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的意义及应用分析
2017-06-23李淑萍林东宫济武
李淑萍 林东 宫济武
·输血评价·
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的意义及应用分析
李淑萍 林东 宫济武
目的 探讨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内涵和意义,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指标,完善临床用血评估评价体系。方法 将输血的统计数据结合现有医院医政管理已确定的统计数据,按照用血相关的法规和指南的要求和控制标准,在医院间、临床用血科室、临床用血医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相应指标。结果 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定义,确立13个评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意义和应用方向。结论 通过制定完善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为医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要求,为临床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安全有效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提供技术手段。
用血管理 用血评价 评价指标
近年来我国临床用血供需矛盾突出,面对日趋紧张的供血现状,来自各方面的针对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质疑声不断,一方面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尽全力保障临床的正常医疗秩序,采取院内临床用血预警、调控调度手术患者入院、开展自体输血、严格临床输血指证等多种管理手段应对血液紧张,积极配合采供血机构血液紧缺时的供应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承受了来自新闻媒体、采供血机构等关于“临床不合理用血”及患者家属对调控手术的困惑等压力。针对临床用血现状,2 01 2年原卫生部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中,提出了医疗机构建立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1]的要求后,各地行政部门一直寻找利用现有医政管理数据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价的指标。为此北京市输血质控中心专家设计了一组管理评价指标,现将相关指标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利用从北京市卫生信息网医疗机构相关数据资料中选择出院人次、手术台数及输血患者相关数据,结合北京市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统计用血数据,建立临床用血分析方法,计算分析指标。2 方法 北京市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全市输血专家,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目前医政管理中现有统计数据及相关输血数据,利用北京市血液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市126家医院用血数据进行分析,用EXCEL数据库对输血相关数据的出院人次、手术台数、输血患者人数、医院名称、医院类别、医院级别、用血量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建立与合理用血评价相关的技术指标,确立在医疗机构、各临床用血科室、用血医生三个维度的指标在用血管理中的意义。
结果
1 输血量的统计比较 是指相关统计元在固定时间段各种血液成分总和的同比和环比的统计,是用血总量比较的指标,分为全院用血总量、科室用血总量、单病种用血总量、医生用血总量等指标的同比和环比。全院用血总量主要用于院际间同比增长的比较和排序;科室用血总量用于院内各用血科室的同比或环比增长的比较和排序;单病种用血总量用于单病种平均用血量的计算,用于院间或医生间用血参照比较的指标。
2 平均每次输血数量 是指各种血液成分单次发血单位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血液成分总和/同时间段的发血次数。参考标准是医院输血管理制度制定的单次发血量。是考核输血科或血库发血管理的指标,数值比规定发血数越大,说明发血控制不严格或大型急救用血较多。应在统计时对输血类型加以区分,以确定原因。
3 输血前的相关检测比例 输血前对患者是否进行输血适应证相关项目检测的统计,依据血液成分的种类分为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进行统计。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在输血前有相关检测输血患者人次/单位时间内输血患者总人次,是对不同血液成分输注判定依据的分析指标。其数值越接近100%,说明临床医生在决定输血治疗时的依据越准确,比例越低说明临床输血时依据临床表现和经验决定输血的比例较大。
4 输血前检测指标的平均值 对输血患者输血前输血适应证相关项目检测数值平均数的统计,依据血液成分的种类分为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在输血前有相关检测值的总和/单位时间内输血患者检测次数。此数值说明临床输血控制指标的高低,多用于内科输血
指标的评价,术中进行患者血红蛋白监测也可使用此指标进行手术中用血的分析。
5 不同输血指标的用血数量比例 对患者输血前输血适应证相关项目检测数值的不同数值段内输血数量的分段统计,依据血液成分的种类分为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在输血前有不同检测值范围内的用血总和/全部相同血液成分用血数量的总和。此数值说明临床输血合理比例的高低,多用于内科合理用血输血指标的评价;在外科此种数据统计可用于术前备血的测算,但不能用于用血合理性的分析。
6 不同输血量的患者比例 以患者输注血液成分的数量分段区间为统计单元,每个统计单元输血患者数量占全部输血患者的比例,一般将用血量归为小于2 U、2~8 U、8~16 U、大于16 U进行分段统计。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每个统计单元输血患者人数/全部输血患者人数。大于16 U用血指标在院级主要用于大量用血审批执行情况的考核,小于等于2 U用血的比例主要显示输血指征控制严格性的考核,2~8 U的指标同比数据在外科指导围术期血液保护开展的意义较大,8~16 U的统计指标用于输血科的库存设置指导及同比数据对手术血液回收开展情况的考核。
7 血液成分输注不合理输血的百分比 是指单位时间内临床用血中不符合用血指征标准的血液成分数量占全部血液成分数量的比例。一般分内科治疗用血和外科手术用血,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临床用血中不符合用血指征标准的血液成分数量/全部血液成分数量,其指标是合理用血考核的核心指标。但其数据的获取需要完善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如无信息系统仅靠抽查输血病历进行分析,则受抽取病历的局限,不能全面反映临床输血指征控制标准的水平。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内外科输血指南要求[2],内科治疗用血没有特殊原因大于100 g/L[3-5],外科术中失血量小于[患者预估血容量(EBV)×(术前血红蛋白–100)/ 术前血红蛋白]公式计算的失血量时,视为不合理用血。切忌将(70~100) g/L的专业控制范围内的用血归入不合理用血的范围。
8 发出血液的库存天数的比例 按照血液入库时间为起始点,血液发出为终止点,不同天数间隔为统计元,各统计元血液数量的总和占全部血液成分总和的比列。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各统计元
时间段内血液成分数量/单位时间内血液成分的总数量。此指标是输血科血液库存管理质量的衡量指标,在短贮存期内发出血液数量比例越高,管理效率越高。
9 单病种用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一病种输血量平均值的统计比较,是临床医生间和各医疗机构间用血情况比较的指标。计算公式:单位时间段内某一病种输血量的总和/同一时间段内此病种诊治的数量。此指标因单一病种受不同级别医院、并发症、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疾病分类组(DRGs)作为分类标准将更加公平合理[3]。在医院内多用于同一科室内不同医生间用血比较的参数;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单病种用血量的统计数可作为同级别同类医院间用血管理效果的评价参数。
10 手术台均用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围术期24 h内每台手术的平均用血液成分的数量。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围术期24 h内全部手术使用血液成分的数量/单位时间内全部手术台数。此指标在医院内多用同一科室内不同医生间用血参照的指标;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对同级别同类医院间用血管理效果的评价综合参数。
11 出院人均用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个出院患者平均用血液成分的数量。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全部血液成分的使用数量/单位时间内总出院人数。此指标多用于医院内同一科室内不同医生间用血评价的参数;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对同级别同类医院间用血管理效果的评价综合参数。
12 输血患者比例 是指单位时间输血患者占全部诊治患者的比例。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全部血液成分使用患者数量/单位时间内总诊治患者人数。此指标在医院内多用于同一科室内不同医生间用血评价的参数;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对同级别同类医院间用血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价参数。
13 输血患者人均用血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个输血患者平均使用血液成分的数量。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全部血液成分的使用数量/单位时间内输血患者人数。此指标在医院内多用于同一科室内不同医生间用血评价的参数;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对同级别同类医院间用血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价参数。
14 部分统计指标在某市实际用血统计示例见表1~4。
表1 全市用血相关数据分析
表2 201b年红细胞增长前10位排名(按增长绝对值)的医院四年相关数据比较
表3 201b年出院人数平均用红细胞量前10位的医院相关数据比较
表4 201b年每台手术平均用红细胞量前10位的医院相关数据比较
讨 论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制度是医院临床输血相关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制定的合理用血评价制度包括负责评价的部门、评价内容、评价频率等。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医师的用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医师考核的重要依据[1]。要完成以上管理目标,明确其内涵及制定细化管理评价指标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是卫生行政部门和输血科一直寻找的一种利用医政管理数据对医疗机构间用血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其相关指标的确定和统一对输血行业管理及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6]。
临床用血数据的统计分析是用血管理深入细化的基础,是由粗放的行政要求向细化的指标性评价转化的必要技术手段。从表中列出的部分指标可以一目了然地分析出全市201b年用血总量比201a年增长为5.8%,;201b年用血出院人次平均用血下降2.58%,手术台均用血下降0.5%。201b年红细胞成分的出院人次平均和手术台均用量同比分别下降2.52%和0.43%;在用血医疗机构及医疗机构床位数不断增加,各医疗机构不断应用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疑难病例云集某市的医疗用血钢性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临床用血管理意识在加强,理念在更新,用血指征的控制更严格,开展的一系列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所描述的相关评价指标,实际中部分指标可单独应用即可发现其数据价值,如:输血前的检测比例、输血前检测指标的平均值、不同输血指标的用血比例、单病种用血量、合理输血的百分比等;但部分指标则需要组合后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评价结果,如手术台均用血量、出院人均用血量、输血患者比例、输血患者人均用血量计算,必需四个指标结合用血总量增降情况,按医院类别、级别分别统计分析才能综合确定评价结果,单一数据均无法体现用血管理的效果,若强行用单一指标独立分析反而会起到反面效果,出现人为调控结果导致的假象。
部分输血科管理效果的指标,如血液发出的库存天数的比例等,在引导输血科优化库存管理,提高输血治疗疗效的同时可以做为各地方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对输血科建设的考核指标。
在输血管理评价指标确立后,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评估评价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关健,输血管理信息系统需与医院管理系统(HIS)、检验科管理系统(LIS)、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才能实现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管理系统各项统计和合理用血评价的功能[7]。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指标并不是全部或唯一的评价指标,随着输血医学学科的建立及输血医学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和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应用于用血管理
1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S].2012.
2 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
3 宫济武,刘燕明,杨培蔚. DRGs数据在医院临床输血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1): 866-870.
4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Blood transfusion guideline,18 November 2015.nice.org.uk/ guidance/ng24.
5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ABB.2012.
6 杜肖刚,王丽荣,武洪琳.临床用血评估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42-43.
7 何屹,林嘉,饶绍琴,等.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7):774-778.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in Blood Management for Clinical Transfusion
LI Shu-ping,LIN Dong,GONG Ji-wu.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Tongren Hospital of Beijing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730
Objective Discus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define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blood management.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clinical transfusion. Method Do a three-dimension analysis among hospitals,blood-demanded departments and doctors by combining transfusion statistics data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n hospital and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on blood using. Building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es for clinical transfusion. Results We defined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evaluation for clinical transfusion,established 13 evaluation index includes names,formulation,significance,and application guidance. Conclusions By developing a complete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es for clinical blood usage,we can provide hospitals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with methods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clinical use of blood. It can also help with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for clinical use and raise the level of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blood using.
Management with blood Blood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
R457.1
A
1671-2587(2017)03-0212-05
2017-01-17)(本文编辑:王红梅)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3.002
10073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输血科(李淑萍);北京医院输血科(林东,宫济武)
李淑萍(1 96 6–),女,河北保定人,副主任技师,学士,主要从事输血管理工作,(E-mail)lishp@163. com。
宫济武,男,主任技师,学士,(E-mail)1391006625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