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透光媒介在当代绘画中的实验与创新
2017-06-22孔明
孔明
【摘要】如今,当代绘画已经不再受传统的绘画材料所约束,开始探索新媒介运用的可能性,追求艺术效果和观念语言上的更大突破。通过个人一系列的绘画实验,玻璃材料、亚克力材料和镜子材料,这些现成的透光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将其用于绘画创作可以增强画面效果,创造出乎意料的视觉偶然性。
【关键词】透光媒介;当代绘画;新材料;新观念;实验与创新
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当代绘画已经不再受传统的绘画材料所约束。它打破了材料自身的局限性,开始探索更多新媒介材料运用的可能性,追求艺术效果和观念语言上的更大突破。在后现代艺术的观念中,材料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本体,更是一种艺术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实验艺术先驱马塞尔·杜尚用他的作品《泉》打破了架上繪画的传统模式,赋予了媒介艺术的语言并使之具有艺术性。新的材料需要被发现和被质疑,并且通过不断地实验来进行取舍和改进。通过实验,挑选出使画面效果最具有震撼力的媒介材料,进行加工或者消解,使其合理地运用于画面之中。
在架上绘画媒介材料的创新中,我选择了透光类媒介来进行创作实验,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玻璃媒介作为实验绘画的开端。早在1851年英国举办的著名“水晶宫”博览会上,第一次使用玻璃材料来构建展览场馆,是当时建筑形式上的一种巨大的突破。如今玻璃广泛地存在当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基础的功能性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我希望可以打破玻璃材料这种固有的认识,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玻璃,通过消解物质本身的实际用途,从而将它转化为一种艺术手段,传达艺术观念。在作品《微观的巨变》系列架上绘画中,我选择了大量体积大小各异的玻璃球来作为主体进行创作。通过丙烯颜料赋予其本身无色透明的玻璃球某种颜色,同时将颜料做为连接手段,将数个玻璃球粘于画布上,以此形成画面。在《微观的巨变系列一》(图1)中,运用玻璃球自身大小,以画布的中心为圆心进行放射状的分布,疏密和色彩都是随机而生,追求视觉上的绮丽感受。每个玻璃球大小不超过8cm,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形成疏密有致的效果。正如“众少成多,积小致巨”。力量虽小,但聚集千万却可以迸裂出更大的火花。
《微观的巨变系列一》打开了透光材料的大门,开拓了更多艺术语言组织上的可能性和未知性。从作品的效果和现场观赏者的反馈来说,玻璃材料的使用使人眼前一亮,但是仅仅单一地使用玻璃珠,使画面欠缺更深的内容。因此在《微观的巨变系列二》(图2)和《微观的巨变系列三》(图3)中,我开始试图丰富画面的内容,将玻璃珠作为绘画的一种笔法,与丙烯笔触相互构建相辅相成,以追求更多层次的画面语言。《微观的巨变系列二》描绘的是针叶植物尖锐细长的枝蔓上停驻的滴滴露珠这种不易觉察的细小之物,通过对其放大,然后呈现出来,表达微观之物聚集而成的影响力。在《微观的巨变系列三》作品中,玻璃珠与笔触相互交织,描绘了一个宏观的细菌世界,微观的生命从内部滋生、繁殖,相互吞噬,相互寄生,宛如宏大战争里的厮杀场面。《微观的巨变》系列作品中的玻璃珠只是一个观念的替代,比如蚂蚁,比如细胞,或者是细菌等一系列微观之物的替身,传达着细微到无法察觉之物日积月累终将迸放出无限大的能量的观念。
通过《微观的巨变》系列的实验,我开始探索更多透光材料的可能性,运用整块玻璃媒介进行实验创作。《迷踪系列》(图4)通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将照片进行处理转换为马赛克色块,经过彩色印刷技术制作到玻璃上。作品在光照下,玻璃表面会产生折射和投影,使得作品具有立体感和图形推移的特殊视觉效果。将玻璃材料作为载体,运用了其自身的透光性和折射光线的属性,从而形成绚烂剔透的艺术效果。如今的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每个人都是其中闪烁跳跃的一部分。画面中错落的马赛克图形代表着数据点,将人进行数据化分解成为零碎的马赛克图形再进行重组,鲜活的生命转变为数据融入社会体系中。玻璃冰冷的质感将生命这种感性赋予了冷酷的客观感受,易碎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喻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由于玻璃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迷踪系列》作品的尺寸在70cm×95cm大小已不便于搬运和展览,如果作品尺幅扩大将不具可行性。因此,我尝试了相同视觉效果的亚克力为代替品。亚克力也具有玻璃的透光性和光泽感,同时在重量上较轻便且不易碎,适合制作更大尺幅的作品。《迷踪系列二》(图5)是利用亚克力为载体制作的,两幅作品的尺寸均为100cm×150cm,但在重量上却比之前的作品更加轻便。同时亚克力材料相比玻璃材料而言,颜色更加鲜亮,图案更加稳定,作品更容易保持,这些都是可取之处。
在当下物质泛滥的时代,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任何新的材料的介入是打破传统格局的一把利器,从而发生量变和质变,使得当代绘画作品更具有个人风格化和独特影响力。因此,实验是必要的,通过实验不同材料,往往会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