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7-06-22刘龙宾

中外医疗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性新生儿

刘龙宾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择2011年2月—2016年2月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4例,采用外周同步静脉换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的感染情况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84例患儿中,仅2例发生感染的情况,发生机率为2.38%,经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后康复。在治疗后5 d内,患儿预后恢复情况优良率达到了98.81%(83/84),临床疗效十分理想。结论 采用换血治疗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技术水平较为成熟,患儿各项指标水平较为稳定,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且不会对患儿机体产生较大应激,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c)-0047-03

Research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Safety of Hyperbilirubinemia Transfusion Exchange of Newborns

LIU Long-bin

Neonatal Department,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fety of hyperbilirubinemia transfusion exchange of newborns. Methods 84 cases of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synchronous exchange transfusion, and the infection and prognosis of the children were record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only 2 cases with infection in the 84 cases of childre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38%,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 they were cured, in 5d after treatment,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rognosis recovery reached 98.81%(83/84),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very ideal. Conclusion The technical level of transfusion exchange in treat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s mature, and various indicator levels are steady with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therefore, it is of higher safety.

[Key words] Newborn; Hyperbilirubinemia; Transfusion exchange treatment; Safety

高膽红素血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核黄疸等严重疾病,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中,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安全性较低,因而临床疗效不够理想。相比之下,换血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直接、快速的进行治疗,使新生儿胆红素浓度得到迅速降低,降低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为了确保换血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该文方便选择2011年2月—2016年2月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同步换血治疗的患儿84例,其中男性患儿51例,女性患儿33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29.54±97.84) h,平均体重为(2.89±1.12)kg,治疗前平均胆红素浓度为(588.76±152.31)μmol/L。所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且满足换血治疗的条件要求。所选患儿当中,不包括合并先天性心肺肝肾功能性疾病的患儿,不包括早产患儿,不包括合并其它疾病或症状的患儿。治疗中,患儿治疗前的胆红素浓度、体重、年龄、性别、血型等,对研究结果均无影响。

1.2 方法

患儿入院之后,首先进行常规的光疗,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针对ABO溶血病:选择AB型血浆和O型浓红细胞作为血源;Rh溶血病:选择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患儿的血源。根据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对换血量进行确定,换血时间应在2 h以内。对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以及血常规、心肌酶、电解质、肝肾功能进行测定[1]。治疗前,将血液进行预热,达到36~37℃。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进行血压和心电监测,治疗前进行镇静,采用外周静脉、桡动脉留置针穿刺,在桡动脉端连接注射器进行抽血,在外周静脉端进行输血,速度控制在90~150 mL/h,血液出入量要控制在20 mL之内,在5~6 h内完成换血[2]。换血量达到二倍体循环血量时停止抽血。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儿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情况;治疗5 d后,统计患儿预后恢复情况,用优秀、良好、不佳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为:优秀: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良好: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项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不佳: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各项生命体征未发生明显变化。

2 结果

治疗后,有2例患儿发生感染的情况,发生机率为2.38%,经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康复。在治疗5 d后,对所有患儿预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优良率为98.81%,其中预后恢复效果达到优秀的患儿52例,所占比例为61.90%;预后恢复效果达到良好的患儿31例,所占比例为36.90%;预后恢复效果为不佳的患儿仅1例,所占比例为1.19%,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与胆汁分泌率、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率、肝细胞胆红素结合率等因素相关[3]。新生儿经肠道营养障碍、开始喂养延迟等情况,可能造成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这是由于在新生儿肠道当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会将已结合的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的胆红素。因此,如果胃肠道转换时间发生延迟,就会增加胆红素肠肝循环[4]。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病因包括特殊原发疾病引起疾病或生理性疾病,如果存在肝外胆管闭锁、败血症等特殊疾病原因,则需要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为常见的是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由于新生儿脑膜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型,因而如果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过高,可透过脑膜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脑神經系统造成损伤。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会对患儿的成长状况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患儿的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发生其它的疾病或症状,甚至发生死亡。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中,换血疗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换血不仅可快速降低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还可以置换出大部分的致敏的红细胞、抗体、炎症因子,并可适量进行输血治疗。不过在一些研究当中,认为在换血治疗的过程中,新生儿机体血液循环不稳定,换血这一应激源可能造成新生儿机体应激反应[5]。因而一些患儿在治疗中可能发生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感染、肠坏死、肠出血、血流动力学的波动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其与应激反应的产生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应激反应主要指的是人的机体在手术、冷热、感染、外伤等内外环境因素刺激的影响下,发生一些全身性给特异性反应,引起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的提高。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应激,主要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在应激的状态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b、IL-6)、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有所提高[6]。

在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系统当中,IL因子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会在应急状态下有所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双重性,如果浓度在10-10 mmol/L以下,能够在抵抗寄生虫感染、抗病毒、抗菌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组织修复的促进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7]。如果浓度在10-8 mmol/L以上,在体内会大量的产生和释放,对机体免疫平衡造成影响,并且和其它炎症因子共同造成病例损伤,同时也是SIRS当中的重要炎症介质,能够使脓毒症炎症反应开启。在应激过程中,皮质醇的增加是一个明显的现象,早期能够帮助机体消肿抗炎,修复组织,持续增加能够有效抑制机体免疫炎症反应。例如,在创伤后,患者病情严重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持续增加。因而对血清皮质醇浓度进行动态监测,能够对应激反应进行判断。

经该文研究表明,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当中,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法,对换血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正常的血氧、血压等指标进行维持,并不会对新生儿机体产生较为剧烈的刺激。治疗后,有2例患儿发生感染的情况,发生机率为2.38%,经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康复。在治疗5 d后,对所有患儿预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优良率为98.81%,其中预后恢复效果达到优秀的患儿52例,所占比例为61.90%;预后恢复效果达到良好的患儿31例,所占比例为36.90%;预后恢复效果为不佳的患儿仅1例,所占比例为1.19%,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这是由于在换血治疗中,能够将患儿体内高但毒素及其它病理因素刺激早期产生的皮质醇置换出患儿体外,能够避免皮质醇浓度不断升高造成的机体炎症反应失衡、免疫抑制、抵抗力降低等不良反应。在治疗5 d后,新生儿的预后恢复优良率达到了98.81%,仅有1例患儿预后恢复情况为不佳,表明了足月的新生儿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等趋于成熟,并且应当加强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病因的对症治疗,预防可能发生的后期炎症反应等问题,确保患儿治疗安全。在他人相关研究[8]当中,采用相同方法进行治疗,患儿发生感染的几率为3.16%,患儿预后情况优良率为97.68%,预后恢复效果优秀率为60.21%,预后恢复效果良好率为37.47%,与该文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威胁。在临床上,采用换血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发生感染的几率较低,患儿预后恢复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卫红, 黄会菊, 黄海缨,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救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1):25-26.

[2] 敖正才, 张洪为. 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32):128-129.

[3] 苏艳琦, 宋庆红, 李丛荣,等. 肌钙蛋白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心肌损害[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9(15):50-51.

[4] 刘棋明.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4):13-14.

[5] 林秋里,李红星,周镇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妇肝功能相关性的化验检测方法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11):15-16.

[6] 蓝立群, 蔡碧珊, 陈英. 抚触加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9(34):108-109.

[7] 岑美芳.中药退黄方内服、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3 (15):11-13.

[8] 马月廖. 脐带血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检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97-98.

(收稿日期:2016-11-25)

猜你喜欢

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性新生儿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换血治疗对5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疗效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调查
血清中NSE及S100B蛋白检测对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