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域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2017-06-22吴娜

科技资讯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方法论

吴娜

摘 要:生态学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态学的发展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指导。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运用生态学的系统论方法、动态平衡论方法和人本论方法对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观照,有利于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学 公安机关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系统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b)-0251-02

借助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现象,生态学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维方式,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指导。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人民警察树立良好形象,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情况、新任务,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该文尝试运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指导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期达到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动态平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寻求良策。

1 生态学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及其动态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动态的复合生态系统,具体研究这个系统内外部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目的。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实挑战,实现现代转型的新尝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实践性,决定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也导致人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反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此时,借助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来考察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开拓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2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基本要素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指在一定空间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指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及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平衡、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要素。

2.1 思想政治教育者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基层政工干部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公安工作实际需求以及公安民警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心理状况变化,设计相应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具备良好地教育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既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起点,又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归宿。当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要教育广大公安民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努力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3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密切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整合,又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有序性。

2.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方法有典型示范法、理论教育法、走访谈心法、实践锻炼法、心理疏导法、文化熏陶法、情感体验法等多种方法。教育者针对警察队伍中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生态学方法运用于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将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的思维和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性观照,有利于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和谐有序的运行状态,促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引导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1 系统论方法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整体关联性的特征。从微观角度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从宏观角度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处于公安机关内部环境和社会生态大环境之中,社会经济形势、政治环境、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发展状况、公安执法环境、公安机关内部政治经济待遇、体制机制等都会對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因此,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系统、整体的生态方法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一种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全局的科学教育方式,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一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提出,以及《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的出台,为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因此,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新的理论知识点,又要兼顾传统理论的精髓,相互贯穿,达到现代理论与传统理论的融合,形成理论知识的有效整合。

二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统一。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置、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都要围绕公安工作的具体实践来科学制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3.2 动态平衡论方法

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平衡性的特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发生着信息和能量的流动、转换和互动的过程。可以说,动态平衡是公安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实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生态互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向教育对象“输出”观念,希望实现教育对象的认同和内化;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不断向教育者“输出”自己的要求、愿望和建议,希望被采納和重视。因此,要实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确保主客体之间实现双向、良性互动,在充分发挥组织领导者和政工干部主导性的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广大民警的能动接受性,着眼于双方共同发展和双方价值的实现。

二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要素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一旦内部要素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出现问题,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失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无法顺利实现。

3.3 人本论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人性的发展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因此,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尊重个体生命,关注民警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注重民警对利益和价值的追求,发挥民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换。

第一,树立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公安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根本的标准和价值向度,坚持一切从人出发,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最终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在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在讲求社会价值,满足公安工作对警察需求的同时,应更多关注民警的个人需求和个人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民警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层次性,关注警察自内在需求和隐性情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第二,创新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十分重要。传统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着载体老化等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公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做到正面理论灌输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现代新载体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公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盖光. 生态学方法与系统整体性的生态思维[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2):160.

[2]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 李洪远.生态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态学生态系统方法论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