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盐城市涉农贷款投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7-06-22谢浩许生杰

时代金融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对策

谢浩+许生杰

【摘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涉农贷款投放是发展区域金融的重要抓手,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对盐城市地区涉农贷款投放情况开展调查与思考,分析问题,破解投放困难的关键点。

【关键词】涉农贷款 农村金融 对策

盐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涉农贷款,作为当前农村金融的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带动农业增产、农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盐城市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三农”金融,涉农信贷、涉农贷款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后发现,盐城市涉农贷款的投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着我们研究解决。很明显,涉农贷款的投放问题已成为当前调查统计工作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一、涉农贷款投放基本情况

数据表明,从2012年末到2016年末,我市贷款总量由1856.11亿元变为3718.40亿元,净增1862.29亿元,增幅达100.33%。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涉农贷款同比增长率从2013年21.0%、2014年的16.02%到2015年的14.51%,增幅却逐年趋降。截至2016年末,我市涉农贷款已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0.33%。据统计,2016年12月末,市农业贷款余额为445亿元,增幅仅为0.2%。而同期市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640.92亿元,增幅高达20.82%。显然,近年来盐城市农业贷款增幅持续走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涉农贷款趋降与各项贷款总量大幅攀升不相匹配。

二、当前涉农贷款投放特点及问题分析

(一)“贷款险”,金融机构投放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

由于涉农贷款存在较大风险,金融机构基于安全性考虑,在向农户及涉农企业提供贷款时往往比较小心谨慎。具体来说:一是因为农村地区群众信用意识较为淡薄。从金融机构处获得贷款以后,部分农户存在着侥幸心理,金钱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严重影响了涉农小额贷款业务的有序发展。屡禁不止的现象有贷款逾期和不良贷款,欠款追缴难。二是农产品安全隐患明显。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仍然在给涉农企业带来较大风险,同时,也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效果。三是农户信贷风险较大。由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以及变现程度受市场影响较大,当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农户在贷款到期时不能及时偿还,就容易形成信贷风险。此外,部分涉农小微企业存在旧观念旧思想,管理较粗放,这些企业信用程度也较低,仍存在应收账款、账龄较长等问题。

(二)“贷款难”,农村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有难度

目前来看,我市涉农贷款门槛偏高。就农村金融行业服务的成本而言,个别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有大幅上浮,再加上抵押、担保的费用,算下来涉农贷款具有了较高的成本。另外,涉农及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条件也相对苛刻,办理贷款时通常过分强调抵押担保。由于很多农户和小微企业缺少可抵押资产,往往很难及时获得贷款资金。另一方面,农业科技贷款投放呈现弱化趋势固化了“贷款难”的问题。从2014年的4.49亿元到2015年底1.11亿元,农业科技贷款同比下降了75.3%。到2016年年底,盐城市农业科技类贷款的余额为0.86亿元,仅占同期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0.06%,对科技信贷的支持力度较弱。可见,盐城市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较为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化程度低导致涉农贷款成本高居不下。

(三)“贷款旧”,涉农贷款业务发展创新不足

作为生产流动性资金贷款,涉农贷款主要面向农村农户以及涉农企业,贷款种类少、手续繁杂,部分品种额度和期限类型的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有脱节,难以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支农功能相对落后。究其原因,农业金融贷款项目的评估难,抵押和担保落实不易,在某种层面上抑制了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营销落实等方面的热情。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的各种信用工具创新都较快,但是农村地区信贷品种的发展仍然比较迟缓,大部分仍在沿用传统业务品种,金融创新力度不够。

三、破解涉农贷款投放困境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涉农金融体系。人民银行作为窗口,要更深入发挥指导作用,及时掌握“三农”信贷需求,利用好再贴现等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发挥再贷款利率调控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涉农贷款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业信贷投放的考核,对支农效果好的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降低存款准备金等优惠,降低“三农”融资成本。

二是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人民银行应联合地方及有关金融机构逐步建立共同参与以及资源共享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通过组织各大涉农金融机构借助“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知识普及月”等宣传活动,针对辖區农户全面集中开展信用知识宣传,积极探索农村地区征信宣传机制,努力将宣传活动常态化,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资金扶持政策,通过开展创建信用村活动,对等级高的农户,实行利率优惠、批贷优先政策。建立担保基金或者担保公司,规范政府补贴、农民互助,落实担保业务的村村通,完善担保体系。要完善《担保法》等配套法律体系,为农户信贷资金和金融机构防范风险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民间融资监测。涉农的金融机构应从自身职责和经营情况出发,加强民间融资监测,密切关注农资市场的变化情况,对农村种养、加工及流通的资金需求,以及民间融资占比重进行专题统计,紧密关注民间融资的利率情况,引导农户进行合理融资,避免民间融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五是着力创新信贷方式。为切实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要及时调整思路,增强经营信心,大胆进行创新,应加强对农村市场调研,着力推动符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信贷品种,有效地增加涉农信贷资金投入。围绕农村农户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广新型金融产品,以满足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对信贷资金的总量需求。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对策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诊错因 知对策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