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差异因素研究
2017-06-21孔德洁
孔德洁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令人记忆犹新的女性形象,崔莺莺与杜丽娘是这一个个闪光的女性形象中更加耀眼的两个形象。她们以不同的个性魅力,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她们心中美好的爱情,为我们唱响了反封建礼教的赞歌。由于两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人物生活的环境不同,人物的反抗经历不同,崔莺莺与杜丽娘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崔莺莺;杜丽娘;形象差异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西厢记》、《牡丹亭》这两部作品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璀璨夺目,作品中的主人公崔莺莺与杜丽娘用她们鲜明的个性、独特的爱情观为我们演绎了一场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这两部作品由于创作时代的不同,人物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的不同,以及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不同的手法,使得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本位旨在通过时代背景、创作主题等方面找出形成差异性的原因。
一、两剧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
《西厢记》创作于元代,较于前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原有社会风气发生了改变。元朝统治阶层由多民族组成,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传统儒家思想已不如前代受人尊重。程朱理学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也开始松动,大量涌现敢爱敢恨,大胆与封建礼教抗争,敢作敢为,用于和封建传统决裂的情节涌现在文学作品。元代废除了科举考试,年轻的知识分子失去了科考入仕的途径,也使得他们追求利禄功名的热情降低,他们开始转而关注自身,关注爱情,勇于追求以爱情为主的婚姻。当时政治格局动荡,攀附权贵、门当户对已不再起决定作用,这种情形下,人们更是大胆否定封建门阀制度,反对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西厢记》诞生了,剧本中男女主人公大胆追求爱情,私定终生,这无疑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叛,也反映出了在元代社会背景下人們对于自由爱情的渴望。
汤显祖的《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这个时期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打压远远高过《西厢记》的时代。当时推崇程朱理学,封建纲常伦理已发展到了极致。对于女性而言伦理规范走到了极致,封建意识逐渐地深入闺阁成为不可逾越的道德规范,处于这个时代下的女性犹如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监牢中,苦不堪言。明中叶后期,随着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思想文化发生了变化,王守仁的“心学”等流派思想成为主流,冲击了圣经贤传的神圣地位。而晚明之后产生了以李贽为代表的肯定人的欲望,要求个性自由的文学新思潮,提出了“童心说”,“真”是主体的自由意识, 要求恢复人性。这些新的社会思潮影响了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戏剧也不例外,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大量体现在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剧作中,汤显祖的《牡丹亭》正是通过杜丽娘这样反叛的女性形象,借助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美好真挚、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来表达以情反理这个主旨。
二、两剧不同的感情性质
《西厢记》代表的是才子佳人的爱情范式,张生与崔莺莺互相吸引的前提就是对方气质才情、美貌风韵。少了这一点,《西厢记》的爱情故事就无法进行,这就构成了才子佳人故事中人物应具备的特征。剧中有多处凸显了张生的才情,莺莺的貌美妖娆也在张生的描绘中显现出来。张生的才情表现为“文才”和“痴情”,他的“文才”通过吟咏作赋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的“文才”只是个前奏,剧中真正要表现的是他的“痴情”,“文才”只是张生借以显示“痴情”的工具,文为情用,情以文显。莺莺作为“佳人”,除了容貌上的美丽之外,还表现为心思细腻与文才不凡。她的“佳人”更是通过她对于爱情大胆执着的追求表现出来。她对张生的欣赏,对张生的痴诚,都令人为之动容、怜赏。她为了爱情与老夫人争论,她为了爱情单薄名利,她为了爱情献出她美好的青春。在张生走后她的无尽思念,同样表现出了一个对夫君忠贞不渝的贤良女性形象。她的文才在剧中也有大量的描写,如张生为此倾叹:“佳人才思,俺莺莺世间无二。”
与《西厢记》相较,《牡丹亭》更像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戏剧典范。《牡丹亭题词》中已经表明:“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整个剧本以杜丽娘的爱情故事为线,凸显出“情”与“理”的矛盾,而剧中忧郁伤感的气氛和对爱情不断的思索求解,更是将哲理的气息表现的清晰化。如杜丽娘初入花园前后,思想的变化、情感的起伏,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对于苦闷生活的释放,开始去寻求摆脱这种压抑生活的道路,在现实生活中又无法找寻而带来的倍加折磨,展现出了个性压抑所导致的心灵震颤。杜丽娘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这一过程,就是追求个性自由、摆脱沉重的枷锁,从苦闷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生命升华的过程。
综上所述,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不同的时代背景让她们背负这不同的时代特征,她们的反叛与情爱,无不带有时代不同的文化印记。虽然两个女性形象存在着差异,但她们反抗封建的精神是一致的。她们勇敢地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爱情的自由,她们共同划出了中国女性为爱情不懈抗争的光辉轨迹。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北京第一版。
[2]汤显祖《牡丹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4月北京第一版。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4]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