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徐汇文化景观特点 创新景观管理模式
2017-06-23韩文蓉
文/韩文蓉
立足徐汇文化景观特点 创新景观管理模式
文/韩文蓉
徐汇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南部,是上海市中央活动区的西南门户,徐汇因著名科学家徐光启而得名。徐汇区历史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城市建筑、园林广场、街头巷尾流溢着时尚、优雅、曼妙的人文气息,被誉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
徐家汇现代商贸汇聚
现今的徐家汇中央活动区,在肇嘉浜路与漕溪北路等6条路交汇处。其核心聚集了港汇恒隆双塔建筑广场、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美罗城、太平洋数码,新建的T20和最早建的上海六百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形成徐家汇商贸圈,在热闹时尚的商圈外围分布着多个文化景点,共占地约2.4平方公里。
跨过商圈直抵西南,就来到了徐家汇源景区,这里同样是上海都市旅游中心圈的一部分。景区内有徐光启塑像、光启公园和土山湾博物馆、有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徐家汇天主堂和大草坪、140年来从未中断气象观测的徐家汇观象台、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上海现存最早的民居明代建筑“南春华堂”,半个世纪前的上海老站,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徐汇中学,上海交通大学(本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回头走过商圈东北,可找见两个源址,在本世纪初新建的徐家汇公园入园口,矗立着的高烟囱告诉游人此地,
原是驰名中外半个世纪的中华橡胶厂,公园中的小红楼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地百代公司旧址。
可以说徐家汇中央活动区,是一个以现代商贸汇聚又集建筑、宗教、文化、教育、园林和道路绿化等多个方面于一体的既时尚又古老的人文景观区。
衡复风貌区体现老上海风情
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淮海路有一段也在内,简称“衡复地区”,约4.3平方公里,属昔日的“法租界”,上海人口中的“上只角”,现今已成为上海时尚生活的地标。该历史文化风貌区,汇聚了数量庞大的花园洋房、多样的建筑风格,且历史名人云集。主干道两旁整齐排列着古老的悬铃木(法国梧桐),躯干粗壮,冠头相簇,夏秋绿荫遮目,晚间灯光点闪,行人轻松自在,乐意采购时尚之物。或入吧餐饮听音乐,乐享小资幸福人文生活。
据统计,衡复地区汇聚世界各国建筑精华,占地面积共0.775公顷,占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29%,拥有近2000幢历史建筑,约占上海市区历史建筑的40%。(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花园住宅(部分)。如东平路9号爱庐,为法式建筑风格;武康路 117弄 2号,建于1943年,为西班牙风格;还有英国式(华山路849 号)、德国式(宋庆龄故居等)、意大利式等建筑,也有以建筑流派为名称的建筑风格,如拜占廷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和新古典主义式、装饰艺术派及现代派等。
由于历史的特殊性,曾有许多文人学者和历史名人居住在此。如巴金1955年起曾居住在武康路113号,张乐平、柯灵也曾在武康路一带居住。中国近代史上“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等也在此区域居住过。建筑的历史与一代代人的生活相呼应,徐汇文化景观的衡复品质魅力体现老上海风情,在行走和讲述中正再度鲜活起来。
徐汇滨江西岸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沿黄浦江岸线8.4公里,纵深至中山南二路和龙吴路,约7.4平方公里,是工业遗存聚集地。
在过去,这里有上海铁路南浦站、江轮北票码头、上海水泥厂、上海飞机制造厂、建于1917年的龙华机场、中航油油罐区等旧址所在地,是影响上海上世纪经济发展的命脉。现如今,徐汇滨江拟打造上海滨江西岸海派文化走廊,在沿江绿带中,由绿道、步道串连,依托老工业旧址变身文化休闲带。据了解,到2018年,滨江地区将建成18个文化场馆。这个地区将来是上海甚至亚洲地区文化设施、文化场馆最集聚的区域之一。已建有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还将打造上海龙华航空服务业集贸区的华东通航服务中心,将废弃油罐作为艺术品开发建油罐艺术公园,水泥厂遗址建设“梦中心”文化主题公园。同时,还有世博滨江走道和将建成的跑道公园。滨江文化休闲带还与上海植物园、龙华烈士陵园、龙华古寺相连在一起。这里不同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不同于陆家嘴金融区的摩登建筑群、也不同于浦东世博园区的生态公园,徐汇滨江是城市文化的新地标,是海派文化传递给全世界的重要输出地。
漕河泾开发区新兴技术引领科创中心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东至桂林路,南至漕宝路、西至新泾港,北至蒲汇塘,面积14.28平方公里。开发区总体的文化景观是汇聚中外高科技企业2500多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集聚,全市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80%以上工作或居住在徐汇区,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从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总数看,由徐汇区域内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牵头完成的有 57项,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项。从获奖的类别看,获得自然科学奖项10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45%;技术发明奖中,有8项,约占全市的27%;科技进步奖项,有36项,占全市的18%。
徐汇区从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此从事科技活动以来,就是一个中西科技交流的发源地之一。漕河泾开发区优良的环境影响力,激励创新,涌现人才。作为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的承载区,这一景观文化特点的精准表达传颂,是景观管理尚要加强做好的。
景观管理的模式创新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消极的保护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也有更多的资料显示,一座“空壳”的历史博物馆,也是问题繁多,甚至会变异。因此只有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积极地延续文脉,保护与开发并举才能稳中求胜。衡复风貌地区的景观管理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着。景观管理也要学遗产保护那样,不是不闻不问一成不变就是保护。不久前一篇报道,说作家陈丹燕,武康大楼的原住民,她遇到一位俄罗斯女记者,对方告诉她,在武康大楼门厅靠近天花板的一个位置,从某一个角度望过去,可以看到一条当年苏维埃留下的俄语标语。如果将这条标语,用景观设施的形式,还原其历史,可算是做到了文脉的延续。那么,多挖掘历史人文故事,做优秀的景观作品,衬托风貌区的历史文化是景观管理模式的一个创新。即一处景观一个故事。
安全第一生态为首
景观设施数量庞大,分布散,往往存有安全隐患。徐汇区虽由广告、招牌、灯光发生的安全事故次数不多,但影响不好。如2015年6月,广元路发生招牌坠落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本质上是在结构可靠性和用材,加之景观设施多为高挑和凸出部位。抗灾能力不强,或因年久失修,遭大风暴雨强震,或经雨水浸泡冻胀,极易掉落。也常有人为处理事故致使景观设施遭殃的。因此,景观管理安全第一,同时要考虑生态环境,还需要加强安排定期维护。2017年4月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新修编的《上海市户外设施设置阵地规划》禁设屋顶广告,以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导向,减少户外设施安全隐患和光污染。规划设计施工安全,确保安全是强制性的。
重质量控制数量
景观设施作为“城市家具”的角色,文化景观的传导者,其数量并不在于多,一来便于管理,二来也减少了一些事故发生的概率。关键是其质量,在于是否符合城市特色,放置的位置是否合理。这就应该从规划抓起,发挥规划是龙头,指导景观设施的布局和形式的作用。所以,在徐汇景观设施的阵地规划修编中,要求严格控制总量。将重品质轻数量作为规划首要原则之一,再围绕上海建人文城市的要求,以尊重城区文化景观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编制专项规划,做分区规划、道路特色规划、甚至针对每一栋楼都要提出设计说明。让“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上开出不一样的文化之花。在百色路的上海中学的街面招牌,既统一又有变化,视觉较好,可体现居民素质、生活富裕。
拆违建保经典
“五违四必”区域环境整治在上海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治理中感受到了整治的强制性和决心。去年7月,市政府转发《关于开展本市违法户外广告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6〕60号),要求以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加强规范管理为导向,着力解决户外广告违法设置问题,补齐城市管理短板,改善城市空间形象,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城市景观管理的改革迈出重要的一步。
随即,按《通知》要求,徐汇区从严开展违法户外广告设施专项整治,在2016年一是拆除屋顶户外广告30块(完成任务量的81.8%),净化了城市天际线;按2017年新修编的要求力度还不够,今年拟再拆除200多块。二是会同有关部门研讨修编《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阵地规划》,为新一轮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做准备。三是进一步夯实户外广告基础信息库,全面掌握户外设施信息数据。如明确为经典设施,应修缮保安全。可见,徐汇区景观管理拆除工作规范、全面、有序进行着。拆违的工作,屋顶广告一律都拆,设置其他阵地的不搞一刀切,要甄选,有污染生态环境的,有安全隐患的要拆。经典景观要留住,延续城市的记忆,让老百姓更好地品味历史,感受城市魅力,留住乡愁。
景观管理,要统筹协调好广告主(发布方)、企业主(阵地方)、传媒单位(设计方)三者关系,大力推广设施结合绿化的景观方案,现已出台垂直绿化补贴方案。对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结合垂直绿化实物一起布置的,可获得相应的政府补贴,采用补贴,作为奖励;若景观设施结合垂直绿化用仿真花一起布置的,没有政府补贴;若设施只做简单画面的,控制审批。现今实体商业在网络销售的冲击下,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尤其注重购物品质和购物环境上的变化,徐家汇商圈正在启动30年来最大规模升级改造计划,港汇恒隆广场的室内移动式绿化深受顾客喜爱,正以“增绿”积极步入升级更新阶段,引导未来化购物体验。推广景观设施和垂直绿化的结合,企业主们亦是欢迎的,比如徐家汇美罗城室内、港汇室外方案。
灯光夜上海的颜值和气质
在市民热线投诉中,光污染投诉数量占多。市民诉求是:夜灯光太亮,开放时间过长。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我们景观(灯光)工程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目前景观(灯光)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确实,目前有些地区的夜景五颜六色,杂乱而花哨。徐汇区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城,建设了许多形象工程,体现了夜上海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颜值,但亮起来后,为什么要亮,却很少有人关心。其实答案很简单,是为了提升城市夜上海的环境气质,让人愉悦、服务于民。显然,景观(灯光)管理第一条要以人为本。首先,要统一思想,明确好的景观,离不开好的规划,将统一、视觉感官舒适作为规划指导,将注重细节、精致作为设计手法,将满足人对光真正的需求作为建设宗旨。同时,要考虑注重对灯具的隐蔽性,做到见光不见灯;也要考虑节能环保,而非越亮越好。最关键是要结合徐汇的文化景观,做光文化照明工程,可以把灯光和文化、绿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一些亮点工程。而如此做还得要求专业的团队做精致的设计,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使景观(灯光)管理进入高的标准。
景观的视觉艺术和内涵文化
在日本大阪道顿堀的游客会在格力高的招牌下面留影。或许在微信朋友圈发一张这样的照片,朋友就会知道,你去了日本的大阪,格力高的这个飞人形象,传承了格力高多年的企业文化。纵观我们的商业,品牌意识是有的,但品质不够。多是一些简单的字体,尺度很大,颜色刺眼,我认为景观设施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眼球,关键要深入人心。可见,我们对景观设施的画面品质把握度还不够。要提高品质,做出宜人舒适的景观设施,离不开资金、专业的团队和人才,政府有必要设专项,拓宽投资渠道,用于遴选高质量的团队和人才,并组织举办各种评比、学习、讲座等活动,用于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满足景观管理大发展的需求。
(作者系同济大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