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题集锦

2017-06-21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木匠张某引擎

新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今年春节期间,大年初二下午,张某及妻子和两个孩子、李某某夫妇一行6人到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北门。张某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李某某妻子购票入园,张某、李某某并未买票,而是从动物园北门西侧翻越3米高的动物园外围墙,又无视警示标志钻过铁丝网,爬上了老虎散放区3米高的围墙(围墙外侧有明显的警示标志,顶部装有70厘米宽网格状铁栅栏)。结果,张某进入老虎散放区,被老虎活活咬死,这只老虎最后被后来赶到的警察击毙。张某亲属认为“动物园管理有漏洞”,动物园不应该给张某逃票翻墙进入的机会,所以有责任,理应赔偿。动物园也很纠结:赔偿吧,觉得很冤,赔了老虎又折金;不赔吧,又怕遇难者家属闹、被舆论冠以“不人道”,影响动物园正常经营。

对这一事件,你有何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立意角度参考:(1)可以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来立意。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性里,一直就潜伏着一只不守规则的老虎,心存侥幸,为贪点小便宜、小便利、小先机而触发心中的那头老虎,并让其变得奋不顾身。心中的这只老虎跳出来,就会噬咬秩序,噬咬公德,噬咬良知,噬咬自己。驱园中虎易,驱心中虎难,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2)不守规则者不但危害自己,还会累及无辜。我们一方面很为遇难者及其家属感到悲伤,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老虎被击毙属于被连累的一方。毕竟老虎的命也是命,它没有越雷池半步。敬畏规则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现实中,要杜绝因为遵守规则而遭受损害或代人受过的现象。(3)可以就动物园该不该对张某亲属予以赔偿发表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春节期间热播后,获得冠军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亦姝获得了“古典才女”的美誉。然而,思想界随即引发了背诵古诗词是否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争论。一些评论者认为机械的背诗比的不过是记忆力,与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无关。更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少年人,背个诗词算什么本事?说这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立意角度参考:(1)从支持的角度:①迎合了当前“国学热”,该节目弘扬了传统文化精粹;②是综艺界的清流,让人们看到了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③不必做过多的拔高,也不应认为该节目没有积极的一面;④少一点警惕和挑剔,多一点善意和欣赏;⑤启蒙国人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情,能普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2)从批判的角度:①大部分内容考察记忆力,对人能力的提高无益,更谈不上弘扬传统文化;②节目选材基于中学教材,更加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加重了急功近利的现实;③考查死記硬背,束缚人的创新能力;④纯粹的记忆不能代替理解,只是暂时的;⑤能背多少诗词,与个人的文化程度、人格修养不成正比;⑥背诵量的大小不能衡量人的能力和本事。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个木匠在去齐国的路上看见了一棵栎树,这棵栎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几千头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高出山顶八十尺才生长枝干,这些枝干可以造几十条大船。很多围观者赞叹不已。木匠的弟子们也停下来围观,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往前走。弟子问木匠:“这么大的树,您怎么看都不看一眼呢?”木匠说:“这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散木,造船会沉,做棺材很快就会腐烂,做器具不结实,做门窗会流出树脂,做柱子易被虫蛀。没一点用处。”

木匠从齐国返回时,栎树托梦给木匠:“你要拿什么东西和我相比呢?那些果树果实熟了就被人摘掉,甚至连树枝都被折断了。正是他们的‘才能害了自己,在青葱年华就丧命了。假使我有用,我还能长这么大吗?”

木匠惊醒后,愕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立意角度参考:(1)无用即有用。世人都知激流勇进,大显身手,大有作为,锋芒毕露,天生我材必有用;然而显露有用往往会招致世俗的打击。(2)人生当有用。如果只求无为、无用,一味地低调、内敛,那么即使长得再大,又有什么意义呢?(3)可供观赏即为有用。突破定式思维看有用与无用,能够长得无与伦比,吸引无数观众观赏赞叹,使人愉悦,也是一种用处。(4)适可而止,才能在“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之间游刃有余。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二者不可偏废,不可极端。

话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不能忘却那份无私的爱,是他,用心灵之火照亮了我浑浑噩噩的迷惘之途。

请以“无私的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引擎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你能否突破这种思维定式,看到世上还有这样的爱: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朋友做错事而相互包庇的爱,上级对下级不大宽容的爱……固然这里边有自私的爱,但也不乏“无私的爱”。因而你可以反向立意:有时候,爱也是一种害。这种反弹琵琶的立意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在构思时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有时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献爱者与被爱者是什么样的人,献爱者有什么样的想法;②“爱”,是什么样的爱,什么性质的爱,其表现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何;③“害”是一种什么害,其结果怎样,严重性如何。思考了这些问题,不论是写记叙性还是写议论性的文章就都很容易下笔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方面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

根据材料的提示,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以“人生哲理”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情感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仅就“人生哲理”这一话题而言,作文内容只要涉及人生哲理即可。但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提供的材料无疑会制约话题的走向,更何况题目还有“根据材料的提示”的说法。因此,扣題的第一要点是定向,也就是说要像材料所提供的人生哲理一样,从正反两方面立言,使自己的感悟具有思辨性。考生可从题目中任选一句话作为文章主旨来写;也可以根据提示从“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中选一个来写;还可以避开这些自选角度来立论,比如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不逆耳的忠言就不利于行?知足常乐,难道不知足就不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能不能既走自己的路,也听别人说?当你确定所要写的人生哲理,就要围绕它来构思行文,并在适当的地方点明。尤其是记叙类文章,要特别注意用点睛之笔扣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引擎

要写好这个题目,就要对“人”和“自然”有一定的了解,许多人可能会立即想到环保问题,于是一开篇就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环保问题。诚然,环保是人类要与自然处理好关系的关键环节,但也不是说这个题目只有这样一种写法。从题目来看,题目是一个并列式的题目,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样: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三峡工程、无土培植等。只要考生开阔思路,就会发现这个题目之中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写这个题目值得担心的还是宽泛、空洞问题,许多人提起这个话题总喜欢空发议论,写不具体。不必拘泥于议论文这一种表达形式。写动物故事、科幻小小说乃至寓言、童话,都会翻出新意。

猜你喜欢

木匠张某引擎
点燃企业发展的“引擎”
打造信息化建设的“党建引擎”
你非叫我跑
同行是冤家
车坛往事4:引擎进化之屡次失败的蒸汽机车
酒后应赌跳江溺亡 虽非恶意仍需担责
同行是冤家
同行是冤家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我能否继承同居男友父亲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