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于历史的原野

2017-06-23肖智元长沙市明德中学K350班指导老师马臻

十几岁 2017年1期
关键词:魅影易中天题海

文 / 肖智元(长沙市明德中学K350班) 指导老师 / 马臻

徜徉于历史的原野

文 / 肖智元(长沙市明德中学K350班) 指导老师 / 马臻

作为学生,尤其是正在拼死拼活的高三学生,再谈“中场休息”,总觉得是一种莫大的奢侈。印象里,我从高二开始,就没怎么休息过了。哪怕是假期,我也沉溺于书山题海之中。真正放松的日子,遥遥无期。也许,那是在高考之后吧?但谁又知道呢。

作为一个文科生和历史资深爱好者,我的中场休息,只能是阅读和学习。阅读什么?读历史书籍。一半算是复习,一半算是课外拓展,以此来放松久已紧绷的神经,逃离无日无夜的习题。

对于我来说,历史是一道魅影。今年参加大学先修课程考试,主修历史,整整一年,我沉浸在历史巨大的漩涡里,一本又一本历史著作将我包围,我兴致盎然地穿行其中,期望能够找到那一道历史之光。走到岁月甬道的尽头。

这一条阴影漫长的甬道,从张岂之先生的《历史十五讲》开始。这本入门之作我读得意趣盎然、乐不可支。这种快乐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全书的体例。这本不是一般的按照历史顺序、朝代顺序一朝一代写下来的总结之作,而是选取中国历史的十五个点,定点深入,像钻井一样,深入历史的底层,探取历史深处的知识与奥秘。点与点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关联,但掩卷思之,却又觉得有一股深深的地下潜流,贯通了十五个历史点,把握到了中华历史的某个命脉。

那命脉是什么?书里面没有讲到。于是,我拿起了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华史》。这是一套大书,从中华民族的远古时期写来,生动、有趣,又带有历史反思与总结的深度。我感觉易中天老师是在用文学的笔墨写历史的骨干,用哲学的思考来掂量历史的重量,我每读完一卷,都大呼过瘾。但中国历史的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什么?一个文化的命运是什么?谁决定了这些人的人格与精神?一路读来,一路思考,一路都是疑问。

为了叩响历史的门,我拿起了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和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朱熹的历史世界》。这些史学界、思想史界的经典之作,更能解我的“历史之渴”。我感觉葛兆光穿透了历史的表象,惊人地触摸到了中国历史内在的奥秘与脉络。余英时先生的著作,更是惊人,从知识分子的视角深入历史,人与历史的搏斗和纠缠,惊心动魄,像一道巨大的魅影,贯通了历史,让历史有了人的体温与温度。

读至此,中国的历史仿佛活了。春夏秋冬,四季转瞬即逝,不变的是那些史册上充满感情与智慧的文字。历史在其中复活,像一道长长的魅影,笼罩着我。

插图/胡瑶(长沙市艺术实验学校)

是的,历史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我躲藏在“历史的魅影”里,思接千载,视通万古,放松自己早已被书山题海折磨得厌倦的心灵。我不知道人生有没有“中场休息”的时候,如果没有,就让我躲藏在历史的魅影里,闲观人生花开花落吧。

猜你喜欢

魅影易中天题海
太湖之畔的雅致魅影 2022款林肯冒险家Corsair
沙漠魅影——SAS与斯特林
题海无边 “多变”是岸
易中天的“育女经” :无为而治
解后回顾
因为爱情——《剧院魅影》观后感
数学探秘之旅:题海的上游什么样?等
朋友当如是
不识易中天
易中天 要想伟大复兴 必先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