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欺诈的博弈问题研究

2017-06-23刘轶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博弈论

刘轶

摘要:保险欺诈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其中保险硬欺诈和未告知型欺诈最具特点,危害性也最为广泛。通过关注投保人与保险人的经济效用,研究保险欺诈在诉讼中的博弈问题,为完善我国保险欺诈监管体系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保险硬欺诈;未告知型欺诈;博弈论;保险诉讼

一、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保险硬欺诈者不会坐等保险事故的发生,而是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虚构保险事故或者直接伪造不存在的保险利益骗保。也就是说,保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不影响到欺诈者的收益值和效用,只有法律执行率、法律成本和保险赔偿金影响其效用。未告知型欺诈与硬欺诈不同,不是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而是故意隐瞒真实风险,少交保费或者意图获得额外的保险赔偿金。我国保险法对待未告知型欺诈的态度与保险硬欺诈不尽相同,如果个案中保险事故不发生,欺诈者的行为就不能得逞,也无须承担额外的法律成本。但是大量的未告知型欺诈汇集到一起影响了保险人的风险精算和偿付能力,故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具体案例中表现为投保人带病投保或者故意不告知财产的重要风险信息,严重到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提高保费或者拒绝承保此种风险的程度。

保险人的诉讼成本为C,胜诉后获得收益为f,f同时是欺诈者的私法成本,此外硬欺诈者还需要额外支付公法成本F。保险人不起诉,硬欺诈者就会成功获得保险金Y,保险人无须支付诉讼成本。未告知型欺诈中,假设保险人的初始财富为W1,起诉的概率为q起,保险人可以选择起诉或者不起诉,如果保险人不起诉,投保人将会因此而获得额外的保障。投保人的真实风险概率为q高,而告知保险人的风险概率为q低,q高>q低。假设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的损失为S,应当支付的保费为Sq高,实际支付的保费为Sq低,投保人的初始财富为W2,不告知的概率为q未,不告知且未被追责获得了额外的保障Sq。

二、保險硬欺诈的诉讼博弈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投保人和保险人的策略集分别为{硬欺诈、不欺诈},{起诉、不起诉},真正的保险事故并未发生。

完全信息状态下不存在纳什均衡,但是在保险实务与司法实践中,保险合同双方都在揣摩对方的策略,投保人以一定的概率实施硬欺诈,而保险人以一定的概率起诉或者不起诉。保险人起诉的概率为q起,投保人硬欺诈的概率为q硬。

保险人能够接受的最低保费为P=Y+ CY/f,Y为纯风险保费,CY1/f为保险人考虑到保险欺诈的存在,通过诉讼得到的收益。因为保险人相信保险欺诈始终存在,为了应对额外收取的费用,该费用与诉讼成本以及欺诈造成的保险金漏出成正比,与胜诉获得的补偿f成反比,与F无关。保险人起诉保险硬欺诈者胜诉后获得的收益比败诉后的成本要低,硬欺诈者的公法成本F,作为对国家的支付,而没有成为保险人的诉讼补偿,没有作为对保险人提起反欺诈诉讼的鼓励。保险硬欺诈的受害方不主动提起诉讼,公诉机关很难取证,几乎无法惩戒保险硬欺诈。如果分出一部分F作为对保险人的诉讼激励,则可以有效防范保险硬欺诈。

三、未告知型欺诈的诉讼博弈

保险人认为投保人可能存在未告知型欺诈的情况下,双方的博弈策略为{告知,不告知}和{起诉,不起诉}。支付矩阵如下,其中暗含了保险人对投保人的保障支付,但为了简化没有写入矩阵,并不影响分析结果。

投保人会根据行为的预期收益决定自身的策略。如果如实告知保险人自身的风险状况,EU=W2- Sq高。不论保险人选择起诉还是不起诉都会支付较高的保费Sq高。而如果投保人隐瞒自身的高风险状态,保险人不起诉时,EU=W2- Sq低+ Sq高。支付了较低的保费却获得了较高的保障,有一个财富的增值:S(q高-q低)。如果投保人故意的不告知风险增加的程度,EU=W2- Sq低-f-F。保险人起诉后将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而且投保人会支付额外的罚金f,f在我国保险法上是不能要求退还已支付保费。

对于保险人而言,如果起诉,在投保人告知的情况下,EV=W1+ Sq高-C。在投保人不告知风险增加的程度时,EV=W1+ Sq低-C+f。如果保险人不起诉,投保人告知,保险人收取高保费并且承担保险责任时,EV=W1+Sq高。在投保人不告知风险增加的程度时,EV=W1+Sq低。

经过双划线法可知,当C≥f时,该博弈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就是(不起诉,不告知)。对于保险人而言,如果诉讼成本很高,胜诉后获得的补偿不足以弥补风险增加的期望损失时,就会选择不起诉,这也是我国目前保险纠纷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当投保人意识到这一点,就会选择不告知的策略。如果诉讼成本不高,即C

未告知型欺诈者的收益与隐瞒的风险与虚报风险的保费差负相关,与诉讼成本C正相关,与罚金f和F负相关。精确厘定、类分保费,降低诉讼成本,提高私法成本f和公法成本F可以有效防范未告知型欺诈。

参考文献:

[1]程振源.保险欺诈条件下的最优保单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05)

[2]徐徐,茅利敏.我国健康保险反欺诈的博弈分析及其政策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3]黄炜,单娇,代娟.核查成本与防范保险共谋欺诈风险的博弈选择[J].保险研究,2013(11)

[4]袁成.基于博弈分析的保险市场行为监管策略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68)

[5]王晓全,阎建军,孙祁祥.保险经济学:一个综述[J].金融评论,2012(04)

猜你喜欢

博弈论
自然界中的博弈论——捕蝇草与小动物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基于博弈论的GRA-TOPSIS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
基于博弈论的计算机网络对抗问题分析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
探讨博弈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永佃制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