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糟粕文化”的表象、成因及治理
2017-06-23梁书杰
摘 要 校园“糟粕文化”是与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相对应的概念,泛指广泛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各种不良文化。校园“糟粕文化”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从源头上分析可划分为内外两种类型,一方面是由于内部教育体制缺陷导致的教育对象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外部多元文化价值观逐渐向校园文化中渗透,导致大量“糟粕元素”与校园文化结合。“糟粕文化”元素是校园文化体系中的“毒瘤”,对社会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负面作用,必须予以清除,使其逐渐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轨道。笔者基于校园“糟粕文化”的内容、成因、影响等展开研究,并结合“十三五”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糟粕文化” 主流文化 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并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理念目标和实践要求。同时,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坚持“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覆盖到国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围绕着“以德树人”的目标展开人才培养规划。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根据不同层次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长效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类较特殊的文化形态,它以校园空间为载体、以教育文化为主线、以人文情怀为基础,是一种“理想化”的价值观念,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发挥着思想孕育、境界提升、理想追求的重要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完整人格、优良品质和良好道德,换而言之,校园文化代表了校园载体全部对象的价值观总和,亦是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同时,校园文化也是社会进步文化的重要标志。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它在领悟先进文化、启迪科学思想、构建民主制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校园“糟粕文化”概述
我国校园文化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领头羊”的作用。但立足校园本身来说,“校园文化”是比较单纯的文化集合形式,它萌生于校园群体,通过多样化实践形式,传达教育群体所呈现的思想意识、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当然,广义的校园文化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它的构建要素依赖现有文化内容、形式、体制的供给,因此也可以将它视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应地,校园“糟粕文化”可以理解为校园文化中的不良成分集合,它既不是构成校园文化的主体要素,也不会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正面作用,这种不良成分的影响力限于校园载体及载体元素,自身不构成直接向社会输出的条件。校园文化是一种“纯粹”的文化,一种高雅的文化,是人才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而校园“糟粕文化”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它的“纯粹性”和高雅性,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将更多的负面文化因素带进了校园中,形成“思想糟粕”,世俗、低级、功利等思潮不断侵蚀校园文化应有的文化氛围,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理想、唯利是图、追求享乐,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笔者认为,校园“糟粕文化”的产生,除了与教育制度本身相关之外,更多的则来源于外界影响。校园文化的纯粹、清澈、干净,同时也意味着它的脆弱,在缺乏有效防护机制的情况下,任何一种不良倾向的文化意识,都会在校园群体中迅速蔓延,因此,绝大多数校园“糟粕文化”是社会糟粕文化在校园载体中的“沉淀”。校园作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场所,在文化建设层面必须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因此,消除校园“糟粕文化”的影响,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
二、校园“糟粕文化”表象及成因分析
1.校园“糟粕文化”表象分析
第一,浮躁的功利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逐渐活跃,个体财富效应开始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一夜暴富”,这导致功利意识成为主流的价值取向,这种功利心理也逐渐蔓延到校园文化中。学校是人才的重要输出机构,这也在无形中为学生贴上了“优越性”的标签,使其在心理层面只肯定自我优势,而忽视自身不足——包括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实践能力、缺乏抗压能力等,认为自身成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媒体方面不严谨的宣传也助长了学生功利心的膨胀,动辄“学生百万富翁”、“炫富”的夸大内容诉诸报端,更有一些洗脑式的网络营销模式,将触手伸向思想单纯的学生群体。这背后则是“拜金主义”的校园文化在作怪,导致一些学生不再脚踏实地,幻想不劳而获。
第二,崇尚物质享受。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本质上,追求物质水平提高并没有问题,但以“物质享受”作为主要目的,则是“享乐主义”泛化的表现,尤其在校园文化中更不可取。学生是不创造经济价值的群体,其主要职责是接受教育、储备知识、培训技能,而“享乐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层面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中崇尚物质享受的思想,是对“享乐主义”的一种曲解,是“极端享乐主义”,更是一种“糟粕”。例如,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现状,为了追求名牌而过度消费,为了相互攀比而浪费金钱,都是崇尚物质享受的表现。
第三,缺乏社会责任。现阶段的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较少,物质供应较为丰富,并且,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学生提供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导致他们习惯了“人人为我”,但缺乏“我为人人”的换位思考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主因是校园“糟粕文化”中的“实用主义”,强调自我发展的有利性,或表现为自我意识的放大,如沉迷网絡、铺张浪费、逃学厌学等,而这些是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只强调当下的需求,拒绝自身所承担的义务,过多的依赖外界推动。
第四,以自我为中心。校园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人才的价值则需要在社会服务中体现,这事实上造成了人才价值衡量的二元化体系,即学校考核和市场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是不一致的,在校园环境中的人才优势,并不等同于在市场中的优势,在当前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原本紧俏的人才也开始呈现“大众化”趋势,这容易导致较大的心理落差;为了避免自身被淘汰,个体必须争取更多的资源作为保障,由此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文化,并在校园文化中大肆蔓延。例如,校园中最常见的“占座”现象,就是一种既不文明又无道理的“文化传统”,此外,也包括为满足自我需求而产生的不理性现象,如盗窃、抢劫、暴力等。
2.校园“糟粕文化”成因分析
第一,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促进下,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渐频繁,大量西方先进技术、文化、制度等被引入国内,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同时,一些消极、庸俗、低级趣味的“文化糟粕”也趁机而入、大肆传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社会层面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新现象,无法用常规理念进行定位和剖析,这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流文化产生扭曲。在市场经济全面覆盖的背景下,校园文化遭到“糟粕文化”侵袭成为必然,特别是高考扩招以后,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大量人才缺乏合理岗位,导致消极思想、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大量传播,严重干扰了校园文化的正常建设。
第二,消极网络文化影响。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在校青少年是网民构成主体,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发展理念,这表明从国家高度肯定了互联网的重要性。但相应地,互联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硬币的另一面”,导致大量低俗、媚俗、庸俗思想通过网络传播,如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并直接导致校园文化中负面元素的产生;从影响力角度分析,互联网是当前校园“糟粕文化”的主要产生和傳播渠道。
第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个校园就是一个“微观社会”,近年来,社会上许多不良风气也逐渐污染了校园文化,导致学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愈发严重。例如,社会层面上的“官本位思想”,也体现在校园评优评先、干部任命、考研保送、学术研究等活动中,通过拉拢关系、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社会不良风气所造成的校园“糟粕文化”危害最大,也是最难以清除的,尤其在当下,对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第四,德育工作缺失影响。当前教育活动一贯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一切以分数衡量的教育理念,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相对形式化。人才培养中德育工作的缺失,只能培养合格的“人力”,而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人才”是需要“德才兼备”的。一味强调智育的校园文化弊端,除了功利主义作怪之外,还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断层有关。
三、校园“糟粕文化”的治理
事实上,校园“糟粕文化”产生的原因除以上分析之外,还有源自其他层面的干扰。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且学生身心发展存在不平衡、不稳定的特征,加上思想单纯、涉世不深,很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干扰,而自身所处的校园环境一旦出现“糟粕文化”因素,对其影响就更加深远,因此,对于校园“糟粕文化”的治理方案而言,也要立足于校园展开。
第一,增强校园人文情怀氛围。校园是一方净土,校园文化则是积极、和谐、阳光、健康的思想意识代表。其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缔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影响者,充满人文情怀氛围的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正确的审美观念、辨别是非丑恶的能力。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怀资源,传统美德、文化传承、艺术修养等,通过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校园“糟粕文化”的出现。
第二,提升校园网络监管力度。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校园环境中的广泛覆盖,为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基于信息技术实现的“数字校园”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校园“糟粕文化”的治理中,学校有责任展开网络监管,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杜绝色情、暴力、迷信、恐怖等不良文化形态的出现,杜绝“糟粕文化”通过网络传播而危害学生。同时,也可以采用正面利用策略,如将校内网络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平台,结合十八大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积极推动主流文化宣传,从而成为净化校园文化的有力工具。
第三,惩治校园不良文化风气。结合“从严治党”要求,努力实现“从严治校”,加强对“糟粕文化”的管控,坚决杜绝校园文化中的不良风气。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变化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立的特征,在不良风气的治理过程中,应该依据校园文化新问题、新现象进行针对性治理,如严厉惩处师生间存在的请客送礼、纽带关系等现象,严厉查处学术造假、学历造假、职称造假等现象,保持校园风清气正。
第四,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完善。通过增加德育经费投入、加快德育基础建设、完善德育文化体系,将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以解决长期以来“智育”和“德育”不协调的现象。事实上,德育工作就是社会主流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稳定传播,尤其是在德育内容的配置上,可以很好地与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起来,并展开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设德育讲座等。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对校园“糟粕文化”的治理也应该紧扣时代脉搏、坚持原则、统筹兼顾、与时俱进,在作用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同时,不断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参考文献
[1] 郑文瑜.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
[2] 林致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教育评论,2015(12).
[3] 陈杨健.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模型、困境与出路[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4] 刘建.论反庸俗的学校文化取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5] 陈光辉,刘世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功利化倾向及教育防范[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
[6] 曹琪.校园媒体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6(2).
[作者:梁书杰(1976-),女,山东泰安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副院长,副书记,讲师。]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