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祁门御医村

2017-06-23张应松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祁门牯牛御医

文/张应松

千年祁门御医村

文/张应松

祁门县历溪村实景

安徽省祁门县历溪村位于群山叠翠千峰竞秀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主峰之下。史料记载该村始建于南唐,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历溪村鸟瞰呈葫芦状,在古代葫芦是装药的容器,追溯村子的历史,它与中医也确有不解之缘。

御医之乡美名扬

历溪正是明朝大名鼎鼎的御医——王琠的故里。历溪村现有的村民中85%都是王琠后裔,而新安医学发源地便是历溪村所在的祁门县,仅明清时期就出了21位御医,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御医之乡。

相传明嘉靖年间,太子得了一种怪病,双腿先痛后瘸并日渐加剧。御医们均诊治无效,个个束手无策。就在皇宫火急火燎之时,有人向嘉靖帝举荐正闲游京师的王琠试治。时年53岁的王琠奉诏入宫,面对太子病症,悉心切脉精心遣方,几天后太子便痊愈。嘉靖帝龙颜大悦,于是亲书下诏,授王琠为圣济殿御医而名扬至今460多年。

后来,王琠为皇室内宫及文武大臣诊疗疾病,因“之见如神,之胆如斗”凭借高明医术治愈了大量疑难病症而誉满京都。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王琠还著书立说传播养生医学,著有《医学碎金》《意庵医案》等书济世,其中大量医案、医方都是古代医药智慧的结晶,对今天的医药界仍有很多参考利用价值,至今仍为杏林瑰宝。

虽然名声远扬,但王琠并不贪图荣华富贵,公元1567年,70岁的王琠由京城告老还乡,受旨在故里祁门历溪建造了王氏祠堂“合一堂”。

如今祠堂大门依旧巍峨,高高的门槛前,一对名贵的汉白玉抱鼓石镶嵌在祠堂大门两侧,举世罕见。相传,此汉白玉石鼓是嘉靖帝御赐给王琠的,以表彰他医愈太子之功,皇恩浩荡让祠堂增添了几分富贵与威严。这对抱鼓石的两面石鼓及基座都是用完整的汉白玉石雕琢而成,石鼓正反两面浮雕有栩栩如生的吉祥物,有“龙狮戏球”“麒麟送子”“独角龙兽”“紫鹿银羚”等,其中一面雕刻的是带着锯齿状的中药材叶子,美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祠堂大门两侧的一对汉白玉抱鼓石︒

牯牛降主峰下的历溪村

王氏祠堂合一堂外貌

“合一堂”结构非常奇特,分上、左上、右上层3部分,由120根方柱支撑起整个殿堂,方柱上雕饰有龙凤呈祥、五兽车马等精美图案,雄浑壮观。祠堂为五进大开间,中门的上方,高悬圣旨牌匾。祠堂屋顶四角上翘呈鱼尾状,宛如一只老凤带着四只小凤鸣翔九天,故祠堂又名“五凤楼”,此楼昭示着新安御医的不朽历史传奇。

村中还有一座御医展览馆,展示着御医村的历史。医馆正门两边有红底蓝字对联,上联:中华传统文化昭彰于世;下联:新安世袭医学誉满今时。门楣是黑底蓝字:祁门御医展览馆。馆内偌大天井大院正中矗立一石刻,那是明代御医王琠雕像。御医馆的展柜中陈列了历溪出产的中药,其中七叶一枝花、祁术、白及、黄连等为其他地方所少有的。在三个触摸屏中,可以看到王琠及明朝新安名医汪机、徐春圃3名御医的生平等内容。馆内端坐有当地的老中医为如今的过往游客切脉问诊。

天然药库负盛名

历溪依山傍水远离尘嚣,空气至纯,踏上密布岁月青苔的舜溪古桥,视野所及皆是满目葱翠的茶山。桥下发源于牯牛降大历山巅的清澈舜溪河环村潺潺流过,成群的野生石斑鱼逆流嬉戏,四季流淌着一个个古老而神奇的美丽传说,让人仿佛踏进了古色古香的世外桃源。

伫立在有着多年历史的古桥上,遥想600年前,这里是古代通往牯牛降的关隘,应是樵夫、药农、商人、书生的必经之处,该是何等的繁华熙攘。越桥头遥望观音阁上空,刀刃般劈开的狰狞石壁下,有一天然凹凼(dàng),凼中清水四季不枯,青山与马头墙倒映水中,村民称为“无根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

在青苔密布的石板路尽头,空气骤然清香宜人,一颗生长了1300多年的古樟树豁然映入眼帘。古樟需6人才能合抱,至今依然枝干挺拔、华盖如云、生机勃勃,虽饱受风雪冰霜仍葱茏吐翠活力四射,这在徽州地区极其罕见。村外连绵千米面积达百亩的参天水口林,把整个水口掩得严严实实。这片错落密集的古树林总量2000多棵,是华东地区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古树群,树龄500年以上的名贵树种有枫香、银杏、红楠、黄檀、红豆杉、栾树、香榧等。

祁门历史上名医迭出,良医又代代相承,正源于祁门县历溪镇境内中药资源丰富,天然中药材品种多达895种,祁术、祁蛇等道地药材久负盛名,很多濒临绝迹的药材在这里都能见到,堪称“安徽省天然药库”。

猜你喜欢

祁门牯牛御医
四 妹
山间布谷(外一首)
蛤蟆和牯牛
止痒良药
神医
神医
祁门红茶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祁门傩舞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
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