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口疮病的诊治
2017-06-20李恒明严小东
李恒明+严小东
摘要 本文对一例山羊口疮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诊疗措施,以期为山羊口疮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山羊口疮病;诊断;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6;S858.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56-01
羊口瘡又称羊传染性脓疱,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生于秋季、冬末和春初,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口疮病的类型有3种,即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但是发病最多的为唇型发病,有时也会是3种类型混合感染,染病的羊口唇等部位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胞、溃疡以及疣状厚痂。羊口疮发病范围较广,不同品种和性别的羊均可感染,以幼羊感染发病率最高,其对山羊养殖的危害性非常大[1]。
1 发病情况
东兴市江平镇黄竹村某养羊户2013年11月建场,目前存栏山羊72只,其中羔羊存栏13只,采取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据向畜主了解,山羊于2016年1月13日开始发病,当天发现有2只羔羊采食缓慢、精神不振,被毛粗糙,羊群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第2天在口唇、口角、鼻镜等处的皮肤和口内黏膜上出现小红斑点,呈分散状,到2016年1月26日有10只羔羊相继出现类似症状,羔羊发病率达76%,死亡1只。其间用10%食盐水冲洗、用醋酸涂擦,有一定的效果。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羊只表现为采食痛苦状,精神不佳,被毛比较粗糙,一开始在上唇、口角或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然后逐渐转变成为疹和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硬痂逐渐扩大增厚、干燥,1~2周内痂皮脱落,而皮肤则在几天后恢复正常。部分严重的病羊拒食,病变出现唇部肿胀,触诊时出现热痛感,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痂垢,并互相融合成大面积的污秽痂垢,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眼睑、耳廓等部位。痂垢下伴以肉芽组织增生,强行剥离痂皮后极易出血。下颌水肿,病羊的采食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病羊逐渐消瘦、衰弱甚至死亡[2]。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发现口腔内有水泡、溃疡和靡烂,胃内几乎没有食物,尸体脱水严重,打开痂垢可以发现其下有增生的肉芽组织,病羊的嘴唇向外翻出并且肿大呈桑葚形状隆起,面部皮下有出血斑,气管出现环状出血,肺部肿胀色暗,其余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
4 诊断
羊口疮病一般在冬末和春初发病,羔羊较易感病。临床上该病与口蹄疫、蓝舌病、山羊痘、溃疡性皮炎、坏死杆菌病等的症状相似,要进行认真鉴别,一般病羊口唇部的皮肤和黏膜处会有丘疹水疱,有的形成溃疡和疣状的厚痂[2]。
5 预防
5.1 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羊和购入饲料、饲草
从外地购进种羊时,要避免在羊口疮病多发区购买种羊。应到当地兽医部门了解,确认为非疫区后,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申请引种备案登记,严格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购入检疫。如果确实需要从外地引进羊,需要提前将其隔离观察4~5周,并做好羊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发现其没有任何症状且经检疫正常后才能引进混群饲养[3-4]。
5.2 做好隔离消毒和预防接种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只的动态,发现病羊要立即隔离,彻底消毒病羊污染的羊舍和其周围环境、用具等。同时,要对健康羊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5]。
5.3 强化饲养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中要及时消毒羊场羊舍,使羊能够生长在干净、干燥且卫生的环境,定期消毒羊场圈舍运动场饲槽和水槽,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全面,适当添加舔砖,抓好秋膘和冬春补饲,做好防寒保暖工作[6]。
6 治疗
依据患羊病情进行治疗,在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涂以碘甘油龙胆紫。病情较重者,治疗围绕抗病毒与防止感染的方法进行,对创口处理为除去结疤的痂皮,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等外用消毒药清洗,再涂以碘甘油龙胆紫或土霉素软膏,每天2次,即可治愈。蹄部发生病变,将病羊蹄部置于5%~10%甲醛溶液中浸泡,每次1~2 min,然后再用3%龙胆紫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涂擦患部。发现有并发炎症、体温升高的病羊,肌肉注射板蓝根、黄芪多糖等抗病毒注射液,搭配头孢、青霉素等抗感染的抗生素进行抗菌消炎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由于发现早并及时隔离治疗,处理得当,细心护理,除1只病羔羊采食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病羊逐渐消瘦衰弱死亡外,其他9只病羔羊都痊愈,1年多来无新病例发生。
7 体会
7.1 严格采取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羊口疮病会交叉传染给人、牛和其他动物,因而要高度重视羊口疮病,发现病例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兽医人员及饲养人员在治疗羊口疮病时,要严格采取安全卫生防护措施,要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手套方可进行操作,在清洗溃烂痂垢时,应注意严格消毒,尤其是接触的手或器械,必须做好自身消毒,防止感染到人[3]。
7.2 定期给羊群接种疫苗
发生过羊口疮病的地区,每年都要定期给羊群接种羊口疮弱毒疫苗。在非疫区,一旦发现病羊,要立即隔离治疗羊只,并对同群羊只或邻近受威胁的羊群紧急接种疫苗,严格消毒圈舍。
7.3 防止损伤羊只的皮肤和黏膜
羊口疮病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皮肤和黏膜,因而要避免饲喂带刺的饲草,不能在有刺植物的草地放牧,筛出饲料、垫草中的铁钉、铁丝等硬刺物,保护羊的皮肤、黏膜免受损伤。加强饲养管理,在羊舍内摆放舔砖,补充微量元素,以减少羔羊啃土、啃墙,防止损伤皮肤和黏膜。
8 结语
羊口疮病的脓胞病毒抵抗力较强,在当地发生1次疫情后,容易连续发生,且易感染其他疾病,因而对该病要高度重视,发现后要及时治疗。发生过羊口疮病的养羊场每年要定期采样监测,在确认该病净化以前所养羊群不能作种羊出售。在饲养管理上,要切实做好养羊栏舍、用具及环境的消毒工作,合理搭配饲料;坚持自繁自养,确需引种的,必须了解清楚引种地羊病的发生流行情况,避免在疫区购买种羊,引进场内的羊必须放在消毒隔离区观察4~5周,确认健康再并入其他羊群。在治疗羊口疮病时,要同时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消炎类药物,避免发生并发症而使得病情更加复杂[3]。
9 参考文献
[1] 张玉旗,单留江,王焕.一例山羊口疮病的诊治体会[J].北京农业,2013(9):130.
[2] 郭建,刘泉.山羊口疮病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学,2011(20):351.
[3] 周宗信.山羊口疮病的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168-169.
[4] 徐明勇,吴慧岚,黎桂云.新进山羊隔离观察期几种常见病的防治[J].贵州畜牧兽医,2011(1):45-46.
[5] 陈菲.一例羊口疮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3):66.
[6] 张国华.浅析山羊口疮的综合防治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