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2017-06-22唐新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英语课程公民

唐新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唐新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属性、高等教育属性以及哲学使命要求大学英语担负传递科学、关注教育中个体人格的完整性生成、培育个人公共理性精神三大重任。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个以传递科学、沉淀人文素养、培育良好公民为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该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利于教师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学习效果好。

价值取向;教学模式;行为分析;大学英语课程

引言

教学设计是人们依据客观情况对实际教学活动所作的主观设计,是将特定的教学思想或理念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的中介者。然而传统教学设计在不自觉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师生以及生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导致了教学变成了知识的灌输与死记硬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还要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传递知识,还要关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大学生与社会的相融性。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所持价值取向有关。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在我国,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比较多,且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或实践视角出发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少有学者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鉴于此,该文旨在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大学英语教学设计,首先分析“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理据,然后构建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后对该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科学·人文·公民”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的理据分析

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价值倾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中,大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处理各教学要素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价值倾向[1]。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属性、高等教育属性以及哲学使命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担负传递科学、关注教育中个体人格的完整性生成以及培育个体公共理性精神这三大重任,即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于一体。外语教育的本质在于其工具性、人文性、教育性[2]。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属性是其基本原因

知识具有双重指向。知识一方面作用于知识的主体,促成个体德性的内在完满;另一方面又向外辐射作用于客观世界,成为个体支配他人与世界的基本依据[3]。知识向内指向个体本身,对个体本身产生作用;向外指向个体周围的他人与社会,对他人与社会产生作用。知识是构成课程的基础,知识属性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属性,这也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需要秉承“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因。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属性决定了大学英语课程也具有双重指向。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指向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另一方面指向启迪人性、培育健全人格的通识教育英语(ELE)。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两大重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应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依据,既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又要呵护人的德性,把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予以德性的引导,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与生命尊严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走向哲学与政治,担当作为社会人与公民的使命。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高等教育属性是其根本原因

“高等教育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4]这一陈述中的三个关键词“培养人才”“高级”“专门”表明了教育性、学术性、专门性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这也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需要秉承“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根本原因。高等教育的教育性在于成人、立人,这也正是教育人文旨趣的根本。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专门性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科学品质。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所具有的共性及其自身的特性说明高等教育不仅是人文的,而且是科学的、公民的。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担负着传递英语语言知识,提升个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使命;而且承载着教育成人、立人的本质使命。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对英语应用能力(较之于中学)有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更注重思想性,视野更开阔,以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5]。因此,科学、人文、公民这三大价值取向,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在诉求。

(三)大学英语教育的哲学使命是其主要原因

教育哲学就是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的追问。那么大学英语教育的哲学使命在于对什么是好的大学英语教育的不断探究。好的大学英语教育一定是当下就能感受到好的教育,是个体能从中获得美好事物体验的教育,也是个体在对于美好事物的欲求中促成人的完整性生成的教育。Stern指出,语言课程首先要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的认知发展,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应从培养人出发,将培养“全人”放在首位。怎样才能培养“全人”,促进个体人格的完整性生成?人的完整性生成的教育必须通过以促进个体生命人格完满为目标的教养性教育来逐步实现,而教养性教育包括自然教育、经典教育与公民教育,三者分别从科学、人文与社会三个维度展开。好的教育离不开科学、人文与公民教育。因此,大学英语教育的哲学使命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需要秉承“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主要原因。

二、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属性、高等教育属性以及哲学使命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实践中需要秉持“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公民教育是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尤为重要。教学设计的成品即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7]通常,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以及效果评价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见图1)[8]。因此,创新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应包括这五个基本要素。

图1 教学模式构成图

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个以传递科学、沉淀人文素养、培育良好公民为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其理论基础就是“科学·人文·公民”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实施之前,首先通过学习与思考主动地将作为客体的“科学·人文·公民”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然后主体自主地将此教学理念外化为主体自身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最后主体在课前预设计、课中设计以及课后总评估中将主体外化的价值取向循环反复作用于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以及效果评价四大要素中。以下是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图(见图2)。

图2 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三、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行为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使用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H省某本科学校2014级全年级中随机抽取了92名来自数学专业两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实验。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每班46人,两班共92人。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性。该研究采用实验对比的方式,实验班与控制班都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同样教材的大学英语教学。笔者对所执教的实验班运用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为期18周的教学,控制班则采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对期末英语测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探索该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研究假设

1.在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实验班期末英语测试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

2.实验班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引导下的教学实践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控制班。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研究采用期末测试与调查问卷两种方法,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期末测试

采用期末测试方法,旨在研究该教学模式与学生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全年级学生都参加了英语期末测试,期末考试成绩卷面分值为100分,特选择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成绩进行对比评估。本次测试的数据通过测试获取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旨在获取学生对该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的主观满意度情况,其中包含学生自我发展主观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实验后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9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卷为92份。问卷完全按照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设计,由32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按满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

(五)研究结果和分析

1.研究结果

关于期末测试,令EC为实验班,CC代表控制班。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对两个班学生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见表1),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试卷由两位老师批阅,同一试卷批阅两次,卷面分取其平均分。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卷面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平均分分别为75.8000和75.6200,仅仅相差0.18,其显著性差异P,即Sig.(2-tailed),为0.892大于0.05。这表明在实验前控制班和实验班的英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

表1 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18周教学实验完成后,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学生都参加本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见表2,表3)。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运用上期期末与本期期末英语考试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明显,p值为.000小于.05;而在控制班,p值为0.721大于.05,表明控制班实验后与实验前英语期末考试测试成绩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考试成绩。

表2 实验班与控制班上学期和本学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描述性统计

表3 实验班与控制班本学期-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之配对样本T检验

关于问卷调查,经SPSS13.0分析显示,调查问卷的信度为0.816,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说明该问卷有一定的可靠性。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引导下的教学实践总体评价值,处于很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对该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出较高的期待。笔者在设计问卷时主要考虑到学生对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主观满意度反馈情况。

本次调研所用的量表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师水平和自我认同(学习收获)五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主观满意度情况,见表4(有省略)

2.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验班的英语测试成绩在采用了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后远高于控制班,差异显著;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主观满意度高于控制班。因此,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表4 学习者主观满意度调查量表

纵观该教学模式的运用,实验班英语测试成绩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满意度高于控制班的原因主要归纳如下:

首先,秉持“科学·人文·公民”教学设计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制定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学生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学生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学习策略的提高等也成为教师教学的目标,这样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需求得到多元化的满足,学生学习动力增强。

其次,秉持“科学·人文·公民”教学设计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材料的语言知识点、文化知识点与内容主题的思想内涵,并根据相关教学材料与学生特点选用合适的实现条件。大学英语课程应该结合相关主题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其学习相关外国文化,了解相关国际规则,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语言课还应承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9]。因此,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再次,秉持“科学·人文·公民”教学设计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建立将学生语言能力与个体自我发展相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这既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相结合,有利于引导教师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因此受到师生的欢迎。

最后,学生在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知识的传递与个体的成长相结合,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个体需求得到尊重与不同程度的满足,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

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利于教师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学习效果好,适合推广于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实践中。但该实验也存在缺陷,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改进。首先,针对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评估,本研究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主观上调查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满意度。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语言学、教育学,而且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息息相关,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其次,学习者主观满意度调查问卷虽然具有较好的信度,但样本容量小。我们的调查样本是湖南省某所大学同专业的两个平行班学生,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实验班使用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因此调查范围和样本容量可能不足,不过样本随机性尚可。再次,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估,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两种方式,但在具体实施检测过程中,只通过终结性评估即期末测试来实现,形成性评估的方法没有用于实验中,因此学生语言能力评估的效度有所降低。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是今后研究努力的方向,比如如何设计更好的问题和模型对“自我发展情况”进行测量和分析?如何将“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实验延伸到后续课程教学中并进行完善与推广?

[1]唐新萍,刘明东.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构建——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4(10):125-128.

[2]夏纪梅.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新时期、新形式、新挑战[C].重庆外文协会年会,2010.

[3]刘铁芳.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4]张楚廷.高等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6.

[5]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6]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 of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OU,1983:449.

[7]张楚廷.教学论纲[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6.

[8]司显柱,赵海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阈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13(3):70-74.

[9]束定芳.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活动设计——基于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听说组比赛的分析[J].外语界,2014(4):54-61.

Teaching Mode and Behavior Analysis Based on the“Science-Humanity-Citizen”Orientation:A Case Study of College English

TANG Xin-ping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partment,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The nature of College English is rooted in knowledge and higher education,which,together with its philosophical mission,requires three tasks for the course:transmission of science,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nd public reasoning spiri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science-humanity-citizen”orientation is a general teaching plan with the major goal of spreading science,training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citizenship.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the new mode is more helpful for the teacher to set the teaching goal,to design teaching plan and practice scientifically,and for the students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y self-promotion.

value orientation;teaching mode;behavior analysis;College English

G642.0

A

1674-831X(2017)02-0096-05

[责任编辑:胡 伟]

2016-12-20

湖南省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科学·人文·公民’价值取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2014(60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XYS14S06)

唐新萍(1975-),女,土家族,湖南沅陵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验班英语课程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十二公民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