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数学比较能力三法
2017-06-23孙保华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5期
孙保华
1.异中求同比较。这种比较是为了使学生认识表面上相异的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点。例如,学生做了几道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题后,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先让学生比较几道题是怎样列式的,得出的结论是“小数点对齐”;再比较几道题是怎样计算的,得出的结论是“按整数加减法法则计算”;再比较几道题答数里的小数点是怎样处理的,得出结论是“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最后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同中辨异比较。这种比较主要是帮学生确认表面上相似的对象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点。数学中有些概念从表面看差异很小,学生常易混淆,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认识它们间的差异。如数位与位数,质数与分解质因数,化简比和求比值等。数学中有些题目的结构从表面看也很相似,学生常常判断错误,应该通过比較使学生辨认。如“食堂有煤四分之三吨,用去这堆煤的五分之二,还剩多少吨”与“食堂有煤四分之三吨,用去五分之二吨,还剩多少吨?”等。
3.同异综合比较。这种比较既确定几个对象间的相同点,又确认它们之间的相异点。通过这种比较,可以发现对象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以便较为全面和深刻地研究对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例如,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通过比较得出它们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但也不同的地方,长方形的邻边可能不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江苏省常州市华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