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人老板在日开起了连锁拉面馆……

2017-06-21蒋丰

环球时报 2017-06-21
关键词:骨头汤营业额拉面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丰

被日本称为“国民饮食”的拉面,其实是由中国人最早带到日本横滨中华街。最近几年,一位旅日华人创立与发展的新流派“春树拉面”,风头直逼日本人自己的拉面,并受到日本普通民众的欢迎。

“春树拉面”创始人陈建于2001年去日本留学。大学毕业后,陈建留在日本一家上市公司工作。2009年,陈建辞职创业,成立了“创业新干线”,帮助想在日本开办饮食店的华人。接触这一行后,陈建也发现,源自中国的拉面却被日本人给做火了,不甘心的他打算自己做拉面,“不信做不过日本人”。

但他的选择遭到很多人质疑。家人、朋友都极力反对,认为跟日本人同台竞技“肯定做不过人家”“你的钱要打水漂”。但是陈建决心已定。从2009年到2011年两年时间,陈建一直都在学,吃了无数碗拉面。最终,他接手位于东京新大塚的一家店。

万事开头难。这家店原本是日本人开的拉面店,做了30多年,陈建在收购店面的同时,把配方也一并买了过来。最初,陈建以为从日本人那拿到一个很好的配方就能一帆风顺。但事实上,这家更名为“春树拉面”的店只开了3个月,营业额从第一个月的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60万元),降到第二个月的300万,再降到第三个月的150万。原来,这家店的传统酱油拉面已经很过时了,跟不上时代变化。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前夕,陈建果断关掉了这家店。地震之后的4月11日,又把这家店开起来。地震前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做了什么呢?他把公司所有员工聚到一块“闭关”,经过反复分析,给“春树拉面”找到一个新的市场定位——面向年轻人,做有个性的产品,不做那种老少皆宜的拉面。用陈建的话说,就是“100个人里可能有80个人不喜欢我们的拉面,但是有20个人非常喜欢我们的拉面就行了”。

2011年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到日本,加上又经历大地震,当时日本经济非常低迷,很多人收入降低甚至失业。所以,日本人要求花同样的钱能够吃得更多。因此,陈建首先把面量大幅度增加,又在面的质量上下工夫。他将日本传统拉面改造成一个新的流派,引入“蘸面”这种加入中国饮食风味的拉面,即把汤、面条、配菜分开装在碗碟里,吃的时候把面在汤里蘸一下即可。“蘸面”好吃的秘诀是骨头汤,一般日本拉面的骨头汤都是猪骨加上葱白熬制而成,而陈建在汤里加入八角桂皮等中国调料。这种拉面推出后,迅速吸引了喜欢重口味的日本年轻人。第一个月营业额就冲到500万日元,到年底,营业额已翻了3.5倍。

之后,陈建又开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找的都是那些日本人开倒了的拉面店,接手过来后用上自己的拉面,哪怕是同样的装修、同样的人马、同样的地方,都能让营业额最少翻3倍,甚至有些翻到5倍。

陈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经营餐饮行业,一定不能怕吃苦,否则很难在日本市场打开局面,“日本人也很吃苦耐劳,但是说实话,现在日本的年轻人也不那么拼命了”;其次,投资拉面店要选择面积小、投资小的店铺,这样管理简单,营业额也稳定;此外,聘用专门学校与大学应届毕业生,也能控制好店内人员成本。▲

猜你喜欢

骨头汤营业额拉面
多喝骨头汤能长高?和补钙关系不大
妈妈说喝骨头汤能补钙,这是真的吗?
一碗拉面加个蛋
骨头汤到底补了多少钙?
计算营业额
中国餐饮年营业额突破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