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探讨

2017-06-22刘远媚

美术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对策教学现状

刘远媚

【摘要】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美术鉴赏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美术鉴赏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对目前人类社会的众多艺术品进行展示和审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及艺术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感知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现状;教学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这一变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将推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美术鉴赏课作为建立学生良好审美观的重要途径日渐受到关注,因此目前我国多数高中学校都开设了美术鉴赏课,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素养。从当前情况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阻碍了高中鉴赏课作用的发挥,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

尽管目前国内多数高中都开设了美术鉴赏课,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具体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首先,学生文化课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效果。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通常是比较喜爱的,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束缚,学生不得不面临着沉重的文化课学习负担,这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和兴趣完成美术鉴赏课。另外,从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看,素质教育并未落地,应试教育依然是主流,学校教学的重点也是文化课,即便学生喜欢美术鉴赏课,但是学习起来也有心无力。

其次,课堂教学模式违背高中美术鉴赏课实际情况。美术鉴赏课与文化课不同,主要的目的是拓展学生视野,而不是知识点的掌握,但是从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看,多数高中教师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依然习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此外,很多教师对于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清,习惯性地将知识点的掌握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鉴赏课对学生情感、情操及素养的影响缺乏认识,严重影响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效果。

最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多媒体、互联网等,但是很多教師在授课过程中,并不重视这些资源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等重要作用,使教学资源大量浪费,也最终导致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的低下。

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果对策

(一)调动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在升学压力下,很容易产生疲惫和厌倦的感觉,而美术鉴赏课则能够让学生转换思维,身心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所以,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上的主要积极性来源于相对轻松的教学过程,但是对于美术鉴赏课却没有较大兴趣。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鉴赏当中。

以梵·高《向日葵》为例,这幅画中的向日葵是明艳华美的,同时也是优雅细腻的,色彩对比单纯强烈。但是在单纯中又不失智慧和灵气。观赏者通常会因为这样鲜明的画面感而激动,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梵·高希望表达的情感中去。尽管作品本身是优秀的,但高中生在观察作品时,单纯地通过眼睛和并不丰富的知识难以真正体会到作品的创作内涵和价值的,更难以激发自身兴趣。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上,老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与作品相关的一些故事,作者自身的一些趣事、趣闻等。老师在与同学鉴赏这幅作品的时候,要尽量多拓展作品相关的范围,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作品,对作品产生兴趣,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欣赏思路,并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来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引入多元教学模式

与传统文化课不同,美术鉴赏课要学习的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感知。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多元教学模式,通过更多的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将知识讲解和分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完成基本的课程讲解后,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独立的思考、讨论,从更多元的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课本固定的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对美术鉴赏课堂进行延伸,将周边的美术馆、博物馆或当地有特色的民间作坊作为第二课堂,丰富教学模式。

其次,美术教师使用好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多媒体与以往的教学媒介不同,它能够从试听角度,让学生更多元地欣赏和感知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和兴趣,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效率。因此,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三)引导学生参与

在高中阶段开设美术鉴赏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相较于传统文化课教学,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所以,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鉴赏和学习中来,并且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讨论或者是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去感知美术鉴赏课的本质和内涵,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从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和过程来看,如果片面用眼睛欣赏作品,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是片面和不完整的,这也背离了高中美术鉴赏课设立的最终目标和教学要求。因此,“眼看手不动”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所以,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欣赏作品,甚至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方式来与作品的创作者交流和共鸣,从更深层次上感知作品的艺术价值。感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美术鉴赏课学习中,通过学生对事物的感知,通过学生独立真实的参与,学生能够加深对艺术作品美好的体会,并且在体会和感知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审美方式,从而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

结语

在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生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和家长都要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足够关注,为高中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提供充足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的现状,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地改进目前的教学状态,首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引入更多元的教学模式,此外,还要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到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美术鉴赏的吸引力,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欣赏。

参考文献:

[1]罗志远.高中美术鉴赏中当代艺术内容的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崔昕.论如何借助西方美术史深化高中美术鉴赏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耿婷婷.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阎飞.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美术鉴赏教学对策教学现状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