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问质疑 引用入题

2017-06-21何斌师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入题议论文书籍

何斌师

一、设问质疑式

这种方法就是先设问破题,再引起下面的议论。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如学生邓扉叶的议论文《让心灵在书中净化》的开头:

喧闹和繁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摩擦是一门无从逃避的必修课。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得疲惫不堪。那么,我们怎样去寻找心灵的净土呢?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净土。它或许是电视屏幕,或许是麻将牌桌……而我认为,有书的天地更适宜我们的心灵净化。

文章以设问开篇,随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有书的天地更适宜我们的心灵净化。

再如学生汪雪莲的议论文《传统文化不应该离我们远去》,文章这样开头:

是谁在教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谁在反复吟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独守节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又是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苦守心灵的一片净土?是先圣前贤——中华文化流淌千年的长河里,那颗颗亘古不变、闪亮如银的巨星,他们照亮了后人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给我们留下了引以为傲的灿烂文化。

开头以设问的形式引出文章的论题“传统文化”,领起了后文的议论。

再如学生刘鹏的议论文《微笑如花》,开头这样写:

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在困难中坦然面对?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在跌倒之后勇敢地爬起来?

是微笑,代表着自信的微笑!

文章开头连用三个设问,然后给出答案,点明了微笑的意义,亮明观点,为后面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二、引用入题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歌词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恰当的引用还能够丰富文章的内涵,提升文章的思想。这种开头法,也是我们写作议论文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议论时要因题而异,相机引用,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如学生雷波的议论文《书籍——人们心中的太阳》,是这样开头的: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说:“书籍是人们心中的太阳。”自从有了书籍,人们学会了尊老爱幼,仁爱文明;有了书籍,我们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与其说书籍是人类的知己,不如说书籍是人们心中的太阳,那个永远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

文章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和高尔基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书籍是人们心中的太阳”就显得有根有据,很有底气。

再看学生朱婧的议论文《把微笑留下》,其开头是这样写的: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我是一個爱笑的孩子,每当我悲痛时,听到这首歌,愉悦之情便油然而生。那甜美的歌声,那动人的旋律,那真诚的问候,那深情的召唤,让微笑再一次在我的脸上化开,荡漾。

文章这样开头显得亲切自然,由流行歌的歌词入题,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为后面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又如学生戴文汐的文章《选择,重新开始》的开头:

重新开始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眼前一亮,重新开始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深思后行,重新开始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把握机遇。重新开始是要我们重新选择,选择一条正确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朝一日,涅槃重生。

文章所论证的观点是“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开篇连续三个引用,揭示“重新开始”的涵义,自然地引出了后面的论点。这样开篇既容易吸引读者,又突出了文章主旨。

再如学生喻欧阳的作文《为生命蓄力》的开头: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诚然,生活正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李斯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因为积累,泰山俯瞰群峦;因为积累,珊瑚礁令人拍案称奇;因为积累,陈酿十里飘香。记得有人对我说过:只有将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时才会更有力!生命也需要这样一个积累和蓄力的过程。

标题“为生命蓄力”就是文章的论点。作者开篇引用荀子的名句入题,再化用李斯的名言,以排比的句式通过原因分析突出了“积累”的意义,进而引出了文章的论点。这样开头入题自然,吸引读者,同时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入题议论文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议论文阅读专练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开门见山入题快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乡土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的实施办法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