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跆拳道项目规则改变后带来的变化

2017-06-23贺璐敏孔繁桃车新港

运动 2017年5期
关键词:护具大奖赛技战术

贺璐敏,孔繁桃,车新港

(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北京 100084)

教练员天地

简析跆拳道项目规则改变后带来的变化

贺璐敏,孔繁桃,车新港

(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北京 10008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项目使用新的竞赛规则和比赛器材对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的训练和竞赛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方法。

跆拳道;电子护具;规则变化

世界跆拳道联盟于2009年将电子护具引入跆拳道比赛,随着近几年围绕电子护具记分系统的不断完善,跆拳道项目的竞赛规则和制胜规律发生了质的改变。世界各国对电子护具的竞赛规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各国结合电子护具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技战术体系,使跆拳道项目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鉴于以上的诸多因素,笔者对规则改变后电子护具的比赛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总结出跆拳道规则改变后带来的新变化,以期对今后的训练有更多的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简析跆拳道项目规则改变后带来的变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法 收集近几年跆拳道项目发生的规则改变和比赛器材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1.2.2 统计分析法 通过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奖牌的分布变化,总结出规则改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规则的改变之处

2.1.1 传统的人工打分方式改变为现在的电子设备打分,使得比赛中人为的因素降低,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2.1.2 得分分值的不同,由以往的所有技术均为1分,改变为正面技术击头3分、击腹1分,转体动作击头4分、击腹3分。

2.1.3 比赛场地由原来的正方形场地,改变为现在的8边形场地,缩小了比赛场地,但是增加了队员在场地中移动的范围,使运动员可以运用更多技战术赢得比赛,对传统的技战术体系产生了冲击。

2.1.4 竞赛的结果由原来的裁判优势判定,改变为现在的加时赛金腿制胜,并在加时赛平局的情况下,由电子护具有效感应力度值的多少,由电脑直接判定出获胜方。

2.1.5 在赛制方面的改变,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后,世界跆拳道联盟将原来的2站奥运选拔赛改变为现在的4年积分制,也就是1名选手要想获得奥运资格,需要在年度的比赛中参加世界级、洲际和不同级别的公开赛,按照比赛级别的不同和名次的不同将获得积分累计,以决定能否获得最终的奥运资格,每年的分值在年度积累中将按照100%、75%、50%、25%的比例进行逐年递减。

2.2 电子护具使用后奥运会奖牌和世界锦标赛奖牌分布的变化

表1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奖牌分布情况

在传统护具使用时,韩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项目的制胜规律一直以全面、细腻的技战术打法为主体。而电子护具的使用打破了韩国以技战术领先的优势,将全世界的队伍拉回到同一个起跑线,开始新的竞争。表1、表2、表3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2 年伦敦奥运会、2013 年世锦赛和 2015 年世锦赛的金牌分布情况。

通过2届奥运会奖牌分布的对比可以看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的是传统护具、人工记分的比赛,金牌的分布只有4个国家,尤其是韩国获得奥运会8个级别的一半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使用的是电子护具记分的比赛,电子护具的使用打破了韩国的垄断,使8枚金牌分别由8个国家获得,尤其是阿根廷和塞尔维亚的奥运会金牌获得超出了大家的预想范围,也是奥运会的跆拳道金牌第1次在南美洲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电子护具给跆拳道项目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让奖牌的分布更加均衡。但是,随着电子护具的不断完善,各队对电子护具制胜规律逐渐了解掌握,各国在训练中针对性地进行了大量的技战术及体能训练的创新,传统的强队又继续回到领先的位置,引领着项目的发展趋势。通过2013年和2015年世界锦标赛奖牌分布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竞赛规律如何转变,紧抓项目的发展趋势,加大对竞赛训练的研究,结合本国特色形成符合自己特点的竞赛训练体系是保持优势的关键。这点从韩国、伊朗的世锦赛金牌变化上可以看出。

3 针对一系列规则变化后的思考

表2 2013年世界锦标赛奖牌分布

表3 2015年世界锦标赛奖牌分布

3.1 竞赛规则改变对训练理念的影响。在2016年奥运周期,世界跆拳道联盟实施了奥运积分制,即在奥运会前1年的12月31日,排在各奥运级别前6名的运动员将直接获得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从2014年开始设置大奖赛采用积分制后,每年固定的比赛就有3站大奖赛和1站大奖赛总决赛,运动员为了获得参加大奖赛和总决赛的资格,还要相应地选择一些公开赛参加,以获得更多的积分。比赛积分的具体划分(以冠军分数为主,依此类推):运动员参加世界锦标赛(120分)、世界杯(20分)、洲际锦标赛(40分),大奖赛分站赛(40分),大奖赛总决赛(80分)。参加大奖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排在各奥运会级别前31名的选手参加;大奖赛的总决赛只有排在各奥运会级别前8名的运动员才能参加,每年的总决赛参赛排名截止日期在10月底—11月初。对可以自由选择参加的公开赛(10分、20分),也规定每个运动员每年只能获得60分的公开赛积分。同时,对各国参赛名额的限制也从原来每个国家满额4个名额,到现在各级别奥运排名前6 名的运动员均可参赛。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已经有男子或女子2名运动员获得奥运资格,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派队员参加男子或女子的洲际资格选拔赛。鉴于这样的状况,要想获得奥运资格的运动员年度参加比赛的数量由原来的4~5次增加为10次左右。这样的赛制安排要求运动员必须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竞技状态,才能满足比赛的需求,以往周期训练向小板块训练的方式转变,要注意训练安排的针对性和个体性,同时要更加注重伤病的预防和康复。

3.2 比赛场地的变化。以往跆拳道的比赛是8m×8m的四边形场地进行,而现在的竞赛规则对场地进行了改变,由原来的正方形场地改变为现在的八边形场地,没有了角,使运动员在场地内更好地游走,出现了更多的技战术变化。所以,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全面性和控制比赛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练员要研究根据场地和战局战况的特点研究新的技战术体系。

3.3 得分技术的分值变化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要求更有针对性。正面击头技术3分、击腹技术1分,这个分值的改变,更有利于在同级别中身高腿长的运动员的优势发挥;转体技术击腹3分、击头4分,鼓励高难度动作的使用,对运动员的灵敏和速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上这2点要求我们在选材上要根据级别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侧重。

3.4 比赛获胜方式的改变。电子护具使用后,比赛设置了加时赛,即先得分者获胜,如果在加时赛时依然出现平局,电子护具系统将会根据第4局中护具被击打到的有效感应值次数的多少进行判定,有效的击打力度值多的运动员将获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竞赛方式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心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4局既要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分数,又要保证在不失分的前提下大胆地去做动作,同时还要有充足的体能做保障。

3.5 电子护具的得分标准是:根据级别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力度值,运动员脚套上的感应芯片和对方护具上的感应芯片的有效接触,并达到每个级别的得分力值才能出现分数,裁判的打分仅限于拳的技术,缩小了边裁的权利。

3.6 高难度得分技术增加了比赛的不确定因素,击头技术3分、转体技术击头4分、击腹1分、转体技术击腹3分,这样的分值使得比赛在关键时刻会出现翻盘的结果,使比赛更加激烈,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抗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886.9

A

1674-151X(2017)03-02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14

投稿日期:2017-01-05

贺璐敏(1981—),高级教练员,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护具大奖赛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维斯塔潘赛季首冠 周冠宇排名十一惜别积分区——2022F1沙特大奖赛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岸上容易水里难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2016 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女单决赛技战术分析
陕西省大学生流行乐队大奖赛
护膝紧身裤并非运动必备
1998富雷裘陶艺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