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片段
——基于生本教育教学理念
2017-06-2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城楠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城楠中学 韦 珍
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从学生熟知的矩形面积求解开始设计前置作业,通过剩余面积相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在教师引导下完成规律的归纳和符号化。生本教育强调的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2.前置作业
问题1: 一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板,如果用剪刀从这个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下图),那么剩下纸板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想到了几种方法?
问题2: 通过观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剩余部分纸板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剩余部分面积不变)
3.抛出问题,引入课题
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下面这道题吗?
师:我们现在还不能,但是我相信:你就要可以了!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感觉困惑,然后带着疑问去学习。
4.探究能力,大家都行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请同学们先自己来算一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殊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学习平方差公式作了铺垫,让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引出平方差公式。
师:算出来以后请和本组的成员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⑴先相互对照答案,如都一致了(不同结果的先改正)就观察你们得到的结果,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⑵以上三个等式的左边在形式上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⑶你发现什么了吗?可以用简单的式子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交流自己的观点,进一步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发现规律。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工作,我们请第三组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成果。大家欢迎。(鼓掌)
5.试试身手,察言观色
6.你来讲例,学有所获
师: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算完后主动和同桌对照方法和结果,如果有奇异就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大家都算得差不多了,我想听你们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1:老师,我只讲第一题,后面两题由我同桌讲。在第一题中,我们把3x看成平方差公式中的a,把2看成平方差公式中的b,原式等于(3x)2-22,进而算出结果是9x2-4。
生1的同桌:第二题中,先把b+2a改写成2a+b,我们把2a看成平方差公式中的a,这样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了,原式等于2a2-b2,即等于4a2-b2;
第三题,直接把-x看成平方差公式中的a,把2y看成平方差公式中的b,由平方差公式可知,原式等于(-x)2-(2y)2即等于x2-4y2。
师:(示意鼓掌)讲得很好!同学们都听懂了吗?
生:懂了。
师:对于第三题,你还有其它计算方法吗?
7.比比谁快,灵活应用(略)
8.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这节课,我有那些收获?
我还有哪里不懂的?
9.作业布置,巩固知识
必做题:练习 第二题
习题15.2 第一题
选做题: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多项式,使之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并求出结果。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布置有较大的弹性,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基础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基于生本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设计的,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小组活动为课堂主线。前置作业的布置,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能初步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课前设问产生悬念,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得出规律。接着引导学生证明平方差公式。“试试身手”环节是结合课后“练习”的第一题,以学生讨论和老师引导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公式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运用。“比比谁快”环节既解决了课前抛出的问题,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本节课以谈话方式总结课堂,使学生畅所欲言,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分层作业的布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
基于生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思考:
传统的“师本教育”不仅让老师累得筋疲力尽,更重要的是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老师牵着走,基础不同的学生跟着同一个老师的思路进入课堂,是很难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生本教育的出台正好缓解了这些问题。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任务前置:让学生有备而来
学生完成前置性任务后,就已经对本节课有所想法了。学生有备而来,起点高了,再经过小组讨论交流,经过小组汇报展示等形式的学习,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适当激活了,也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了。
2.小组合作:顺理成章为常态
在有前置性任务的支撑基础上,小组合作成了常态,有可以交流的基础了。因为学生人数较多,为满足所有学生想表现、被关注的心理,先组内交流,再分小组展示成果。有利于思维的碰撞和拓展。对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获得同组同学更多的帮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更高的平台可以表现。
3.教师引导:服务学生,做学生的“仆人”
教师是“牧者”不是“纤夫”。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和引导。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把握课堂的大致主方向。教师介入的主要方式有,提出学习主题,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赞赏等。如课前布置的前置性任务是一种课前介入引导。
4.学生主体: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核心的事还给学生自己做,这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能。另外还应尽可能多地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这样,才能完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