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动态培育机制研究
2017-06-23李敏
李 敏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湖北 荆门 448000)
实验与调查
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动态培育机制研究
李 敏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湖北 荆门 448000)
本文归纳了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人文素质的新要求,通过人文素质缺失原因的分析,探讨了动态的培育机制:更新理念→优化环境→强化实施→检验成效→反馈信息,提出了实施策略:强化人文课程内容、发挥教师表率引领作用、注重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构筑人文素质教育载体、优化校园人文环境等,旨在为提高人才质量提供参考。
人文素质;培育路径;体育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体育、人本体育、人文奥运等理念的深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人文精神”对体育领域产生的影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本学科知识上,而且对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知识范畴、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适用人才,对体育人才进行人文素质培育,不仅能完善人格、提高自身修养,更能提高职业能力、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本文结合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审视了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内容,分析了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育机制与实施路径,旨在为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质量提供参考。
1 体育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人文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功能日益多元化,包括了健身、健心、育群等;体育的社会价值全面体现,表现在塑造身心和谐、促进文明建设、融洽人际关系、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体育联系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涉及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科学、自然等诸多方面。体育已融入到千万个家庭、单位和社区中,是一种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的社会现象。
体育的多功能、多触角需要体育人才具备包括思想意志品质、价值观念、责任心、使命感、知识能力素养等几个方面的人文素养(图1)。优良的品格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开阔的视野认知、创新的思维方式,不仅能为职业角色服务,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还能以自身的行为感染人、影响人,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提升人群的整体素质。
2 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
2.1 文化基础薄弱,人文底蕴不厚实
图1 体育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构架图
高等院校体育生相当一部分来源于高考特长生,也有一部分源自基层体育运动学校,随着高校办学层次的增多,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运动员走进了高校大门。高考特长生较大一部分是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运动成绩优势明显而报考体育专业;基层体育运动学校由于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对文化学习要求比普通学校低;专业运动员从小就接受系统的体育训练,占用了大量的文化学习时间与精力,这些均造成了体育生与普通生的早期文化基础差异。进入高校后,专业化的学习使原本不厚实的基础更显薄弱。学生按学科分类呈现了“整体文化基础差、知识不够全面”现象,环境及内在因素影响,致使学习新知识很困难。这些困难积累及成长经历的惯式,最终令不少体育生恐学、厌学——提及文化学习便发愁,缺乏对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体育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2 重武轻文,文化修养欠缺
相关统计显示,体育专业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只占44%;认为体育专业有必要开设人文教育课程的学生只占42%;对哲学理论课程表示反感的占60%;有5%的学生居然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这些课程;50%以上的学生不能积极学习相关课程。学生“重专业、轻人文”思想普遍存在,相当部分人还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对职业能力及个人发展的价值与影响。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行为上的漠视:其一是相关课程学习不认真,知识的吸取、内化环节不扎实;其二是行为散漫,不注重品格、修养的内练与外显。尽管近年来随着体育价值的扩大、人才质量的提升,“体育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再回旋于耳际,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品格要求绝不只是在杜绝“打架斗殴、粗言秽语”等基本方面,而是在向深层次发展——思维方式、知识范畴、认知水平、创新能力等。轻视文化修养的内练,必然会导致体育生职业能力的不完备。
2.3 教育理念滞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2.3.1 教育思想落伍,人文氛围不浓厚体育院校以“体”为主,人文社科教育比较薄弱,图书、资料信息、师资力量、专项经费等条件难如人意。由于院系的特殊性,使人文课程不受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考虑甚少,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体育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另外,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认为人文学科及其教学不过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而已,未能理解科学教育中包含的人文意蕴和人文价值,大都是将人文与科学割裂开去思考体育现象、择定研究方法,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培育与提高。
2.3.2 课程设置陈旧,课程内容未得到落实 本研究调查,体育院校在公共课与必修课中都设置了人文教育课程,有些院校必修课中人文类课程比例达到了29.8%,但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课程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都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体育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及心理上对人文课程的漠视,阻碍了人文课程的学习,教学中若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很难达到。
2.3.3 教育认知单一,培育方式呆板21世纪讲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文素质若不涵及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格调再高、情趣再雅,也只能是曲高和寡、僵化空洞,教育成效苍白暗淡。在培育方式上,不少院校还停留在专门的方式方法上,认为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是优秀成果的内化、典型事迹的引领、实践行动的磨砺等单一、直观的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力量,如学校人文环境的熏陶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垂范、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交融渗透等,致使人文素质教育缺少灵性,缺乏生命力。
3 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培育机制
建立培育机制是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回归的保障条件。从宏观层面看,人文素质培育机制对内是相对封闭的,是一个有思路、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的循环往复的闭合回路;对外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将输入该系统的信息流和物流进行系统的转化,使之变成有效的实施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入该系统人力、物力的作用,保证通过该路径产出质量,因此,可将该机制看作一个投入(培育理念及保障)、运行(实施过程)和产出(人才质量)的动态的运行体系。它的运行必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更新培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实施内容→检验合格成效→反馈质量信息。(图2)
3.1 以崭新的视野,更新人文教育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已从单一的知识型人才需求转向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目标多元化引起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高校教育要适应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在专业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首先是要纠正“重武轻文”思想,要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其次要站在时代发展高度重新审视人文素质内容,使之与人文发展观下的社会体育需求相吻合,成为人才培育质量的指南;最后要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办法,制定新制度、落实新举措,使人文素质教育富有成效。
3.2 以全方位的路径,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图2 体育人才人文素质培育机制及实施路径图
3.2.1 源头活水——精选人文课程内容课程是教育的“内核”,是把教育思想、理念、宗旨等转变为教育的实践中介。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高校体育专业课中要精选人文课程内容,科学的设计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的课程;要厚实人文底蕴,注重优秀文化成果的内化,开设文学、史学、哲学、书画、音乐等选修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思想情操。
3.2.2 潜移默化——发挥教师的表率引领作用 “言传身教”是教育的至理名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人格、认知、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体育因其学科的特殊性,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更直接广泛的作用。当前大学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20世纪60—90年代,一方面,由于受原有教育模式的制约和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残缺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过去的教育模式过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造成了不少教师人文素质缺失,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认清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丰富知识结构、完善品格修养,增强人格感召力,真正发挥在教书育人中的表率引领作用。
3.2.3 融会贯通——注重专业课程中的渗透 科学文化中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也有科学文化;没有人文文化导引的科学文化是残缺的科学文化,没有科学文化支撑的人文文化是空洞的人文文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剥离,所形成的只能是一种文理杂拌的“拼盘式”教育,学生既不能在科学中感受到人文的熏陶,也不能在人文教育中体会到科学的力量。因此,要寓人文教育于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的人文内涵。例如,术科中,操化类项目套路的意境创设、身体语言的表白;配乐训练中情感的宣泄、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球类竞技项目中的拼搏竞争、团结协作、公平公正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诸多优势,使人文素质教育丰满生动、科学与人文培育互为促进。
3.2.4 强化激励——构筑人文素质教育载体 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一,开设人文讲座,注重讲座的人文教育功能,以思想道德、审美修养、创新教育、艺术鉴赏等内容为主,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达到“四两拨千斤”之目的;其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其三,举行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如举办文化艺术节、演讲与辩论赛、体育比赛等,通过活动提高能力素养。
3.2.5 熏陶感染——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学校人文环境内容除校园建设美观、大方、整洁、精巧和赋予文化艺术性和陶冶性等显形环境外,还包括诸多隐形环境优化:其一是教育管理人文化,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联系结合,将爱学习、爱集体的教育与管理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实施人文管理;其二是文化制度规范化,学校人文环境需要制度规范,只有严明校纪校规,才可能使人文景观得到长久的保持,才可能使学校各项文化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其三是教育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爱施教。
3.3 以实践检验成效,促进人才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实际,通过实践活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它无论是对专业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有强化提高作用。一类是纳入教学体系的,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和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的,包括社区服务活动、青年自愿者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等。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态度、做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信息,而且可以发现个体的缺点和不足,认识与社会要求的距离,从而增强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人文素质得到强化与检验,促进人才社会化进程。
4 结 语
体育功能的日益多元化要求体育人才具备较宽泛的人文素质。它不仅包括了理想情操、道德修养、意志品质、价值观念等,而且包含了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体育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作为条件保障。“更新培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实施内容→检验合格成效→反馈质量信息”机制,对内是一个封闭的运行回路,对外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通过学业内的社会实践及毕业后的人才质量反馈,不断更新培育理念、优化培育环境、调整实施策略,能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人文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做事、学会交往与合作,它是专业学科知识外的一种职业素养体现,表现在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在培育路径及内容的设计上要考虑其广泛性、覆盖性。“源头活水、潜移默化、融会贯通、强化激励、熏陶感染”等培育措施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内化,旨在提高自身修养,继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 1 ] 杨玲.专业化进程中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修炼[ J ].体育学刊,2010(8):72-75.
[ 2 ] 宋继新,贡娟.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 J ].体育学刊,2004(1):7-10.
[ 3 ] 张玉梅,张新荣,张建国.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J ].体育文化导刊,2007(8):65-67.
[ 4 ] 杨玲.高校体育文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87-93.
[ 5 ] 孔祥.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反思[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92-94.
G807.4
A
1674-151X(2017)03-05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29
投稿日期:2017-01-0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13YJA890032)。
李敏(1969—),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