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017-06-20王鹏圣

速读·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小学

王鹏圣

摘 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时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需要在小学教育大纲中增添信息技术课程,这也为我国小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可以使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学中顺利开展,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措施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一些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的知识,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阶段的首要任务。基于此,笔者将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教育事业也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点,在人才的培养当中,人才应具备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素养。为此,从小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观,实现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而培养优秀的新时代人才将是本次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1.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课堂、班级制度已经习惯性的接受了,并且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得靠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多多发挥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活跃的性质,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教师不仅作为学生的指路人和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人,还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这自然减少了学生对课堂对老师常有的恐惧感。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思想,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

2.学习与娱乐时间科学的把控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所以需要老师尽量的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以此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亲和力,并且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完成的。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也为小学信息技术的良好教学打下基础。通过长时间的经验观察得知,小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度远远的超出我们的想象,从好的方面来说,这对我们信息技术的整体教学是一件好事,但这其中也有不好的一面,现在的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计算机游戏。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鲁莽的完全抹杀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正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还在爱玩游戏的心理,做适当科学的调换,把这一种激情转换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上面。例如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奖罚分明的制度,把玩游戏的时间作为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奖励,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老师安排的课堂练习任务,那我们就可以适当的加长学生用电脑玩游戏的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3.编制合理的教学内容

现在,通过我们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的了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主要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为主,这不仅离当下小学生的生活较远,而且极易让学生产生疲倦与厌烦的心理情绪。比如,在我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中,全书主要讲的是对文字、图片处理、页面设计、排版及表格应用等;在下册信息技术教程中,则侧重于讲互联网搜索、图片收集及聊天工具使用等。这完全脱离了我国绝大部分小学生的生活,实用的效果不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换句话说,不正确、不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编制就是一种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符合当地教学形势和实际需要,在科学教学目标指引下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充分的考虑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特点,从小学生现实生活和情感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小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具备一定信息素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到最大化。

4.适当的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这个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教学。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并不太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也比较模糊,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教授之前都应该对学生、和学习目标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其中信息技术教学当然也不列外。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目标的制定,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有助学于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模式取代,由传统的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转变到学生充当主体地位。然而,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中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还是老师演示一步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比如在一次听课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操作完之后,我有意的考了考学生,让学生把所学生的内容从头到尾的操作一遍,结果发现学生什么都没学会。这样的课堂不但不符合新课程要求,而且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从何谈有效教学呢?因止,信息技术课堂要把握其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特点,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多研究、多实践。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和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培养目标,而小学信息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地位十分重要,认识到小学信息教育的重要性是有效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提条件。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做好铺垫,就需要老师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等方面做起,同时还需要老师指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程有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武健.信息技术课中的学习态度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7).

[2]陈冬冬.浅谈信息技术教学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0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小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