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居”时代?

2017-06-23万斋

齐鲁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成家无缘梭罗

万斋

豆瓣上的“孤寡人士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组”让人们开始思考在未来社会的变化中独居的盛行与境遇。单看词的表层,这些90后们不过是在自嘲,然而,站在他们身后的社会现实是,我们所在的年代也正在兴起并经历着一种叫作“独居”的变革,一人食、一人睡、一个人的周末……

那些自嘲“步入中年”或自称“老人”的90后们,越来越感叹于改变生活、命运与人生的艰难,活着和奋斗的意义也跟着悄然变淡。

“我就像住在大草原上一样遗世独立,我拥有属于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辰。”从梭罗们的诗意独居到90后们用以自嘲的概念独居,“孤身一人” 有着绝非简单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更在拷问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90后们的自嘲:“孤寡人士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组”

最近在豆瓣上出现一个新群——“孤寡人士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组”,听起来像孤寡老人的微信群对不对?其实它是一群不到四十岁的中青年人聚集的豆瓣小组。单看它的介绍,相信不少人遏制不住想加入的冲动——

父母亲人皆不在?朋友熟人都没有? 同性异性爱无能? 注定孤老终生? 不想去敬老院? 快加入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小组!

目前为止,小组已有八千多名组员“矫情等死中”,分舵开遍全国各地,同城的互相沟通确认健康,如有不适小组成员上门帮忙送医收尸。

然而如上场景应该不会在现实社会发生,“送医收尸”只是一个概念组,组长也在围观指南里阐明:“组员们都活的很好,不想自杀。组员不存在需要某个人来填补空虚,没有别人可以填补你内心的空虚。不反人类不反社会,只是不想和不需要的人打交道,不想浪费生命。建组初衷是過自己独立的一生,最终不麻烦任何人的老病死。”

独居的青年们依赖网络抱团,他们践行着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但害怕无法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结尾,自嘲之余,这个丧到不能再丧的小组莫名给人一种安慰感,看,还有那么多人跟我一样孤独,老了也有照应,怕什么。

近一个多世纪来,越来越多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放弃家庭群居,加入了独居大军。据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统计,在美国,差不多七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成年人选择独居,同时独居成为第二稳定的生活形态,仅次于夫妻与孩子组建的核心家庭。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北欧高福利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几乎40%左右的住户是独居者。亚洲独居率最高的是日本,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巴西和印度。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家庭是所有文化中都认可的最小的经济生产单位,我们可以用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来理解,以家庭形式群居的个体在获得生存资料、繁衍后代上占据更大的优势,久而久之,通过自然选择,人类更倾向于建立群居式的亲密社交关系。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个人收入增加,服务业迅速发展,家庭部分职能——如做饭、洗衣、娱乐——都有专门的行业提供,个人不必再束缚于家庭形式当中,独自一人也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但独居仍然面临“文化”这一强敌。无论是古老的智慧还是流行的鸡汤都认为人不能离群索居。“孤僻”是一种难愈的心理病征,“孤立”是一种严苛的惩罚,法学家威廉·佩利认为,“孤立隔离”能提高惩罚的威慑力,进而制止犯罪。独居是为了贪图一人之快,不想承担成家的责任。

梭罗们的诗意独居

不过,在独居还未大行其道的年代,已经有人在倡导离开人群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845年,梭罗开始了在瓦尔登湖边小木屋的独居生活,每天他都在思考他是否需要和他人毗邻来维持好的生活,然而自然所给予他的让他发觉人类邻里间虚无的益处并不重要。

“我就像住在大草原上一样遗世独立,我拥有属于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辰。”梭罗在《瓦尔登湖》里的这句话更多表达了梭罗的内心感受而不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梭罗所谓的独居并不是纯粹的遗世独立,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很便捷地步行到附近的村镇和朋友家人聊天,他的独居更倾向于心灵的独立,划定好社交的范围,维护属于自己的空间。

今天的中国似乎呈现多元价值碰撞的局面。一方面有人认可独居的价值,仍然遵行独立自主的生活准则。另一方面,每个独居的人背后总有为Ta担心的家人和朋友——不成家生活多孤单,不成家老了谁养你,不成家病了谁照顾你,不成家自己一个人在家晕倒该怎么办?

然而关键在于,这些问题是成家就可以解决的吗?

抨击独居首当其冲的理由是独自一人将会导致的孤独感。可独自一人并不等于孤独。有人虽然独居,但是能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有人虽然和家人团聚,彼此之间互不交流反倒更加孤独。对于后一种情况,分开而居可能是缓解紧张关系的方法之一。

再者,有时最难克服的孤独来自于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瞬间他人与自己的联系紧密不紧密变得毫无意义,只要知道自己为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内心的充盈会让人发觉什么才是最强大的陪伴。

小说《斯通纳》的主人公斯通纳过着碌碌无为的一生,他虽然一生都有家人的陪伴但彼此互不交心,临死他才知道,他为之奉献一生的文学才是他活着的意义,触摸书本纸张时他是世界上最不孤单的人。

反对独居的第二个理由,通常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对孤独终老的恐惧。

中国目前养老仍然依赖家庭,社会养老体制尚未健全,“养儿防老”依然是许多人成家的理由。但现实往往不如人们所愿,夫妻二人总有一人要先一步离世,子女常常为了更好的发展无法常伴父母左右,一旦子女成家,建立三世同堂的稳定家庭的难度相当大,祖辈为了不麻烦后辈也只能住进养老院。所以成家,也不是解决孤独终老难题的万全之策。

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看待“孤身一人”。对居住于城市中的现代人而言,独居其实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儿时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长,总有一天要走出家庭独自面对社会。如果你有幸遇到愿意相伴终生的人,你告别独身,建立家庭。你可能一辈子在家庭的温馨中度过,也可能因为矛盾分道扬镳,重新回到独身的状态。就这样周期往复,最后也有可能,携手到最后的伴侣离世,你又恢复独身,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孤身一人”并不可怕,它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状态,问题是个人和社会如何对待“孤身一人”将带来的种种挑战。

我们会迎来“无缘社会”吗?

对于个人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建立和维系与他人的联系。

独居断绝了社会生活中不必要的日常交往,而有些人,別人不主动来联系他,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联系别人。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恐惧其实是“无关”。日本NHK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即“无关”,现代日本城市高度发展,地缘关系、族缘关系淡漠,加上经济衰退,许多中年人丢了工作、老人住不进养老院,导致一出出“无缘”死的悲剧。

一个在河水中发现的无名尸体,警方不予调查身份等人认领,经过NHK记者调查,他其实是一个几十年来从不缺勤的好员工,为了养家独自在东京打工,父母双亡后没有成家,如果不是NHK记者的调查,他将不知名姓地死去。

《无缘社会》纪录片播出后,节目组经常接到观众的电话,打电话的通常是40多岁的中年,他们向工作人员哭诉道,怎么办,我以后可能也会这样死去。

每个社会都有无名死者的问题,中国也有,但没有日本那么明显。首先中国独居比例虽然在上涨,但很少有人选择一辈子独身;其次中国族缘关系没有日本那么淡漠,即便孤独终老,亲族中的人也会来帮助处理后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的独居大军多数还年轻,正处壮年。

日本文化与中国相近,以后我们会不会也迎来“无缘社会”?

加入豆瓣“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小组”只是一种无声的自嘲或抱怨,但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在于,广泛的连接略等于没有连接,人们被繁杂的社交关系束缚,反倒没有精力去耕耘亲密关系。

在当下的中国,一个人生活的难度与成家以后养家糊口的难度不相上下。而为了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并让自己以后老了有人照顾,成家显然是更划算的选择。但成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社区养老院设施,有些地方还提出相当新颖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有行动力的老人白天去养老院,晚上回家;养老院与幼儿园结合,让最需要陪伴的两代人互相陪伴,减轻中年人的压力。

但养老还存在很多问题——部分养老院在入院前都需要亲属签字,有时还要求是直系亲属,那没有亲属的孤寡老人该怎么办?另外,养老院看护质量参差不齐也埋下隐患,养护老人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所有的养老院都能做到完全尽心尽力吗?

独居率提高是未来的趋势,无论怎么呼吁家庭价值,过去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在未来会越来越稀少,这是人类社会结构性的变革,社会需要做到进一步降低独居的成本。

有人可能会反对,这不是在鼓励大家独居,破坏家庭?实则不然,降低独居的成本,其实是赋予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独居的成本降低,意味着离开家庭的成本降低,个体将自由进入新的生活状态的循环之中。减小独居的代价并不意味着破坏家庭,是让个人拥有自由的选择,要么自由而独立地生活,要么去组建更温馨的家庭。

猜你喜欢

成家无缘梭罗
Accurate prediction method for the microstructure of amorphous alloys without non-metallic elements*
剪发
没有成家的人在夜里回家
六十岁最美好的年纪刚刚开始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如果你不做,这个世界跟你无缘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