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爱情》双层叙事研究
2017-06-21鲁娉
基金项目:湖南城市学院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xj23)。
摘 要:《又来了,爱情》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晚年代表作。小说采用双层叙事手法,设置二元主角,虚实交错,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爱情和命运,深刻揭示了创作主题:关注边缘化女性群体对爱情、自由、平等的追求。
关键词:《又来了,爱情》;多丽丝·莱辛;双层叙事
作者简介:鲁娉(1981-),女,湖南益阳人,硕士,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2
多丽丝·莱辛是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英国女作家。她的创作题材广泛且形式多样,小说、话剧、诗歌、散文、传记等均有涉及。《又来了,爱情》是她从科幻主题回归现实主题的力作。目前,学界对于该小说的研究主要从女性主義和心理分析角度进行人物分析和主题探讨。然而,对于莱辛这样一位致力于小说形式的实验和创新的作家来说,对其作品叙事方式的研究值得我们多花精力。在《又来了,爱情》中,莱辛对叙事形式大胆实验,独辟蹊径采用双层叙事结构,在推进情节发展的同时,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本文试图围绕《又来了,爱情》的双层叙事结构,从小说的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化几个方面诠释该叙事方式的功用。
一、双层叙事结构与情节推进
双层结构是叙事学的一个术语,根据热奈特的理论:“叙事讲述的任何事件都处于一个故事层,下面紧接着产生该叙事的叙述行为所处的故事层。” 双层结构可以被简单地解释为两个故事穿插、两条线索交错的叙事结构。双层结构能使叙事不流于平铺直叙、富于变化。
在《又来了,爱情》中,莱辛运用双层叙事的手法,设置“二元主角”,穿插两位女主角的经历。小说的明线是主人公萨拉创作戏剧《朱莉·韦龙》的经过以及期间与演员比尔和导演亨利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萨拉寡居多年,成年子女远居国外,与母亲和弟弟哈尔感情淡漠。而哈尔更是把照顾女儿乔伊斯的责任甩给萨拉,吸毒、离家出走的乔伊斯让萨拉头痛不已,弟弟的不负责任更让她束手无策。排练《朱莉·韦龙》时,萨拉陷入了与年轻男性的感情漩涡无力挣脱, 欲爱而不能的情形让她痛苦万分。小说另一条线索的主角是朱莉,萨拉负责排演的同名戏剧中的女主角,一个生活在上个世纪的女艺术家。朱莉是一个种植园主的混血私生女,虽然才貌双全,天资聪颖,从小接受的良好教育让她的学识修养远超于身份高贵的大家小姐,但卑微的出身让她为主流社会女性所不容。在遭遇了与白人男性的两段不成功的爱情后,五十岁的印刷铺老板菲利普向她求婚,不料朱莉在婚礼前夕自溺身亡,作者在此没有提供任何解释和线索。
小说中通过萨拉与朱莉两条叙事线索相互渗透,相互烘托,处于不同历史时空的女性命运互为映照,将小说形式与内容结合,形成内外相承、浑然一体的情节结构:年老体衰的萨拉是“小写的爱情”的受害者,朱莉由于低下的出身和有色人种私生子的身份,爱情之于她也是求而不得的奢侈品。
二、双层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
朱莉作为小说情节的参与者,她的音乐和日记成为萨拉的编剧蓝本,映衬和烘托主人公萨拉的形象。小说开头第一次通过镜子中的形象来介绍萨拉,此时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二十岁。多年的寡居生活虽然使她历经磨难,但日子过得平静而且忙碌。虽已年长,但她从未觉得老年可怕。当然她也不相信自己会重坠爱河。但自从她接触到朱莉的故事和日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朱丽似乎有着某种魔力,能使得接触过她的故事的人深受影响。在排练戏剧时,萨拉相继与不同年轻男子坠入爱情旋涡,虽然极度渴望爱情,但由于年龄的差距,担心世俗的偏见,她克制自己的欲望,陷入痛苦之中。萨拉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她在日记中描述道:“我的心在痛,痛得那么厉害,我希望能使它摆脱痛苦,就像让一只老狗睡着一样。我只是无法忍受这种痛苦。”当她再次站在镜子前,萨拉开始承认自己的衰老,承认衰老之于她是“如此残酷”,“如此可怕”,“如此痛苦”。戏内朱莉自沉于深潭结束了她悲惨的命运。朱莉悲剧性的结尾和痛苦的内心挣扎映照了戏外萨拉的身心的痛楚。朱莉在深潭中悲惨地死去如同年老的萨拉在情感的漩涡中苦苦挣扎,痛苦不堪。所幸萨拉身处现代,她虽然饱受爱情的折磨,却没有步朱莉的后尘,两位为爱所苦的女性最终走上了不同的命运。当萨拉第三次出现在镜子前。她似乎已经老了十岁,也有了老年人特有的那种迟钝小心的表情。虽然萨拉在身体上已经成为老年人,但她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年轻。经历两次爱而不能的失败之后,萨拉真正的强大和自由起来了,她敢于直视内心对于爱和性的渴望,不惧于他人对她爱上比自己年轻许多的男性的非议。她重拾了自信心,不再在乎身体上的衰老。
三、双层叙事结构与主题深化
作品中莱辛通过塑造戏里戏外朱莉和萨拉两个角色,聚焦了甚少有人关注的边缘化女性群体的生存境况和命运。朱莉虽然年轻貌美,颇有才华但她出身低贱。虽然先后于两位白人青年相爱,最终都难逃被抛弃的命运。有色人种、私生子、未婚同居,让朱莉在19世纪父权社会的殖民地不为主流社会所容,被孤立、被边缘化,最后只得投水自尽。在父权社会里女性地位低下,出身卑贱者更甚。朱莉的悲剧是社会等级制所造成的,在一次次追逐爱情、希望摆脱低下社会地位的努力失败后她的愤然一跃,是对父权社会以生命为代价的反抗。一个世纪后朱莉的女性悲剧又在发生在名为萨拉的当代女性身上,年逾六旬的萨拉像是朱莉生命的延续,她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也都在爱情中受尽折磨。萨拉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她的悲剧是由比社会等级制度更隐形更无情的年龄差异所造成。年龄差距使萨拉遭遇爱情时只能压抑自己的情感,苦苦挣扎。年龄差距的社会歧视具有超时空性,从古至今,对爱情中年龄差距的歧视一直存在。在萨拉生活的现代,由于社会等级逐渐模糊和女性地位的日渐提高,年龄差距的社会歧视日渐凸显,也让如同莱辛这般具有社会关怀的作家在该问题上不吝笔墨,表现了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这种新的不公平只有在自由和进步的现代社会才能显现,这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进步。因此,《又来了,爱情》反映了莱辛卓越的超时代的敏锐的洞察力,使它不仅是一部关注老年人爱情的小说。莱辛从描述过去和现代两位女性的爱情经历入手,揭示了,不同性质的女性悲剧的不断重演,关注了有色人种,老年女性等被边缘化的人群,不仅批判了种族歧视,社会等级和男权话语中心等长久存在的不公平。 更大声疾呼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任何人群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他们的需要都应该被尊重。
四、结语
读者对于莱辛总有一个矛盾的印象:一方面作为深受现实主义叙事影响的作家,她的作品当中总是满怀现实的关照;另一方面,她的小说又充满实验性,将现代和后现代叙事技巧运用到创作当中,形式变化多样。因此从叙事角度解读莱辛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多开一扇窗来了解其作品的内涵。在《又来了,爱情》的中,双层叙事线索使不同时期女性的命运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交织融合在一起,从而整体思考了女性的爱情命运,不仅表达了长久以来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彰显了作家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莱辛, 多丽丝. 又来了,爱情[M]. 瞿世镜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李秀华. 论《又来了, 爱情》的叙事艺术特征[J]. 学术交流,2011(5):184-186.
[3]热奈特. 新叙事话语[M]. 王文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58.
[4]王丽丽. 多丽丝·莱辛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吴爱华. 《又来了,爱情》的叙事学解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26-28.
[6]张连梅. 解读《又来了,爱情》中的边缘女性[D]. 山东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