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诗词之美
2017-06-22冉乃彦
冉乃彦
中国是诗的国度,悠悠五千年,诗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诗词在中国文学创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学习诗词,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诗词进行美育,对于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一些有成就的人,往往是热爱诗词、饱读诗词、善写诗词,能够从诗词中陶冶情感、汲取力量的人。例如古代的屈原、曹操,现代的鲁迅、毛泽东、华罗庚、陶行知……
在中国,诗词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节假日,人们心中不由得念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餐饮聚会时,人们总爱谈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大雪天,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爬山时,人们总会说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诗词之美表现在哪里
人们对诗词的总体评价,历来都非常高。古人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今人说“诗词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妙”。从审美角度看,诗词之美表现出五个特点。
(一)语言美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词的语言是最凝练的。有人把最精彩的字词或句子叫作“诗眼”,因为它好像人的眼睛一样最传神。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生动,“随风潜入夜”中“潜”字的精妙。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而且也在无形中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二)韵律美
诗词注重押韵、平仄、对仗,读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有变化,有起伏,有波澜,具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
從中国诗词的发展史来看,诗和乐当初是不可分的,发展到词则更为明显,称之为依声填词。随着诗词和乐曲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而分离,运用汉字四声五音之别,直接创造出诗词的“音律之美”的方法却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色。所谓平声“哀而安”,所谓上声“厉而举”,所谓去声“清而远”,所谓入声“短而促”,就是诗人充分运用汉字四声的变化,更为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中国的古典诗词体现出一种“音律之美”。只有领略了诗词的“音律之美”,才能更好地、完整地领略诗词之美。
(三)情感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之所以能流传不衰,产生跨越时空的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诗词有机地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情怀。
学习诗词,就需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词中的情感美。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刻苦坚忍、执着追求的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中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品格;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的济世情怀……
(四)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者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内心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八句诗,情景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感人至深的境界——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经历着战乱的折磨,看到花朵都会落泪,听见小鸟悲鸣也会心碎,悲愤得只能天天痛苦地搔头,以致白发脱落得无法用簪子别住。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的意境,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人格美
“诗言志”是诗的特质。有人问:“诗词有什么用?”诗词专家叶嘉莹回答:“就是使你的心灵不死。”歌德也曾说过: “在艺术与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塑造完美的人格,既是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习诗词也不例外。诗词的品格最重要的是透彻地表达心灵美。
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悟透了人生意义的一种崇高美。谭嗣同在菜市口临刑时,吟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更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壮烈之美。
二、怎样学习诗词之美
许多教师通过诗词教学开展美育,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主张美文需要“美教”,因为美只对真挚的心灵开放。
(一)亲近经典
选择优秀的诗词作品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人们几千年的筛选积淀下来的。教师需要通过介绍诗词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精神面貌、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接触经典、亲近经典、品味经典。
(二)耳濡目染
苏霍姆林斯基的体会是:只有当教师的心灵中语言是有生命的时候,才可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对朗读的精神需求和对诗的语言的体验。对抒情诗我总是背诵。这是直接诉诸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方法之一。
有经验的教师,主张“美读”,即抓住诗词中关键的词语, 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反复体悟诗词之美。这个过程是审美的准备阶段——审美注意。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就能真正感受到诗词教学的“母语对后代的精神哺育”。
(三)激发想象
进入审美的实现阶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并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中国诗词的特点是诗中有画,学生通过品读诗句,想象出各种意境并不是很难。对于比较含蓄的诗词,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也会收到互相启发、砥砺共进的效果。激发审美想象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改写。鼓励学生改写诗词,既可以深化对诗词的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四)纵横比较
我们通过比较,可以从多角度掌握诗词之美。首先是诗人与诗人的比较,李白的“飘逸” “狂放”与杜甫的“沉郁”“严谨”是不同的美;其次是诗与诗的比较,余光中的《乡愁》和杜甫的《春望》,都是抒发思念祖国、家乡之情,然而又是不同的表现风格;再就是跨界的比较,中国的文、史、哲不分家,诗、画、歌常融合。当我们引导学生欣赏诗词时,如果能同时欣赏相关的绘画与歌曲,融会贯通,自然有助于学生更好体味诗词的奥妙。
(五)善用传媒
进入信息时代,学习诗词也需要巧妙运用当代的传媒手段。当代学生对音乐、歌曲接触比较多,教师完全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各种传媒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理解所引用的典故。
(六)鼓励创造
学生掌握诗词等各种艺术作品,不应该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而应该有四个层次的逐步升级:汲取、理解、评判、创造。美育的本质是解放,是心灵的开放。有创造的激情,学习诗词才可能主动投入。
学生从改写过渡到自己创作诗词,需要教师的点拨和鼓励。首先是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思想用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一开始大致押韵即可,不必太拘泥于格律平仄,然后再学习韵律,逐步提高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