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网络场域下的学生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2017-06-22韩锦华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复杂网络高职学生

韩锦华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研究】

复杂网络场域下的学生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韩锦华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建设最直接的实际操作者,如何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众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学生的独立性强、适应性强、自学能力较低特点;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建立学生管理教育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框架下的准等级网络;阐述了复杂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最后谈了几点对网络模型的思考。[关键词] 复杂网络;高职学生;管理教育网络

一、引言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它是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建设最直接的实际操作者。学生除专业课程学习外的日常事情多数是由辅导员主导完成的。一名辅导员所带的班级、学生数量巨大,例如有的多达十个班之多,学生数量多达三四百个。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学生,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众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蔡红梅[1]提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新模式,并对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新的管理模式转变的途径做设计。洪志钧[2]讨论了在充分尊重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作用于人内心的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黄晓波[3]研究了服务型、综合型为特征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李冰水[4]等人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郭昕[5]等人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建立全方位学生自我教育的研究中。

笔者共管理五个班,两百多名高职学生。笔者的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一直寻求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探索学生管理的问题。

二、复杂网络场域下的高职学生管理

我们首先对复杂网络基本内容进行介绍: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系统。它们中很多是由数量巨大的单元以多种方式连接而成,其连接的拓扑结构称为复杂网络。因特网、万维网、电力网、移动电话网等均是复杂网络。网络中某一个节点与其他所有节点之间存在直接连接的边数叫做此节点的度。复杂网络的基本结构可分为:(1)规则网络:任何节点的近邻边数均相同。(2)随机网络:节点之间以大于零小于一的概率相连接;网络中存在的边数、节点的度取决于连接概率的大小。(3)无标度网络:节点度分布呈现幂率分布形式的网络;度的特点为极少数节点的很大,多数节点的很小,(4)小世界网络:将规则网络的每条边以一定概率随机重新连接到新节点上。理论的建立通常依据实际情况。下面,笔者先就所带高职学生突出特点进行阐述。

(一)所带高职学生突出特点

1. 独立性、适应能力显著

笔者通过学生写的一学期的收获来发掘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笔者发现他们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学会自立、结识很多朋友、融入集体生活。这说明他们从中学向大学的独立性、适应能力显著。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课水平不是很高,但实际做事能力较高。当很多文化课水平较高学生如本科生的日常生活费仍需要父母提供时,他们就已经可以通过自身勤劳如兼职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兼职是他们上大学以来学会独立的重要体现。很多学生特别是在周末会去兼职以锻炼自己或赚取生活费;很多学生经历最骄傲的一件事是第一次打 工,有的在中学时代就曾有兼职的经历。他们主要通过有打工经历的学长、学姐、同学等介绍找兼职工作。此外,兼职信息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2. 自学能力较低

高职学生在课余时间除了兼职外所做事情主要是上网、睡觉、逛街、娱乐等,进行专业的学习并不多。多数学生喜欢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很多时候需要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其实是中等国民教育普遍的教学方式。同时这也说明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较,前者的专业认知水平较低。除了教师课堂的互动引导学习方式外,他们自学变得很困难。只有少数学生晚自习翻阅专业课本、从阅览室借阅的书籍以及自行携带书籍等。相反,多数学生做一些例如玩游戏、说闲话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复杂网络场域下的学生管理教育问题

我们将复杂网络中的节点比作学生,节点之间的连线比作学生之间的管理教育关系。学生工作核心管理者(如辅导员)同样作为某个节点存在于网络中,它将通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对网络所有节点进行作用。我们下面分析不同类型基本网络结构应用到学生管理教育的可行性:

我们首先用规则网络考虑,显然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较多,每个人都可能将成为管理者。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班长,这不利于班级有效地管理。我们如果用随机网络考虑:其与全局耦合网络相比较,前者的节点之间连线不均匀;它表面上看似区分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但因网络是随机的,大多数节点的度相同;这将依然导致拥有管理权的人数过多,不利于班级管理。我们如果用无标度网络考虑:由于节点度具有幂率分布的特性,少数节点的度很大,多数节点的度很小。这在学生管理中相对应于存在少数人为管理者,多数人为被管理者,这是合情合理的。我们如果用小世界网络考虑:由于其网络特性,将会出现管理者直接作用于某个被管理者,这也符合现实情形。

我们同时结合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上述两种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如果只是纯粹应用无标度网络模型,看似实际行得通,但因高职学生常以宿舍为营,宿舍特有文化显著,最多只是宿舍内部的无标度连接方式。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的学生由若干个宿舍组成,各宿舍之间须有联系(班集体)——小世界网络!我们进而得到学生管理模型——小世界网络框架下的无标度网络(近似等级网络)!我们通过建立每个宿舍的核心成员之间的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无标度网络的节点优先连接特性等不同节点连接方式进行学生管理。

我们现在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说明上述学生管理模型。笔者前面已经阐述了高职学生的独立快、适应性强。所有学生并不是都具有这样的能力,他们之间的独立性、适应能力有差别。我们可以构建上述学生管理网络使学生的适应能力都有普遍提高。适应能力最强的学生为网络的第一级节点,以适应性强弱依次连接新节点,进而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再如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低,与上述做法相同,我们可以让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网络的第一级节点,以自学能力强弱依次连接新节点。

(三)复杂网络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即教育管理包含很多方面:这其中包括数理基础,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工程素质、动手能力、心理素质、人生理解、做人道理、性格养成、领导能力、结交朋友、团队合作、身体素质、自信心等等,而这也是一个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所应该掌握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掌握的,有些在这方面占有优势,有些在另一方面占有优势,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是全面掌握的,这就是所谓教育管理网络中的核心节点。

(1)任何网络功能的分析往往从结构开始。对于上文已构建的学生管理网络:因其主要功能在于加强众多学生的教育管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范围有很多种:比如学习的热情、生活的方式如作息,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学生之间通过形成层次网络结构,分析其节点之间的聚类系数

2Ei/ki(ki-1)

其中Ei表示学生之间实际的联系数,ki表示网络的第i个学生与其他学生连接的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语言或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出实际学生网络的聚类系数,这有助于我们很好地认识学生教育管理网络之间的紧密程度。而通过结果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理论判断实际网络是否结构、功能等正常;也可预测网络的繁衍变化情况。对于本文所提到的模型,

(2)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往往会动态地变化,好的或差的习惯会在学生自身不断的改变着,网络拓扑结构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从根本来说,各方面如在专业课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出众的学生往往更具影响力。它们将被作为核心节点存在于网络中。此时将他们放在网络中的位置就会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的鲁棒性及脆弱性将可通过事先模拟后得到结果,这利于构建网络结构。

(3)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综合发展包括各方面,不仅有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有特长兴趣爱好等都是同时需要发展的。这更需要有效地教育管理网络模式,在不同环境的情况下。 在校之间的学习方式有很多途径,比如宿舍、教室、图书馆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这也就意味着网络节点之间连接的途径更加宽泛。宿舍之间通过不同交互作用,此时网络之间的连通性尤为重要。

(4)任何网络中信息的传播需要距离及时间,在信息经过节点后会有适当的衰减。在优秀学生的行为方式在学生中的影响传播过程中,势必会经过若干个学生后影响减小,这在实际教育管理目的中会引起失效的。此时要引入网络中的平均路径长

这样来衡量教育管理网络是否依然有效。一般说来,平均路径越短即学生之间的信息(优良行为如独立性、自学能力等等)将很快地传播影响着其他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网络结构依次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5)对于在专业课上有很大改进空间但在其他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往往处在网络结构的末端,甚至孤立的节点。他们的优点可能会被忽略,这既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不利于班集体的凝聚力。故要将他们以放在网络的适当位置中,让网络传播他们的优点。

(6)在构建的教育管理网络结构中,某个学生与他所相连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效果与他们本身行为有密切关联,即存在差异性。这就会产生权重网络结构。学生在接受外界不同诱导因素下,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顽强意志力而不被外界消极的事物所影响,相反有的学生很容易被影响,为此可以引入 模型,即节点的易感染态、感染态、和康复态三种形态来代表不同的学生情况,继而进行详细数值计算模拟分析。

(四)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1.具有管理效率高的特点

这里前提是构建学生管理教育网络,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只需将管理任务指令下达网络一级节点中即可,后续的任务由网络层级传播。核心管理者将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

2.需不定时监测网络

复杂网络理论看似完美,但却有其弊端。我们在文章开始就已经阐述了高职学生因群聚效应导致普遍存在的特点。网络中各级管理者能传播积极的正能量的一方面,同样也能传播消极的负能量的一方面。因此,我们需不定时地监测网络动态,修复病态节点,以达到管理教育的目的。

3.谨防网络的逆向传播

事实上,在学生管理网络中,节点具有同样的属性(除辅导员以外都是学生)。学生之间难免会相互影响,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管理者已是‘名存实亡’。最末端的被管理者成为实际的管理者。那些消极的事物将通过现有的网络结构逆向向整个网络传播。我们须预防这种情况的传播。

4.适时重构网络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尘不变的:学生管理网络中某个管理者的影响力可能会发生变化,相对应节点的度增多或减少;局部网络管理可能会因众多因素存在失效的风险。这就要求核心管理者适时改造重构网络,以维护网络的正常管理功能。

5.易于破坏病态传播

学生管理网络如果传播的是消极事物,况且已覆盖到整个网络;我们这时可通过蓄意攻击核心节点使网络迅速瓦解,进而可对核心节点进行修复(教育)或重新构造网络。

6.易于形成自组织网络

在已建立的学生管理网络框架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长时间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网络系统自身功能效率不断完善。这培养了学生大学期间的管理能力,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教育一直是学生工作者主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在学生管理问题研究当中,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特点而提出学生管理教育网络模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模型仅是理想化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会随时间不断变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为了达到某个管理教育目的可以构建若干个网络,但这势必会造成学生之间的管理混乱—本末倒置。我们因此须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深入分析学生个体在各方面的表现,尽可能用极少的网络数量来达到更多方面的管理教育目的。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1]李冰水,谭琪.比较视域下高校学生事物管理模式问题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0(2):164-168.

[2]蔡红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求索,2004,(5):180-181.

[3]洪志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5(4):92-93.

[4]黄晓波.我国高校学生事物管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7):71-76.

[5]郭昕,陈朝娟,白婧静.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机制建设[J].高校辅导员,2014(6):62-65.

[责任编辑 张宇龙]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Management Mode in Complex Network Field

Han Jinghua

(Shaanxi Business College,Xi'an 710119)

Counselor is the most direct practical operator of student political thought and moral constructi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manage students effectively is the concern of many researchers. The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ependence, adaptability and low self-study ability of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stud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network model based on th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 the quasi-level network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mall world network; elaborates the complicated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finally talked about the thinking of the network model.

Complex network, Vocational students, Management education network

2017-03-11

韩锦华(1989— ),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助教,理学硕士。

G718.5

A

1008-4649(2017)02-0042-04

猜你喜欢

复杂网络高职学生
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链路预测算法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海关物流监控网络风险管理探索
基于图熵聚类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通用机场保障网络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城市群复合交通网络复杂性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