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建模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7-06-23沈毅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测力计摩擦力科学素养

沈毅

【摘要】本文阐述了“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实验教学过程,基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教材原有实验误差大的教学实际展开思考和探究,引导和带领学生改进和创新实验装置,从而缩小实验误差,让学生经历了与实验方法相关联的思维过程,自主建模、乐于探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自主建模 科学素养

《运动与摩擦力》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70-02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共安排了三个实验活动:1.测量物体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2.研究运动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之间的关系。3.研究运动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其中,学生亲历“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掌握测量、读取数据的方法,是第二及第三个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作为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基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目标,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作为教学起点,选择改进和创新实验装置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与实验方法相关联的思维过程。

一、实验教学目标

五年级学生对摩擦力已有感性认识,且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具备采集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实验、制作控制装置,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2.发展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研究问题做出合理解释的探究技能。3.形成敢于提问、严谨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正确方法。2.准确判断和读取数据。

教学难点:通过控制变量,有效减小实验数据误差。

二、实验内容设计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将本课实验内容设计为三个部分:1.用弹簧测力计初次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2.用新装置重新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3.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物体重量的关系。

三、实验方法设计

(一)教材中实验介绍的不足

教材中用了这样一句话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方法:“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实验原理是根据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把测力计的示数作为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操作有以下困难:第一,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第二,普通弹簧测力计随着拉伸次数增加,误差加大;第三,人手拉动物体,无法实现匀速。基于此得到的数据,测量同样的重物误差在0.5~1.5N之间,数据误差较大,影响了接下来的实验,有的小组甚至出现了粗糙面的摩擦力反而小的错误结论。(如图1)

(二)解决方案:自制摩擦力数字化实验装置

基于以上問题,沿用上述实验原理,我们自制了与程序相配套的摩擦力数字化实验装置,以新技术助推科学探究,有效解决问题。(如图2)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聚焦问题,创新教具

教学开始,学生用弹簧测力计初次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对比实验数据,发现误差大,讨论发现问题:人手拉动物体无法做到匀速。此时,如何实现匀速是学生最想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用“微型电机”代替人手提供动力,将普通弹簧测力计更换为自制的带液晶显示屏的单片机测力计,这是我们对仪器的第一次改进。

实验中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学生发现测力计的数据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出现3次波动。第一次,拉力<最大静摩擦力,物体未动,测力计读数缓慢增加;第二次,拉力>摩擦力,物体运动起来,但是读数不平稳;第三次,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相当于摩擦力。此时的数据才是符合我们要求的数据。但是教材没有相关指导,以往学生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做出的数据选择,并非自主思考。所以,我们在第一次改进的基础上,在摩擦力数字化实验装置中增加了传感器、转换器、接收器,自主编写程序,将数据同步转换为图像,引导学生经历与实验过程想关联的思维过程,准确地判断和选取数据,用数据构建证据链,用数学化归纳和演绎科学事实。通过这样的改进,让学生在新的实验装置辅助下,学会探究和思考,真正将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用摩擦力数字化实验装置重复实验

学生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了重复实验,改进后的实验数据比对,误差能够缩小到0.1~0.2N。同样的装置,通过毛巾和砝码等简单器材更改对比条件,即可展开其他相关实验。通过数据图像,学生可以直观而清晰地判断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相较原来的实验,使用摩擦力数字化实验装置操作更简单、更高效,数据更严谨,能够有效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五、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以往的实验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实验的验证功能,学生更多是作为操作者或者旁观者,缺少主动的探究和多样创造。回顾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共有如下特点:

1.基于问题进行的有效改进。改进实验装置有效解决了手动测量误差大的问题,使分组实验数据误差缩小至0.1~0.2N。

2.基于学情展开的有效教学。本课对实验仪器改进的需求来源于学生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制作摩擦力测量控制装置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有效提升学生持续性研究的动力。引入工程学原理,有效提升学生开展课后研究及应用工程学改进实验仪器的兴趣。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学生除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之外,还对工程学产生了兴趣,这也启发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尝试给学生提供原材料,鼓励他们自主建模,科学探究、持续探究、快乐探究!

(注:本课例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测力计摩擦力科学素养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透析摩擦力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测力计量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