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引导学生的教学形式探究

2017-06-23张桂英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悬念图形教学活动

张桂英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究和利用错因引导学生分析,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105-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引导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的问题,在“怎么引”和“引什么”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本文就巧设教学活动,利用设置悬念和错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三点做法。

一、巧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

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堂上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活动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就能快速地感受到问题的含义,并对问题的关键点有更加准确的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关知识时,面对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因此教师可以用下面的图案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的知识。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提问:上面两幅图案有什么特点,能不能利用图中的一个图案画出左右两幅图形?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完成图形的绘制?让学生自己完成对应的任务。

学生经过观察就会发现,图中的图形都是由一个基本图形构成的,通过平移、旋转和利用轴对称等方式可以绘制出来,由此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对本章节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产生初步印象,教学效果更明显。

通过案例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究

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上来,这样学生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刨根问底,想尽办法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这种具有悬念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前,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大家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轮流数手指计数,当数到任意一个数时,学生只要报出自己的数目,老师便能准确地猜出这个同学已数到哪根手指。学生带着满脸的疑惑开始报数,老师的回答准确无误,令学生感到无比兴奋。此时,教师适时引入新课教学:“大家想知道这个秘密吗?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共同揭开这个秘密吧!”这时再进入新课教学,学生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三、利用错因引导学生分析

对于很多数学知识要点,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其中的区别很难分辨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难分辨知识的特点将教学中的错误现象设计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辨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和分析知识要点之间的区别,让学生从根本上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的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之后的图形,如果是向左平移2格又该怎么画”这一问题时,有个学生的答案与众不同(该生的主要问题是平移过程中改变了图形的形状)。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并对平移的重要特性重点讲评,让学生深刻理解在平移过程中不能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通过这样教学,学生不仅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能与同伴一起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正确解答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总之,课堂引导的形式和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其次要結合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的引导,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利用悬念和错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掌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悬念图形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分图形
找图形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图形变变变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