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突出图形与空间观念的联系
2017-06-23刘思立
刘思立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图形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奠定空间观念的基础,加强操作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借助展开图促进空间观念的深化,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地突破空间观念学习的难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几何图形
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5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是难点。新课改实施以来,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将先进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入教学内容中,促使几何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在获取几何知识的同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几何知识体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将图形和空间观念的联系展开教学。
一、通过观察奠定空间观念的基础
一般来说,通过观察来获取空间观念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表象,再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研究图形的特征,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有效地抓住图形的特征,分析出图形的关键。
在教学“梯形”的知识时,教师先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梯形。(如图1所示)图中的实物分别是梯子、大坝和混凝土站台,从图中的截面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梯形。教师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图形引入梯形的教学,然后确定规则的梯形形狀。这时,教师再出示如图2所示的不规则的四边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学生得出它们是非平行边不规则梯形。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主要缺点是面对图形时只能采用静态的方法进行观察,重点关注图形中的差异,对于共同之处则比较容易忽略。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展开引导,让学生主动关注平面运动图形,这样就可以拓展学习内容,进而增强空间观念的直观教学,进一步奠定学生的空间观念基础,让学生在观察图形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二、加强操作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态中形成空间观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拼一拼等方式动手操作,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先动手制作下面的两个模型(如图3所示),在学生完成模型制作后,教师让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指定一个侧面让学生动手剪下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感受图形侧面的形状,并通过前后的结合建立良好的联系(侧面图如图4所示)。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轻松地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活跃课堂氛围,并在轻松的环境中增强学习动力,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将空间几何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课堂教学效果突出。
三、借助展开图促进空间观念的深化
对于活动空间来说,主要就是需要在实物图形中想象出几何图形,通过几何图形反过来想象实物形状,从不同的视图来分析几何体,包括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等。所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空间想象活动是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方法,教师要从不同的方向和视角来观察图形,进一步深化空间观念。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搭建时,教师准备好如下几种不同的硬纸片各十张,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选取哪几张不同形状的卡片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再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图形的方位感,并在头脑中比较清楚地显现出图形的框架以及不同视角下的平面图形,其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及提高需要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学生也应自觉主动地观察和操作,不断地促进自身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