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国分税制改革实践看渐进式改革的思想

2017-06-21陈挺胡娟王刚

大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税制渐进式

陈挺 胡娟 王刚

【摘 要】 1994年至今,分税制实行已经20余年,其改革带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典型特征,是中国渐进式特色改革的典型实践。分税制本身改革過程体现着渐进式改革特征。针对渐进式与激进式改革思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中国分税制改革中所体现的渐进式特征,说明未来分税制改革在以民生作为改革方向的前提下,仍然要坚持渐进式改革思想不动摇。

【关键词】 渐进式 休克疗法 分税制 利益调节

一、引言

激进式改革思想最著名的代表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佛理·萨克斯(Jeffrey Sachs),他因在玻利维亚利用一系列的激进措施遏制该国恶性通货膨胀而名声大噪。因其再塑了玻利维亚的宏观经济模式,减轻了玻利维亚的社会动荡,被聘请为多国的宏观经济顾问,包括波兰、俄罗斯等转轨经济国家。但随之而来这种“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在波兰、俄罗斯的相续遭到失败,并且让波兰、俄罗斯长期陷入了经济发展停滞的“泥沼”,这种激进式的改革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损失而不是他们所期待的改革红利(陈霞,2001)。从此引起学者们对于激进式改革思想的质疑,认为激进的改革方法在玻利维亚的成功只能说明这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的个例,并不能将其视为成功的经验进而在其他国家地区使用。与此同时,几乎与那些激进式改革失败的国家具有相同宏观经济环境的经济体——中国,在经过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活力,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学者开始反思,纷纷将中国的成功归为“渐进式”改革的结果,正好与“激进式”改革思想相对(林毅夫,2008;张睿,2010)。

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中国的改革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渐进式改革思想特征的,而分税制作为中国制度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属于渐进式的改革范畴。

二、中国分税制改革实践与渐进式思想

中国的制度改革是一直伴随着渐进式改革思想的,这种思想在建国时就已经出现。1950年4月7日,陈云在政务院27次会议上提到“物价涨不好,跌亦对生产不好。要摸着石头过河,稳当点好”,这是我党第一次提到“摸着石头过河”,而“摸着石头过河”充分体现着走一步总结一步,总结一步前进一步的思想,不冒进,提倡改革时缓慢前进,具有典型的渐进式特征。我国的制度改革长期实行的就是渐进主义方式,而财政体制改革也不能例外,分税制改革首当其冲(郭家虎,崔文娟,2004)。中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其中一个标准的渐进式改革案例。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并不是突然形成的,分税制改革思想是经过很长时间论证之后才出现的,这符合渐进式改革的特征,而且分税制并不是在打破旧有制度之上建立的,改革的同时会考虑旧有制度运行的影响。分税制改革思想的提出到分税制财政体制真正实施经过不同的时间点。具体为:1986年,中央第一次提出分税制改革思想;1987年,十三大报告中提到:“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分税制”词语;1989年,财政部正式确定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试点;1990年,确定分税制试点地区及时间;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逐步实行税利分流和分税制”;1993年6月,财政部负责设计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方案,7月国务院决定将原定分步实施的财税改革设想改为一步到位,并于1994年1月起施行,10月分税制改革进入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12月25日分税制改革文件《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正式出台;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分税制。

分税制设计并不是突然性的、激进式的,在实行之前,就已经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多次沟通并做过修正,多方考虑分税制改革中各地方利益,在制度设计必须兼顾,分税制的改革阻力才会大幅度降低,改革前的深思熟虑保障了分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当前分税制改革仍需要渐进式思想

特定的阶段就会形成特定的产业结构。制度也相同,特定的环境会产生特定的制度(林毅夫,2004)。1994年分税制实施到现在已经有20年左右的时间,1994年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与现阶段都不相同,即现阶段的分税制生存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在后期,分税制虽然有所修改,但是实质上没有做大的调整,所以产生许多的问题。现阶段的综合环境要求分税制做出相应的改革,财政体制又一次进入到大的改革过程中。激进式的改革思想显然不符合我国一贯的改革路径,仍然要坚持渐进的改革方式,不能够冒进,速度必须适中,考虑到对于利益各方的影响之后才可以有所突破和动作。

【参考文献】

[1] 《陈云年谱》(中卷),2000年6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陈 挺,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政策。胡 娟,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府债务、不确定性等;王刚,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研究方向为财会、报表等。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373031):中国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优化研究——基于中国1980年至今市县级数据。

猜你喜欢

分税制渐进式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渐进式黏磨层气压砂轮的设计
论中国税权配置的制度变迁
治理理念视角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
论自然资源类国有企业的收益分享机制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阶层固化”、“渐进式”改革与现代化发展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