。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导致冲任不调证也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即有“郁乃痤”的提法,《外科正宗》中也有“血热郁滞不能散”的说法。这提示随年龄增大气滞血瘀这一矛盾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另外,本研究观察到少部分平和质女性痤疮患者,基本集中在25岁,应该与这一阶段女性身体生理机能发育趋向成熟或刚刚成熟,正值上学期间或刚步入社会。一方面身体“阴平阳秘”,一方面社会生活单纯,病邪侵犯较轻浅、单纯,尚未夹湿、夹郁,皮损表现相对轻,治疗相对容易。

各种不同的体质偏性与中医证型之间有很好的契合性,体质可以使“邪气”发生“从化”。所谓“从化”是指“病邪袭人,可随体质差异、邪侵部位、时间变化及治疗情况等因素而发生性质改变,其中尤其患者体质因素对感邪后不同的从化转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痤疮发病的因素中所谓“病邪”实际上是内生之邪,这样了解患者的体质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中观察到如气郁质、血瘀质患者冲任不调证患者比例较多,湿热质、痰湿质患者易患脾胃湿热证型痤疮等现象。说明体质偏性在病邪的“从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临床中患者单一体质较少,多为兼夹体质,300例患者共出现855种体质类型,平均每人2~3个体质类型,提示邪气怎样“从化”成为不同的证是个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同化”作用。脾胃湿热证合痰瘀互结证患者虽然都以湿热质和痰湿质为主,但是分别夹杂有阳虚质和气郁质,提示兼夹体质对表现出不同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影响,临证时还需全面分析、多方考虑。多种体质偏性共存一个患者,提示临床中在遣方用药时要关注多个方面,例如:脾胃湿热证患者可能同时有湿热质、气郁质和阴虚质,治疗时既要选用清热祛湿药物解决主要矛盾,又要注意行气、解郁、通滞和顾护阴液等药物的比例。既要辨证论治,又要考虑患者自身体质偏性。分清当下证候与患者平素体质的轻重关系,以适当调整各类药物在方剂中所占比例。

临床患者有时伴随症状较少,尤其专科门诊常见患者主诉偏少或者繁多,临诊时不能快速、准确判断证型。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学理论及其9种中医体质判定量表的提出为中医辩证提供了快捷、实用、有效的方法,临床医生如能熟练掌握中医体质调查的内容必将对辨证和治疗有明显的帮助,提高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对于整体提高中医师辨治水平作用不可估量。另外,了解中医体质学知识还有助于指导预防、判断转归,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1165-1169.

[2]项蕾红.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52-57.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 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5.

[4]刘亚南,黄青,赵慧娟.318例寻常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3):223-227.

[5]石建,冯丽.谈中医体质学说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23-24.

[6]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41-45,55.

[7]张翠英,石鹤峰,李淑敏,等.河南省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2133例调查分析[J].中医研究,2008,21(6):32-35.

[8]杨华井,杨薇,李娜,等.体质从化理论在诊治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2,5(4):247-249.

本文编辑:鲁守琴

Analysis on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of 300 Female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Zhang Jing-long

(Dermatological Department, Liangxiang Teachi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240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set of acne vulgaris in female patients and the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titution. Methods:With the assistance of TCM professional investigators, 300 female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completed Decision Table to recor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constitutions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the factors of age, acne severity and TCM types. Results: Most (87.00%) of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acne have mixed constitution. Dampness-heat constitution is most common in the patients (28.30%), followed by Qi-stagnation constitution, phlegm-dampness constitution,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Yin-deficiency constitution,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Qi-deficiency constitution, normal constitution and allergic constitu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s of normal constitution (P=0.000), Qi-deficiency constitution(P=0.000),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P=0.000), dampness-heat constitution(P=0.011),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P=0.001) and Qi-stagnation constitution (P=0.001) in various age groups. Normal constitution (P=0.000), Qi-deficiency constitution(P=0.000),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P=0.000), Qi-stagnation constitution(P=0.000) and allergic constitution (P=0.004)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g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s of normal constitution (P=0.000),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P=0.018), Yin-deficiency constitution(P=0.020), dampness-heat constitution(P=0.000), Qi-stagnation constitution(P=0.034) and allergic constitution (P=0.001) in patients with acne of various severities. Normal constitution (P=0.009), Qi-stagnation constitution(P=0.003) and allergic constitution (P=0.003)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acne. In addition to that of Qi-deficiency constitution, the distributions of various types of TCM constitu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main type of TCM constitution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is dampness-heat constitution. Age, acne severity and TCM type are closelyrelated to the type of TCM constitution.

Acne Vulgaris in Female Patients; TCM Type; TCM Physique

R758.733;R363.26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04.001

2017-03-07

张景龙,男,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痤疮、荨麻疹。E-mail:jinglong_zhang2004@163.com

猜你喜欢

湿质阳虚证型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