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刚劲性复合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22曹云
曹云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扬州 225200)
柔刚劲性复合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曹云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扬州 225200)
柔刚劲性复合桩即柔性桩与刚性桩复合而成的桩。从基本概念、作用机理入手,简述了柔刚劲性复合桩特点,归纳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在水利工程中引进该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柔刚 劲性复合桩 水利工程 应用研究
1 引言
劲性复合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是由两种或多种常用的、成熟的起互补增强作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复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密度和均匀性,且与桩周土体有良好的结合,提高侧摩阻力。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不多,但在我国沿江、沿海软土(如淤泥质土、松散沙土等)地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地基加固、基坑支护、边坡稳定方面,劲性复合桩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2 基本概念及特点
柔刚劲性复合桩即柔性桩(如水泥土搅拌桩)与刚性桩(如混凝土桩)复合组成的桩。本文介绍的柔刚劲性复合桩,是在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应用的水泥土搅拌桩成桩后,在其中心通过振冲成孔,然后浇筑混凝土桩芯所形成的劲性复合桩。作用机理:振密挤扩作用、协同承载作用、握裹侧限作用。
3 工程应用实例
奔牛水利枢纽工程为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干河枢纽工程之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新孟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防洪、引排水和通航,枢纽由船闸、节制闸和穿京杭运河立交地涵组成,船闸和节制闸并排布置于现状新孟河河口,立交地涵位于现状新孟河河口东侧,地涵轴线与拟建船闸中心线间距为210m。
根据奔牛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翼墙结构布置情况,立交地涵上下游第二节翼墙底板设计底面高程为-5.50m,第三节翼墙设计底面高程为-4.0m。地涵第二、三节翼墙均坐落于淤泥质重粉质壤土上,地基允许承载力[R] =70kPa,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且地基软土层厚度约4~6m左右。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由于软土层较厚不宜采用开挖回填处理方案,且为减少翼墙不均匀沉降,地涵第二、三节翼墙地基处理可采用预制桩、水泥土搅拌桩或劲性复合桩进行地基处理。
以第二节翼墙为例,选择劲性复合桩方案作为翼墙地基处理方案。根据地涵翼墙运行特征水位进行地基应力计算,第二节翼墙平均地基反力最大值为134kPa,最大地基反力180kPa。
该工程地基土体含水量41.9%,塑性指数17.2,且局部含大量腐蚀质。劲性复合桩选用柔刚复合桩,其中外层桩为柔性桩,采用直径70cm的水泥土搅拌桩,间距为1.5m,水泥掺入量为18%,设计搅拌桩桩身水泥土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000kPa;刚性桩作为桩体内芯,采用C30素混凝土桩芯,直径为22cm。劲性复合桩结构参见图1。
在软土地基上,先施工直径70cm的水泥土搅拌桩,在水泥土未硬凝前,通过振冲在水泥土搅拌桩中间形成直径22cm的孔,然后现浇C30混凝土桩芯,形成素混凝土劲芯水泥土复合桩。根据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采用劲性复合桩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图1 劲性复合桩结构图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kPa);λ—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95~1.0,该工程取0.95;m—水泥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0.28;R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Ap—桩的截面面积(m2);β—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取0.8~1.0,该工程取0.8;fsk—天然地基承载力(kPa),取第二层允许承载力70kN。
经计算,劲性复合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25kN,置换率为26.6%,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分别为236kPa和189kPa,满足翼墙地基承载力要求。为提高劲性复合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联合作用效应,在劲性复合桩顶和建筑物基础间设置水泥土褥垫层,厚度为20cm,水泥土中水泥掺入量为8%。
翼墙基础坐落于重粉质砂壤土、重粉质壤土和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层上,其固结快剪凝聚力分别为7kPa、17kPa和16.2kPa,内摩擦角分别为25.4°、15.1°和12.6°。处理后的地基土体的强度指标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Cc、Φc—复合地基凝聚力(kPa)、内摩擦角(°);Cs、Φs—桩间土凝聚力(kPa)、内摩擦角(°);Cp、Φp—桩体凝聚力(kPa)、内摩擦角(°)。
经计算,处理后第3层复合地基的强度指标为:凝聚力Cc=15.1kPa,内摩擦角Φc=25.3°;第4层复合地基:凝聚力Cc=22.4kPa,内摩擦角Φc=17.9°;第2层复合地基:凝聚力Cc=21.8kPa,内摩擦角Φc=16.1°。
劲性复合桩是介于水泥土搅拌桩和刚性桩之间的桩型,桩土联合作用效应更好。施工技术结合了水泥土搅拌桩和振冲桩的工艺特征,并形成了劲性复合桩自身的施工工法,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小。此外,工程投资相对较为节省,尽管施工工期略长,但不影响整个工程工期。因此,第二、三节翼墙地基处理采用劲性复合桩地基处理方案。
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物平面布置图、桩位布置图及技术要求;水泥、砂、碎石原材料产品合格证及抽样送检报告;水泥土配比、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资料;试验性施工资料;平面及高程引测点交资料;邻近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专项施工方案。
4.2 施工流程
施工原则是:先施工柔性桩,再施工刚性桩。刚性桩施工宜在柔性桩施工后6h内进行。具体施工流程:平整场地→放线定位→桩位复核→搅拌桩机就位作业→搅拌桩施工搅拌桩机移至下一根桩→振冲机械就位→桩位复核→振冲机械作业→现浇混凝土桩芯→柔刚劲性复合桩成桩。
4.3 过程控制
(1)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宜预留300~500mm土层;平整场地后应设置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后施工的桩应重新定位;应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装置的完好程度。
(2)水泥土搅拌桩应符合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混凝土桩芯施工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
(3)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试验桩数量不得少于3根。当成桩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
(4)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基槽开挖后,应检查桩位、内外芯中心偏差、桩径、桩顶标高、桩顶质量、桩数、坑(槽)底土质情况。
(6)检查桩位允许偏差与垂直度允许偏差。单体桩位的允许偏差为±1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4.4 质量检测与验收
(1)承载力检测。应在成桩21d后进行承载力检测,试验应在设计标高处进行,每个单体工程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工程桩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组)。
(2)单桩载荷试验的压板尺寸,应与复合桩截面尺寸一致;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压板尺寸应根据设计转换率确定。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取沉降与压板边长或直径的比值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值。
(3)应在基坑(槽)开挖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验收资料应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及设计变更通知书;勘察报告;监理开工审批单;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文件;试验记录;专项方案;原材料产品合格证及抽样检测资料、配合比试验、样桩位置等;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桩体质量检查记录、取样送检记录及试验报告等;质量问题记录;桩位、标高、垂直度实测记录;荷载试验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竣工图、补桩记录;竣工报告;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质量验收报告。
5 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引进柔刚劲性复合桩施工技术,集柔、刚两桩优点于一身,具有施工简便、提高承载力、节省投资等非常明显的成效。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为水利工程松、软地基处理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必将对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打造更多、更好的安全、优质的精品水利工程发挥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