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山市城市配送体系建设研究

2017-06-22李小萍蔡晓杰昆山市运输管理处

大陆桥视野 2017年8期
关键词:昆山市商贸物流

李小萍 卢 杨 蔡晓杰 / 昆山市运输管理处

昆山市城市配送体系建设研究

李小萍 卢 杨 蔡晓杰 / 昆山市运输管理处

城市配送是面向居民消费、工商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活动。本文介绍了当前城市配送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常见的四种城市共同配送模式及其特点。最后结合昆山商贸流通需求实际,重点针对连锁超市、零售大卖场、批发市场的共同配送活动,建立“一个基本体系,三种配送模式”的昆山市城市配送模式,以利于开展共同配送,整体构建配送网络,集中统一运输调配,削减物流成本及运输压力。

物流工程;道路运输;城市配送;商贸流通

1.引言

昆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业与商贸流通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配送的蓬勃兴起。从整个物流链来看,城市配送为面向居民消费、工商企业“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活动[1-2],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实现交换的关键。商贸物流发展滞后,商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会直接影响扩大消费和流通效率[3]。同时,因需求方对配送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城市运输压力的增大,城市配送日益成为商品供应链条中矛盾比较突出的环节,也是增加流通成本、推动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4-5]。因此,大力推进城市配送工作,鼓励和推广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和组织方式,提升专业配送水平,完善城市配送服务体系,是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保障城市经济运行、居民生活和物价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目前,昆山城市配送尚未成立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管理部门多而杂。为规范城市配送机制,科学规划配送设施布局,统筹利用城市配送资源,提高城市配送效率,降低城市配送成本,促进城市配送向社会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亟需开展昆山的城市配送体系研究。

2.城市配送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

现状城市配送市场门槛比较低,配送企业呈现“多、小、散、弱”的总体格局,市场信用体系尚未形成,城市配送主要由众多的私营企业承担,政府投入、监管力度较低,配送市场混乱,存在众多问题。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手段不足,对企业失信行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信誉和服务得不到保障。配送企业不规范,企业之间存在不良甚至恶性竞争,严重扰乱配送市场的健康发展。

2.2 缺乏有效组织,配送重复建设高、浪费严重

很多企业看到城市配送有利可图,纷纷投入这个领域,很多企业盲目延伸产业链条,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车队,各企业各自为营、缺乏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较差,货源、运力得不到有效整合,车辆型号、标准不统一,造成设施与车辆利用程度低、整体配送效率低,运力资源浪费严重,配送成本偏高。

2.3 配送交通对城市道路拥堵也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配送货运量的不断增大,自营配送的企业不断扩建自己的配送车队。一方面,造成整体车辆过渡投入,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影响道路通畅;另一方面,车辆信息、货源信息共享差,车辆利用率低。除此之外,在市区限制货运车辆运行的政策下,小型客车改为货车进行城市配送的做法屡见不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客车运载能力较低,进一步增大交通压力。

2.4 城市配送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滞后

虽然目前城市配送的需求巨大,但是昆山尚未建设专门用于城市配送的公共配送中心。昆山市统一的城市配送平台及现代化信息设备、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设完成,便捷高效的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系统尚未形成,配送效率较为低下。一些商业区和居住区缺乏配送的货运车辆能够利用的装卸车位、装卸作业设施等。

3.城市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3.1 以大型零售商或生产商为主导的共同配送

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众多中小原材料供应商或生产商,由于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无力承担区域大型零售商或生产企业的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配送要求,只能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构建共同配送系统。大型零售商或生产商通过自身完善的配送中心和物流资源,对其上游供应商及各零售店铺的物流进行统一管理、调度与配送。

3.2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一定区域内各类商贸或生产企业达成契约,利用其专业化的配送中心、配送车辆、调度系统等,为企业提供多品种、多需求的高效配送, 有利于推进商品配送向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满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6-7]。

3.3 以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为基础的末端共同配送

1.调整制造业的税基设置。如前所述,我国制造业所得税因其税基确定主要依赖于企业财会制度,致使应纳所得额的计算不规范、不全面。应当完善纳税体系,建立独立的所得税会计制度。将企业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对企业应纳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所得额时,对于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则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同时,还需调整企业所得税的税基范围,坚持“宽税基”原则,实现税基及纳税项目规范化、具体化、科学化。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所得税会计税基与企业会计税基范围的差异性。

主要指以社区或校园为区域范围,为快递或电子商务企业设立共同配送节点,统一协调配送货物[8]。随着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务的迅速增长,为减少客户收货次数、提高末端配送效率,2010年8月京东商城校园营业厅宣告建立,随后基于社区或校园“最后一千米”的便利店、社区物业自提点、高校自提点等陆续出现。

3.4 以同一行业为基础的共同配送

主要指同行业企业间在合理经济范围的配送联盟,如药品、食品等。由于产品特点大致相同、规格基本相近、运输要求也一致,通过对货物规格、货运标准等方面规范后,可实现同类产品的共同配送[9]。多对多的共同配送实施,可以是行业内的横向组织的协同配送模式,也可采用共建配送中心、共购车辆的联盟式共同配送,还可共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配送。

在多种共同配送的模式中,以在同行业为基础的共同配送对配送资源的利用率、车辆的统筹及调配最为完善、集约化和社会化,城市配送体系最终应该形成以同行业为基础的共同配送为主,以电子商业、快递业务为基础的末端共同配送为辅的配送模式。

4.昆山市城市配送体系建立

4.1 建设重点概述

昆山市城市配送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打造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配送运输能力。这需要打破现有以经营户自主配送为主的格局,鼓励自建配送体系或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整体构建配送网络,集中统一运输调配,削减物流成本及运输压力。其中连锁超市、大型零售集团和批发大市场这三类商业业态在昆山市商贸流通业中占主要地位。因此,要重点对这三类商业业态开展共同配送,形成“一个基本体系,三种配送模式”的昆山市城市配送模式。

图1 城市配送运行机制示意图

4.2 昆山市配送基本体系

图2 昆山总体配送体系

4.3 连锁超市的共同配送模式

连锁超市的共同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模式a和模式b。

模式a:以连锁超市现有的配送中心为基础,对与大润发超市经营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中小型经营体,如中小型商场、食品店、小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开展共同配送。该模式也同样适用于昆山五星电器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

模式b:对于具有自己配送体系的大型连锁企业,先自己承担本企业一部分的配送业务,剩余的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性社会化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承担,再逐步过渡到将全部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性社会化的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来承担。

图4 连锁超市共同配送模式b

对于大型商贸企业的物流服务体系,政府应该鼓励他们从企业剥离出来,组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大型商贸企业构成战略联盟,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带动中小型商贸企业物流市场的形成。

图5 大型商贸集团共同配送模式

4.4 零售大卖场的共同配送模式

可考虑将大型商贸企业原有的自有仓储改造成为配送中心,或由大型商贸集团选择一家合适的批发商共建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管理,其它批发商或生产商向大型商贸集团的供货都先集中到该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完成各种物流作业后,再利用专业物流公司集中配送到大型商贸集团各店铺。

4.5 批发市场的共同配送模式

昆山市的批发市场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市场体系,市场建设由单一的数量型向规模型、效益型、管理型转变。但昆山市的大部分市场还主要采取各经营业主自主租赁仓库的方法,由于许多市场仓库现状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内经营业主的仓库需求量,许多业主在外租赁仓库,导致租赁仓库分散,不利于开展共同配送。昆山市大市场的共同配送模式宜采用统一市场仓库群,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集中管理客户的仓库,以达到开展末端共同配送的目的。

5.小结

本文通过对城市配送的分析,明确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常见的四种城市共同配送模式。最后结合连锁超市、大型零售集团和批发大市场这三类商业业态在昆山市商贸流通业中占主要地位,重点针对这三类商业业态开展共同配送,建立“一个基本体系,三种配送模式”的昆山市城市配送模式。

下一步,应当推进城市配送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推进网上线下融合、扩大电子商务规模,培育电子商务与城市配送结合的应用示范企业;同时,选择一批城市配送示范企业,重点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References)

[1]梁晨.中心城市配送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其复杂性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2):70- 71.

[2]罗建锋.共同配送模式分析及实施研究[J].中国市场,2007,(9):6-7.

[3]张春霞,宫磊,李蔚娅.城市零售业的共同配送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12):96- 97.

[4]郝书池,姜燕,城市公共配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3(10):42-44.

[5]李海建.安徽省物流地域系统的“轴辐”模型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4.

[6]王之泰.城市物流研究探要[J].物流技术, 1999, (1): 25- 27.

[7]许扬帆.城市物流基地规划与设计 [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 (3):38- 42.

[8]李钺.城市物流合理化若干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3.

[9]阎明宇.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04.

Study on City distribu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Kunshan

LiXiaoping luYang CaiXiaojie /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office of Kunshan

City distribution is "the last mile" logistics activities of the residents of consumptio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distribution activities, and analyzed four common city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Finally,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trade flow needs, City delivery mode is established that "a basic system, three distribution mode" of Kunshan City, focusing on common distribution activities of chain supermarkets, retail hypermarkets and wholesale market.This is conducive to carry out the common distribution, to build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Centralize and unity transport deployment, to reduce logistics costs and transport pressure.

logistics engineering; road transport; City distribution; trade flow

李小萍,女,1982年12月21日出生,浙江丽水人,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职称,交通运输研究方向,昆山市运输管理处就业。

卢 杨,男,1989.6.19,安徽合肥人,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交通运输管理研究方向,昆山市运输管理处就业。

蔡晓杰,男,1986年1月1日出生,江苏昆山人,本科学历,交通运输研究方向,昆山市运输管理处就业。

猜你喜欢

昆山市商贸物流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江苏省昆山市通联站
江苏省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夏健
江苏省昆山市通联站展示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活动掠影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