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合唱作品创作述评

2017-06-21陈国威胡艳

艺术评鉴 2017年8期
关键词:作曲家

陈国威+胡艳

摘要:该文以四川音乐学院当代作曲家获奖合唱音乐作品为探讨对象,通过探究作品中的创作技术以及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民间传统文化因素、人文内涵、作品精神等,并进而阐释当代作曲家创作思维观念与当代合唱作品写作经验。

关键词:合唱作品 四川音乐学院 作曲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015-03

四川作曲家尤其是四川音乐学院为中心的具有地域标志性的作曲家群体,在中国现当代合唱音乐创作比赛以及评奖中,屡屡获奖,如(按得奖时间顺序)四川音乐学院原院长、作曲家黄万品教授的混声合唱作品《羌族锅庄舞曲》在1984年蓉城之秋评奖中获优秀奖,该作品还在1986年北京合唱节比赛中获二等奖、199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四川省评奖一等奖、2010年第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获金奖、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合唱节获金奖等;四川音乐学院原院长、作曲家敖昌群教授在1996年文化部、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中国合唱节评奖中,作品《世纪之梦》获创作奖;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作曲家杨晓忠教授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中,童声合唱《问字》获银奖,同时该作品在1996年还获中国儿童音乐学会首届全国儿童音乐电视大赛作曲奖、2004年获第三届中国“博艺杯”童声合唱节比赛新作品奖;作曲家昌英忠教授的童声合唱《熊猫的摇篮》在1996年获中国广播奖银奖、1997年入选中宣部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作曲家敖昌群教授在1999年“夕阳红裕兴杯”全国老年合唱节评奖中,《太阳之歌》获金奖;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前系主任、作曲家宋名筑教授在2005年全国第十一届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评奖中,合唱作品《香巴拉》《打跳》《云朵上的山寨》分别获三等奖、二等奖、优秀奖;作曲家杨新民教授在2005年全国第十一届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评奖中,作品《神奇的面具》获三等奖;作曲家杨晓忠教授在2011年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奖中,作品《生命之花——孩子啊!你降生在天摇地动的时候(无伴奏女声合唱)》获优秀奖;作曲家昌英忠教授在2011年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奖中,作品《吉祥阳光》获银奖等等。这些国家级以及省级奖项,充分的证明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家群体的实力和成就,或者说代表了中国西南地区在当代合唱音乐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较高水平。作为地处西南一隅的唯一一所专业音乐学院权威学府,它为中国合唱音乐的专业创作以及合唱音乐文献的积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上述大致的获奖时间上看,似乎每隔几年就会有川音作曲家在合唱创作领域获奖,这种群体性的获奖现象绝对不是一种偶然。其中原因除了作曲家对作曲事业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外,也跟川音提供给作曲家的灵活创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关系,更是川音老一辈作曲家多年扎扎实实的基础培养以及对创作秉承创新、多元、个性化风格的学术创作风气有关系。这种作曲家群体获奖的“人才链”现象在以后其他文章中还会进一步讨论。

这些获奖合唱作品以其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丰富多变的和声效果以及新鲜的音响与色彩魅力,在各种音乐活动以及合唱比赛中演出,深受群众性和专业性合唱团体喜欢。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增光添彩。仔细分析这些作品,会发现它们都带有一定的民间传统音乐符号象征,具有一定的民間地域风格与色彩。对这些合唱作品进行研究,研究作品中的一些基本特征与规律,揭示其中的作品人文内涵与精神风貌,并为当代合唱作品写作提供相应的创作指导依据与启发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老百姓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领域的追求越来越广泛,群众性的音乐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业余和专业的合唱团体也逐渐增多,老百姓对合唱团的审美需求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当代听众对合唱艺术的需要,满足听众的音乐活动需求,一批能够被听众接受,具有可听性且艺术性较强的合唱作品在当代合唱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川音作曲家获奖合唱作品来看,从1984年至2013年近30年间,共有大致17部合唱作品获奖(未统计交响乐、室内乐以及歌曲创作获奖情况)。仅仅是合唱作品就有这么多获奖频次,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可以说,川音作曲家对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和作出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

从川音作曲家近30年获奖合唱作品经验总结来看,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第一,以民族音调素材为基础,创作具有个性特色、民族风格浓郁的合唱作品。这种类型的合唱作品创作路径多样化,由于各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对作品的处理更具有个性和灵活性,这些作品往往在旋律方面优美动听,富有独特的调式调性特点,而且色彩丰富,和声带给人新奇的感受,生活气息浓郁,带给听众全新的听觉感受和体验。如作曲家昌英忠的无伴奏混声合唱《吉祥阳光》,用藏族民间音乐音调D、F、G、A、C作为基本素材,对富有藏族踢踏舞风格的民间素材动机进行发展、多层次声部组合,使得这部合唱作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音响风格和色彩特征。为了突出地域风格元素,作品在第二部分还重点突出了打击乐在合唱音乐作品中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用了具有西藏音乐风格的低音鼓、西藏铙钹、铜锣作节奏性的应和与填充。同时还配以拍手、跺脚等节奏性配合歌唱。以此表达作曲家自己所作藏语歌词“我们纵情歌唱,歌唱美丽的家乡”,藏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写于1982年的《羌族锅庄舞曲》是作曲家黄万品深入茂汶羌族地区采风之后而写作的。该作品采用羌族民歌音调为素材,部分段落与羌语唱词结合,强调民歌五声音阶特质和三音列旋律进行。作品曲式严谨,内容丰富,表现了羌族儿女美好的新生活。对于热爱合唱音乐创作且高产的作曲家宋名筑在一年里有三部合唱作品在国家级权威奖项中获奖,实属罕见。他创作的女声无伴奏合唱《香巴拉》采用了藏族音乐元素抒发对香巴拉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的向往。混声无伴奏合唱《打跳》也称“跳歌”“打歌”“ 叠脚”,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这部作品作曲家采用云南红河彝族海莱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表现当地人民对家乡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混声无伴奏合唱《云朵上的山寨》采用羌族音乐元素,用优美的旋律、多变的声部层次,表现四川阿坝地区羌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生活状态。作曲家易柯、孙洪斌等创作的混声合唱《羊角花开》以别致的和声处理、娴熟的复调技巧运用、主题材料之间的对比和羌族节奏念白、衬词等的衔接贯穿,展现了羌族阿哥阿妹缠绵悱恻的爱情与生活、人们跳起“萨朗”歌舞欢庆幸福生活等场面,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具有独特民族音韵,充满独特民族风情的羌族人民生活的美丽画卷。

在这些作品中,作曲家都特别注重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和民间调式作为创作的源动力和发展基础,注重音乐不同声部的多层次结合,强调音乐的音色处理和和声色彩。对旋律的重视也是作曲家重点考虑的创作问题,有直接运用民族民间音调的,也有对原始音调进行改编运用的,还有对原始音调进行大幅度革新变化的等。总之为了追求旋律的优美和听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审美需求,作曲家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以求作品耳目一新,风格独特,为听众所喜爱。

第二,选取关于歌颂祖国,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自然风景,历史古迹名胜题材类作品。比如作曲家敖昌群的无伴奏合唱《神奇的泸沽湖》分为神奇的泸沽湖、爱神在夜幕下自由地飞翔、丰收之夜跳起舞三部分来表现大自然的自然瑰丽、阿哥阿妹之爱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场景。作曲家昌英忠创作的童声合唱《熊猫的摇篮》是1995年四川电视台委约创作作品,表达的主题是:人类同一个地球、同一片蓝天,倡导生态环境,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该作品风格性、趣味性、艺术性都很突出。面对历史遗迹,古老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显示出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作曲家往往会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作曲家杨新民的混声合唱《神奇的面具》就是以四川三星堆古蜀文明为素材,通过神奇的面具赞颂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多元与包容。还有政治题材类作品,如作曲家敖昌群的领唱与合唱《世纪之梦》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赞美。还有委约政治类题材,如根据当时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关于四川抗震救灾文艺作品创作指示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召集全省著名作曲家、作词家、诗人,集体创作了大型交响合唱作品《生命》。《生命交响音乐会》创作集体在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评奖中荣获音乐类一等奖,其中包括了作曲家宋名筑的交响合唱《拯救》、杨新民的交响合唱《殇》、昌英忠的管弦乐队与混声合唱团《此去经年》、郭龙的交响混声四部合唱《当我们重新站起》等。这些交响性的合唱作品,是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而作的。表达了四川人民不畏艰难,在党的领导下重建家园,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

第三,注重复调技术与主调音乐的结合运用。这些优秀的合唱作品,既有某一声部演唱主旋律,其他声部用衬词为其伴奏的写法,也有包括节奏对位、模仿复调与复对位技术等的运用。音乐作品在技术上的运用,从来不分高下,关键在于符合作曲家自己所表达的意图。在众多的合唱音乐作品中,在织体表达上都是主、复调音乐的结合。合唱中基本离不开复调技术的运用。特别是模仿复调可以说是合唱极其重要的写作方式。如由作曲家易柯、孙洪斌等创作的混声合唱《羊角花开》在116-136小节中模仿复调技术的运用就体现得非常明显。音乐在116小节从女高音声部强拍开始进入,然后经过一小节后女低音声部同度模仿,经过二声部模仿复调在123小节结束。随后音乐从二声部复调扩展到四声部复调,还是116小节主题旋律音调,这次从男高音声部强拍开始进入,一小节后进入男高音声部,再一小节后进入女高音声部,随后又晚一小节女低音声部进入。这个四声部复调片段采用的是八度和同度的卡农式模仿。整个这一部分情绪是逐渐推进的,通过复调手段恰当的表达了羌族的“阿哥阿妹”情意绵绵,缠绵悱恻的情思以及对爱情、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四,民族化和声与色彩性和声的处理运用。如混声合唱《羊角花开》的和声处理,整体上看,作品在三度叠置的三和弦基础上,为了突出羌族音乐风格特征,作曲家在合唱声部以及钢琴伴奏中使用了一些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如用四度音代替三和弦的三度音,用二度音代替三和弦的三度音等。另外,也运用少量的七和弦来减弱功能和声的音响效果,增强和声的色彩感与对比度。从合唱声部和声纵向结合上看,除了常规三和弦和声叠合外,主要采用三度、四度、五度和声音程来表现羌族音乐独特的音色魅力。而在钢琴伴奏中,较多的运用了四度音程以及二度音程结合的分解织体表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的162-166小节,这五小节的四声部合唱的和声是比较富有羌族音乐特点和现代音乐气质的。羌族民间歌曲中对于二度音程的使用是比较独特的。在这些充满民族特色、充满地域色彩的歌曲或多声部合唱中,大二度的旋律进行容易获得流畅自然的感觉,而大二度的和声碰撞则获得另一种独特的极其有色彩感的音响,这种美妙是不可言喻的,也是西方音乐所不能体会和做到的。该作品162-166小节这五小节的合唱中声部的进行走向以及声部在横向与纵向方面的陈述方式与关系,向我们展示了声部之间是如何以大二度的音程关系作横向陈述和纵向陈述的。在164-166小节陈述时已经由162-163小节的四音横纵向陈述演变为六音纵向陈述,这六个音依然是大二度音程关系,实际上它们已构成了全音阶。这里的和声显现出一种二度民族特色音响的碰撞音响由清晰明朗到逐渐和声浓密加厚的声部陈述过程,直至整个全音阶陈述完毕。可以说,这里的全音阶和声音响在合唱里尝试运用还是比较大胆的。这五小节独特的和声构思安排似乎是在表达川北高原羌族多样复杂的地域音乐文化和神秘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羌族民俗文化。再如作曲家杨新民的混声合唱《神奇的面具》中,为了形成新颖、别致的和声音响,使用了一些七和弦的转接、高叠九和弦以及带附加音和辅助性质的其他和弦,以产生新的和声色彩和和声张力,以此塑造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古朴悠远的音乐意境。

第五,主题材料的变形贯穿。主题材料贯穿也是当代合唱音乐作品喜用的手法之一。这种创作方式可以保证作品材料的统一节俭,中心突出,增强作品的凝聚力和结构力。如《羊角花开》中三个主题材料在调性上、速度上、节拍上、力度上既有对比,也强调材料之间的圆滑贯穿和互相之间的照应和统一关系。在各部分之间常通过节奏念白和衬词过渡来保持衔接和平衡。特别是十六分音符节奏对各部分主题材料起到相当重要的纽带贯穿衔接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在各部分之间或主题之内重要的十六分音符節奏材料的链带和贯穿以及它们微妙的变化感受到这种材料的处理技巧。

谱例1:混声合唱《羊角花开》贯穿材料

另外,合唱中还喜欢衬词的使用。诸如“啊”“呜”“呀”“啦”“哈”“喔”“哎”“嘿”“哟”“啰”“喂”“咳”等,并使其节奏多样化,提升衬词的表现意义和表现功能。这些衬词与合唱本身正词表面看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但实际上当它们与合唱结合起来时,就会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在情感,成为合唱歌词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我们将这些合唱的结束衬词都去掉,我们会发现这些合唱歌词就失去了应有的本色和风格特征,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或不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在混声无伴奏合唱《云朵上的山寨》中,创作时使用了相当数量的长时值衬词和节奏性衬词来保持这种羌族音乐的独特风格特征,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和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也增加了一些民俗情趣。

猜你喜欢

作曲家
长大可当作曲家
延边朝鲜族音乐教育之父——许瑞禄
灵感
王立平《红楼梦》音乐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探讨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探析
猫咪成长史
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
作曲家
音乐家田野工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