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研究
2017-06-20周加林
周加林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房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中药饮片用药情况。结果 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中,中药饮片共涉及有198种,以茯苓、当归、白术、柴胡和枳壳为主,中药处方以中医科室、肿瘤科和内科数量最多,处方药味数以15~20为主,其次为11~14味。结论 中药饮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处方应用合理化,有助于提高中药饮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7..02
中药饮片,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经加工炮制而成的药品,主要包括原形药材饮品、产地加工的重要切片等。目前,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促使其处方用药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与重视[1]。为探究中药房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本院以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为对象,经回顾性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作为研究对象,处方包括涉及多个科室,由本院不同级别的临床医师所开,具有代表性,研究价值高。
1.2 方法
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为依据,回顾性分析本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情况,全面了解各科室处方数量,为更好地管理各个科室创造条件,且所有数据均经由Excel导入与导出。
2 结 果
2.1 处方用药情况
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中,中药饮片共涉及有198种,以茯苓、当归、白术、柴胡和枳壳为主,具体而言,见表1。
2.2 中药饮片处方科室分布情况
经由回顾性分析得知,中药处方以中医科室、肿瘤科和内科为主,具体而言,见表2。
2.3 处方药味统计
本次研究的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60张,处方药味数以15~20为主,其次为11~14味,具体而言,如表3所示。
3 讨 论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较少中药来源于外国,例如,西洋参,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作用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是调节人体机能的有效药物,以植物药为主,还涉及有礦物药、生物制品类药物和动物药。若以加工工艺为划分依据,可将中药分为中成药和中药材。其中,解表药包括柴胡、薄荷、菊花等,清热药包括栀子、板蓝根、黄芩等,止血药包括白及、蒲黄炭等,补虚药包括党参、白术、山茱萸、当归等,泻下药有郁李仁、芒硝等[2]。
中药饮片指基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相对应的中药炮制方法,中药材经加工炮制而成,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主要包括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在管理层面上,前两类常视为中药材,仅仅是按照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基于管理层面上的饮片,理解为:中药饮片,指以调配或制剂需求为依据,将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行切制、炮制而成的成品。目前,对于中药饮片,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普通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饮片、中药颗粒饮片、中药精制饮片、中药破壁饮片[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中医治疗方式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普遍接受与认可。与此同时,应用中药饮片过程中,需进一步分析中药处方,深层次认识、理解中药饮片,以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为依据,选择恰当的中药饮片,合理调控不同中药饮片的剂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确保疗效,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以我院的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为对象,回顾性分析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显示,中药饮片处方160张中,中药饮片共涉及有198种,以茯苓(41.25%)、当归(38.75%)、白术(35%)、柴胡(34.375%)和枳壳(33.125%)为主,中药处方以中医科室、肿瘤科和内科数量最多,处方药味数以15~20为主(33.75%),其次为11~14味(28.75%)。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在医院各个科室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药典不断发展,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合理性呈现出完善趋势,然而,受疾病类型、表现方式、患者差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处方用药味数较多,存在浪费现象。因此,严格规范处方,十分有必要,是提高中药饮片有效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阳柳平.分析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04:225-226.
[2] 吴建新.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8:240.
[3] 张海丹.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用药的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2015,08:245-246.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