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文化:一场盛大的“文艺复兴”
2017-06-23史宇
史宇
乔布斯用“苹果商店”和iPod播放器改变了人们购买与欣赏音乐的方式,而他自己在家却只听黑胶唱片。在这个数字音乐大行其道的时代,黑胶唱片的销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据福布斯报道:黑胶唱片2017全球预估销量达到4000万张。这表示,即使科技再发达与便利,人们更忠于可触摸的真实感受。当虚拟数字音乐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黑胶如同一场盛大的“文艺复兴”,成为人们无法割舍的体验。
“十亿美元”的产业前景
时间对待艺术和时尚拥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将前者窖藏,将后者淘汰。
显然,黑胶唱片属于前者。自从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黑胶压制机器,到后来90年代末放弃黑胶转投CD和数字音乐市场,主流唱片公司在唱片市场中兜兜转转一圈之后似乎又重新回归黑胶市场。如今,黑胶正在作为一个文化感和品质感的象征,在全球的音乐爱好者中复兴。
事实上,黑胶唱片一直拥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在柏林,新开的唱片店仿佛时光逆行般纷纷出现,没有数码音乐,没有VCD,只有笨重讲究的黑胶唱片。而敏感的制造商正从世界各地搜罗旧的唱片压制机,以制造满足新一代黑胶产片发烧友讲究的要求。
早在2013年,美国一年内就销售了460万张黑胶唱片。潮流似乎再度归来。根据尼尔森音乐年报的数据统计,2016年美國黑胶唱片总销量超过1300万张,与2015年1100万张(2014年910万张)的数字相比,实现了17%的持续增长,占唱片总销量的6.5%。同样的趋势还发生在英国,根据英国唱片业协会(BPI)的调查数据,2016年英国黑胶唱片销量超过320万张,相比去年增长了53%,销售额已经超过了80年代的黑胶唱片。而根据德勤的数据,在未来七年之内,黑胶产业有可能成为一项价值十亿美元的产业。
这并非一句怀旧就能解释的。鹅毛笔、打字机、黑白电视,他们淡出视野之时,黑胶唱片却深深吸引着在数字时代享受着流媒体的一代人。买一张黑胶唱片,就如同买了一段闲暇的时光。你会慢下来,摆弄,折腾,百般温柔,双手捧着唱片,研究封面,拨动唱臂,盯着旋转的唱盘,还没准备好,音乐就跑出来了。
老牌摇滚歌星尼尔·扬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召开的科技会议上说:“史蒂夫·乔布斯是数字音乐的先驱,他留给世界一笔巨额遗产。不过,他回家后听的是黑胶唱片。”“人们为方便和价格牺牲音质”,这让乔布斯吃惊。而他之所以喜欢黑胶唱片,是因为它的音质远胜于数字音乐。
不过,一张黑胶唱片的魅力不仅限于能够完美保存声音的质感。拿出一张唱片,观摩,触碰,放到唱机上聆听,擦拭再收起。这种体验带回了现代人因数字定义而失落已久的仪式感。而这仪式感很大程度上,是由黑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
数字音乐的录制是以频率采样为基础的,音乐通过每分钟数千个样本串联在一起。而没有被采样的时刻,像一段锯齿无数的断崖。这样的遗落或许十分细小,但依然存在。
而黑胶以时间为基础,每张黑胶的记录时长在20分钟左右。在这短暂的20分钟内,黑胶能够真实而具体地记录下现场的每一种声音。回放时,具有无可比拟的空气感和高还原度。因此黑胶往往能够迅速地把人从现实中抽离,带回某个情景之中。
电影《海上钢琴师》里,潦倒的小号手MAX走进一家乐器琴行,乐器老板小心翼翼捧出的一张无名黑胶,音乐迅速把他拉回弗吉尼亚号那艘豪华客轮上的欢畅时光,上流社会的宴席、华美的灯光、暗香浮动,还有他聚悲剧与豪情集一身的天才朋友。虽然与好的唱机也存在一定联系,但与数字音乐对比,置身其中的现场感,这是黑胶的魔力。
中国唱片公司:走在重返黑胶时光的路上
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自此以后的100多年里,录音技术又经历了无数次的巨大革新。从黑胶唱片在中国的发展便可以窥见,人类听音乐的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黑胶唱片问世不久后传入中国。清末以来,众多的唱片公司在国内灌录发行黑胶唱片,内容涵盖京剧、地方戏、曲艺、歌曲、演讲等,许多传统艺术珍品用真实的声音形式得以保存。被誉为“活化石”的唱片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19世纪末,英商谋得利琴行开始在上海推销留声机及唱片。20世纪初,主营电影唱片的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留声机在中国逐渐普及。那时候的唱片都是黑胶唱片,资料显示,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张唱片是1904年录制的京剧孙菊仙唱腔。
1921年上海百代公司改组为“东方百代”,并在贝当路即今上海华山路设厂,直接在中国生产唱片。当年,聂耳、黎锦光、任光、冼星海等杰出音乐家均在此工作过,并留下了一批旷世孤品。
黑胶唱片作为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中国在1992年进入CD时代,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黑胶唱片的价格从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随着1998年中国最后一条黑胶唱片生产线关闭,黑胶正式退出国内主流音乐消费市场。长期以来,黑胶唱片被压在箱底,价格在几十元之间徘徊。这意味着,此后,无论是全新或二手唱片,进入中国市场的黑胶都是各式 “舶来品”。而了解黑胶这种载体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90后的年轻人,人们对于黑胶唱片的认知只能从电影、电视剧中见到,国内的黑胶文化有20年的断层。
从国外来看,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黑胶生产却从未间断过,近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黑胶唱片订单更是挤爆了全球仅剩的40家黑胶厂商,生产排期都在3-6个月。
一个有代表性例子是2014年,美国创作歌手Jack White推出了黑胶唱片专辑《Lazaretto》,总共卖出了87000张,创下20年来黑胶唱片销售的最高纪录。有趣的是,购买黑胶唱片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最新的ICM民意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黑胶唱片买家在35岁以下,其中33%的用户在25-34岁之间。年轻人已经把购买黑胶唱片当做是追求时尚的表现。
这一潮流也在逐渐带动中国的文艺青年。不过由于中国缺乏黑胶唱片的产能和渠道,爱好者们只能通过海淘的方式购买黑胶。一家卖黑胶的淘宝店店主Kaiyu明显感觉到人们的需求正在变大。据他透露,同一张黑胶二手唱片,从2016到2017年仅一年时间内,进价就涨了30%。
随着喜欢黑胶的人越来越多,稀缺的黑胶老唱片价格也水涨船高,有的珍贵唱片,甚至被抬到数千到上万元。黑胶唱片正以一种不同的方式重回人们的生活,而越来越多的唱片公司,也走在了重返黑胶时光的路上。
近期,嘿哟音乐与永通音像联合发起了“黑胶繁星计划”,为中国独立音乐人压制黑胶唱片。音乐人发行黑胶专辑也不再背负“代表作”的包袱,而是更自由更多元的作品选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机遇。”永通公司发言人表示。据嘿哟音乐的预计,2018年国内的黑胶唱片销量将达到2000万张。
2017年,有三条黑胶生产线陆续在国内上线。这意味着海外黑胶潮已蔓延至中国市场。
人们共同的记忆载体
不过,在中国重启黑胶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步晚、硬件昂贵、缺乏销售渠道、黑胶压制技术的重新开发,以及消费者不同的文化消费习惯,都是唱片公司要面临的挑战。
虽然黑胶唱片销量逐年增长,但黑胶生产的高成本和长周期,使黑胶唱片几乎成了奢侈品。恢复国内黑胶生产线成了唱片公司和乐迷的共同呼声。2015年,广东番禺永通音像黑胶生产线开始投产,成为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后复苏的第一条黑胶生产线。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和磨合,永通音像黑胶生产线渐渐走入正轨,目前为不少海内外唱片公司服务。
这就意味着国内唱片公司及音乐人要压制黑胶唱片已不再是难事。相对国外黑胶生产线,国内黑胶唱片生产周期最快40天完成出货,大幅降低了压制时间和运输成本,售价自然也更加亲民,今后黑胶不再是一件价格门槛高的奢侈品。
迎回生产线,解决了国内黑胶生产及压制问题后,业内还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生产线的复苏能否掀起国内黑胶热潮?
国内黑胶文化起步晚,再加上文化习惯,尚未达到广泛普及阶段。目前欠缺的還是引爆点,中国不缺消费群体,缺的是对黑胶的认知与了解,因为断层,需要大众对黑胶有一个重新认知。而将国内受众群体的认知,作为黑胶生态链其中的重要一环,嘿哟音乐与永通音像显然有所计划。以他们联合发起 “黑胶繁星计划”为例,其所倡导的黑胶复兴也为国内许多知名品牌奠定黑胶文化基底,涉及范围从黑胶内容到整体品牌联名,以多元商业模式将对黑胶产业产生巨大推动力。所以,黑胶带动的不仅是音乐产业,更是全方位的跨领域文化产品。
在他们的计划下,黑胶已不是仅属于音乐人的产品,它也是模拟及刻画音频的一个载体,是一种全新记录声音的概念,比如将很多跑车品牌引擎声的音频压制成黑胶唱片;更多品牌还会以黑胶的文化底蕴作为产品搭配增值,如:YSL为唇釉压制黑胶专辑,为人们献上了一场唇色视听盛宴;魅族以黑胶唱片作为新品发布邀请函,凸显新品手机的播放功能如黑胶般真实。黑胶已经成为时尚、文化、潮流的代表。
回望几十年前的历史,黑胶唱片是个无法略掉的名词。《滚石》杂志曾说,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中,499首来自上世纪60年代,而它们多数是以黑胶唱片作为首次发行。黑胶唱片回潮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对音乐产业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追求。
除此之外,人们更加能体会到的是过往生活的无限怀念。东方西方相隔万里,黑胶唱片的年代,西方人可以缅怀4个来自英国的披头士;而我们同样有使人沉醉的理想主义。那个时代的人,无论中西,似乎有着统一的公共记忆,却又各有各的演绎。黑胶唱片,刚好是这段记忆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