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性学习视角下适合高职听障生的生态课堂构建
2017-06-21周玲岚
周玲岚
融合性学习视角下适合高职听障生的生态课堂构建
周玲岚
听障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是所有残疾类别中最突出的问题,学会一技之长是解决就业难的最好办法。为了能够传授学生一技之长,特教教师们尝试了很多的办法,但往往效果不佳,就业仍然成为问题。研究发现专业教师往往会聚焦于某一方面的具体技能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导致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本专业的就业岗位,进入无技能岗位,最终导致失业。构建听障生的生态课堂,建立生活、学习、工作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使听障生的教育一直融入在他们所需的生态环境中,具备适应生态环境的生存能力。
生态课堂 社会职业 听障生 融合性
生态教育就是从生态环境中选择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并把这些因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1]。生态课堂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社会生活融合,根据其发展空间和生活现状,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建立个别化教育课堂[2]。生态课堂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到宏观社会的融合性教育。高职听障生的生态课堂需从三个层面进行构建: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课堂与校园环境的融合,课堂与社会职业的融合。从不同层面的生态环境构建课堂,实现听障生生活、学习、工作于一体的融合性教育模式,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工作。
一、听障生的生理特点
听障生由于生理缺陷,大脑接受信息部分缺失,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各种现象只能通过其他感官来代偿和分辨。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经常局限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内在现象较难理解,导致对各类事物的认识带来片面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思维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对图像的直观感受力强,培养了看图能力,增强了图像记忆和动作记忆能力,这些特点使他们具有超于常人的模仿能力。长期的模仿增强了听障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使听障生具备了善于表演、乐于表演的特点。
二、听障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从大量数据统计目前残疾人的就业形势和生存状态并不乐观,特别是听力障碍人士。提高残疾人的教育质量是实现体面就业的有效途径。听障毕业生就业现状: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还需企业再培训;工作一年后的效率只能达到普通员工50%,工作三年后能达到普通员工的效率,甚至超过普通员工;由于不能坚持,就业专业对口率偏低,就业不稳定[3]。就业中的这些问题,首要的根源还是学生专业技能迁移能力甚微导致学校传授的专业技能不能直接用于企业岗位,同时听障生的生理缺陷导致再学习能力弱,缺乏竞争性,从而被企业淘汰。
孤立的教学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被应用,因为这些技能迁移到实际生活及工作中又有一个过程。引入生态课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利途径。寻找适合听障生的生态课堂元素是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听障生的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建立一种桥梁模式,而这种桥梁模式的搭建其实就是生态教育的引入。日常生活往往是听障生最能理解的部分,在听障生的课堂教学上需要把生活中的知识迁移到课堂知识的传授中。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通过具体情境的呈现化解知识接受的盲区。比如在《造型设计》课程中设计Q版或写实类的角色时人物个性的表现是最为困难的,往往在设计要求中只用文字描述人物的个性。听障生很难把描述的人物个性要求进行画面的联想,导致他们设计的人物个性不清晰或表达错误。针对听障生这类情况,在课堂的设计上必须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可理解的范围内,此知识点的传授在课堂的安排可参考以下方式:(1)从设计自己、家人或同学的形象入手,深入理解“个性”一词。(2)通过学生熟悉的影片赏析,分析影片角色的性格,再选择典型情节进行表演,从表演中深刻体会角色性格内涵,再进行角色形象的设计。(3)根据文字描述设计角色,回到健全学生的教学要求水平。(4)角色形象设计的拓展。
四、课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课堂的教学环境并不能局限在教室的环境中,走出教室寻找更适合听障生的生态课堂元素。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很好切入点,可以把课堂教学融入到日常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中,让学生沉浸式的在活动中学习。以《造型设计》课程为例与校园文化融合构建生态课堂。
课程从听障生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他们的善于动作模仿及动作表演的特长。实现从课堂走向舞台,使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零距离”融合,使学生学习和学生活动“零距离”融合,使课上与课下“零距离”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听障生的潜能,同时培养他们做事的能力。使专业课程与校园活动相融合,让专业课程学习走出课堂,走向舞台。
(一)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运用项目化教学,发挥专业课程在校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COSPLAY秀大型活动作为总的项目、在总的项目下建立了单元项目,如:COSPLAY秀剧目选拔、衍生产品设计、Q版形象设计、校园吉祥物的设计、COSPLAY原创剧目服装的设计等,每个项目以工作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及课余时间完成,并通过最后汇报演出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与展示。具体课程整体设计如下:
模块总项目单元项目单元子项目学时剧目预选剧本改编(改编原创剧目)3 Cosplay剧目角色表演(通过节目预选)3角色造型设计衍生产品设计与制作Cosplay剧目角色设计(剧目角色印制到T恤)12 Cosplay秀大型活动Cosplay软陶公仔形象设计(邀请嘉宾的纪念品)6 Q版形象设计Cosplay剧目演员Q版形象设计6 Cosplay剧目角色服装道具平面图设计6服装道具设计Cosplay剧目服装道具三维效果图设计12吉祥物设计Cosplay秀吉祥物设计6 Cosplay秀汇报演出Cosplay大型活动展示6合 计60
(二)情境项目设计
在《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引入实际需求,提出实际问题、精心创设情境,培养听障生的应变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造型设计》课程课堂情境项目主要以COSPLAY大型活动为背景,以数媒工作室为承接部门,设计了每个子项目的情境,并给每个子项目设计一些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有正常和意外两种)及最终的解决方案和工作任务。以下是其中几个项目的情境设计方案。
情境项目设计子项目项目情境项目任务项目名称Cosplay秀剧目形象设计衍生产品设计与制作数媒工作室接到任务, Cosplay活动要印制30件剧目形象T恤1-1 设计图制作过程中突然断电,设计制作的文件不见了,如何避免重复劳动?(意外)1-2设计图尺寸太小了,打印出来图像较模糊,如何解决(意外)1-1 1.各成员讨论给出解决方案2.解决方案(可选择)a.文件保存时间的设置b.及时保存习惯的培养1-2 1.各成员讨论对策,制订工作方案2.咨询相关打印尺寸要求,在FLASH源文件中重新设置图像大小再进行导出。Cosplay秀软陶公仔形象设计数媒工作室接到任务:Cosplay活动需要定制50个剧目角色的软陶公仔作为礼品1-1联系公司制作,但是原来的形象设计图被退回,告知需要三视图(意外)1-2软陶公司反映:设计的动作过于僵硬,做出来的效果不好(意外)1-1 1.各成员讨论给出解决方案2.指定人员根据正面形象设计图绘制侧面和背面3.电子稿JPEG格式保存并发给软陶公司1-2 1. 各成员讨论给出解决方案2. 派人与软陶公司联系,咨询相关要求和参考资料3. 指定人员进行角色表情、动作的绘制4.电子稿JPEG格式保存并发给软陶公司
以Cosplay秀大型活动作为背景,通过与校团委的深入合作共同完场这场活动。在各个项目的完成中,直接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无需再将知识进行类化或推论,自然的实现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互动,培养做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态课堂的构建。
五、课堂与校园生活的融合
校园是一个小社会,也是听障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课堂的教学可与校园生活深入融合,通过对小社会的融合为步入大社会奠定基础。在融合方式上可以以专业为依托建立数字媒体工作室,以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项目的形式承接校园内能够挖掘的项目。如《摄影修片》课程可通过工作室挖掘校园内及周边高校师生的需求,帮助周边各大高校师生修日常照片,并打印成册。《版式设计》课程可通过工作室承接学校宣传部的工作,如文艺汇演的海报、X展架、入场券、邀请函、节目背景图片等;《插画》课程可通过工作室挖掘校内照片转手绘的需求、漫画形象设计需求等。
数字媒体工作室的运营和管理需模仿企业形式,建立竞争机制,培养竞争意识。工作室可建立淘宝及微信店铺,完成网络接单。数媒工作室的设计部门岗位有实习生、设计师助理、初级设计师、高级设计师、资深设计师、设计总监。学生进入本专业后就可成为工作室的实习生,根据项目制作的数量、录用率和客户满意度获得不同的分值,分数可一直累加到毕业。充分利用校园及网络资源,让专业课堂最大限度的与工作室融合起来,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生态课堂环境。
六、课堂与社会职业的融合
听障生最终需要回归主流社会,教育是顺利回归主流社会的重要因素。与社会职业融合的生态课堂建立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引入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课堂教学
根据课程需求引入相关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并带企业项目进课堂。在企业骨干和本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带领下,用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专业教师为企业技术骨干进行手语翻译,通过手语翻译,专业教师能够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为今后培养学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通过商业项目制作企业可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实现校、企、生三赢。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在课堂中引入企业培训课程
慕课的爆发,引来了更为系统化的网络课程培训,这为听障生的知识信息接收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途径。企业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学校教育往往跟不上企业技术变化的节奏。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入企业在线培训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并在资源建立上为听障生增加相应的特色功能。在线课程的引入能够使课上课下更好的衔接,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解决课堂分层教育的操作难点。实现知识技能要求与企业岗位标准零距离对接。
(三)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实现课堂环境与社会职业环境零距离融合
听障生由于就业岗位的局限性,专业就业的方向可以精准定位。每个专业可确定三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寻找适合的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听障生提早进入社会职业环境中,为毕业后更顺利的踏上职业生涯做准备。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熟悉的课堂环境中接受企业的管理模式。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标准建立,完全营造企业文化,并由企业导师负责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营和管理。学生在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标准与进度要求完成企业项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陌生的环境中做熟悉的工作。让学生的课堂始终沉浸工作环境中,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以上构建的生态课堂是社会职业通过课堂逐渐融入的过程。不需要再额外设计如何培养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技能,无需过分担忧他们将来毕业走上社会如何适应主流环境[4]。
总之,生态课堂的构建是高职听障生顺利进入职业角色的最有利途径。生态课堂的构建更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共同协助,为真正提高听障生的就业质量而努力,为听障生有能力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
[1]万铭.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华文教育区域化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6).
[2]段玄锋,许家成.智障教育生活质量课程观初探[J].绥化学院学报,2013(7).
[3]周玲岚,丁显洲.构建适合听力障碍学生的高职动漫工作室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9).
[4]孙峰.环境生态课程对特殊学校融合教育的启示[J].文史博览,2014(6).
(作者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KG2015988《融合性学习视角下“零距离”课堂构建——适合听障生的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