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敲石工人的话

2017-06-21张达明

发明与创新 2017年21期
关键词:弃儿张达明马斯洛

文/张达明

敲石工人的话

文/张达明

图/东方IC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撰写《动机和人格》一书时,为丰富内容,去了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教堂的工地寻找素材。

马斯洛询问遇到的第一个敲石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这位工人没好气地说:“我正在用这个笨重的大铁锤,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

马斯洛又问第二个敲石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得到的回答是:“要不是为了一天60美元的工资,打死我也不来遭这个罪。”

马斯洛接着询问第三个敲石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这位工人高兴地说:“我十分荣幸能成为建造这座雄伟教堂的一员。虽然我现在干着敲石头的活儿,但每当我想到教堂建成后,将有许多人来这儿接受上帝施予的爱,我内心就激动不已。”

同样的工作三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这让马斯洛感触颇深,他由此得出结论:第一个工人会成为工作的弃儿;第二个工人以后不仅得不到升迁和加薪的机会,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而第三个工人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的前途一定会很光明。

此后,马斯洛又对这三个人做了跟踪调查,结果验证了他的结论:第一个人沦落为乞丐,第二个人一直在为找工作而奔波,第三个人成为一家知名建筑公司的副总裁。

态度决定成败。马斯洛说,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只有保持健康的人格和纯洁的动机,才能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猜你喜欢

弃儿张达明马斯洛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福利机构大龄孤儿安置问题的探讨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如何重现原著风格—对《弃儿》的翻译评论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论体育教师的分类
杜双华绕道上市:一个“弃儿”的抗争
夜间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