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17-06-20柳听海
柳听海
摘要 为推进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探讨并提出了玉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期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35-01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生物防治方法,以及施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化学方法,保护田间天敌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进行绿色防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1]。
发挥植保、执法、专业化组织等职能部门以及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扶持等,建立示范区、发挥无公害绿色品牌效应等,引导推进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控
1.1 优选品种,精耕细作
推广种植抗(耐)病虫、高温等的玉米品种,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精细田管、健身栽培。小麦收获后深耕灭茬,控制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和危害。实行精耕细作、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合理水肥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田间通透度,增强植株抗病力;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做好田间杂草防除,铲除病虫栖息场所和寄主植物。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粉碎深翻或腐熟还田,或集中离田处理,降低翌年病虫基数。
1.2 调整作物布局,轮作换茬
同一区域应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玉米品种,保持生态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对于诸如玉米茎腐病等,应与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为防止除草剂残留发生药害,也应该考虑选用轮种不敏感的作物。
1.3 提高播种质量,适期适量播种
选用优良播种机械机播,并综合考虑品种特性、气候等因素,适期适量播种,做到播种行直、无漏播、下种均匀。春玉米播期掌握在4月20日以前;夏玉米则在油菜、豌豆、大蒜、大麦、小麦等作物收获后,推迟至6月10日后再播种,可使玉米苗期感病阶段避开粗缩病传毒昆虫灰飞虱一代成虫麦田迁出峰期,从而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2 物理防控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化、趋色习性,在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色板、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害虫。
2.1 设置杀虫灯
田间设置杀虫灯可以对多种害虫的成虫诱杀。灯光诱杀架设频振式杀虫灯0.5盏/hm2,傍晚8:00开灯,翌日2:00关灯,可以诱杀玉米螟、棉铃虫、二点委夜蛾、粘虫、金龟子、蝼蛄等害虫。
2.2 性诱剂诱杀
根据玉米穗期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类(如玉米螟、棉铃虫、高梁条螟等),于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前5~7 d,在玉米田间分别悬挂相应的性诱剂诱捕器15~30个/hm2,高度超过作物顶部20~30 cm,每5 d清理1次诱捕器,每30 d左右换1次诱芯。建议选择性组合悬挂不同的性诱剂诱捕器(如玉米螟和棉铃虫),并集中连片大面积使用。
3 生物防控
3.1 利用天敌、真菌防治
如选用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选用白僵菌对冬季堆垛秸秆内越冬玉米螟进行无害化处理。
3.2 生物农药防治
使用Bt、阿维菌素、氨基寡糖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在春玉米田一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产卵盛期,用16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或8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5 250 g/hm2,按药、水、干细沙以0.4∶1.0∶10.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氨基寡糖素1 125~1 500 mL/hm2加水喷雾防治粗缩病等。
4 化学防治
4.1 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
选用咯菌·精甲霜、丁硫·福美双、戊唑·吡虫啉、噻虫·咯·霜灵、甲霜·戊唑醇、福·克、寡糖·噻·氟虫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是防治玉米种传、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也可防治地下害虫(用量参考使用说明,下同)。选用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氟虫苯甲酰胺、三唑酮、烯唑醇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于玉米病虫害发生初期喷雾防治。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混喷杀虫剂和杀菌剂,有效兼治钻蛀性害虫和叶部病害。
4.2 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
选用具有植物免疫诱抗生长的制剂(如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进行玉米种子包衣、拌种或混配营养,生物型叶面肥(氨基酸、腐植酸类等)处理种子或者在生长期喷雾,能显著提高玉米抗逆性(缓解药害、干旱、涝害、土壤板结等)及抗病虫害能力,有效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并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2]。
4.3 选用针对性药剂防治主要病虫害
玉米蚜虫主要发生在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程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常以甜糯品种发生较重。可以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嗪、高氯氟·噻虫、高氯·啶虫脒、氯氟·吡虫啉其中之一进行喷雾防治,采用高杆自走式喷雾机或飞机喷雾,要注意选择兼治玉米螟、棉铃虫、桃柱螟、高粱条螟的高效低毒农药。对于粘虫、玉米螟、棉铃虫、桃柱螟、二点委夜蛾、高粱条螟,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3]。
玉米褐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锈病等,可以选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嘧菌酯、戊唑·嘧菌酯等喷雾防治。
4.4 选用新型高效植保器械
推广新型高效植保器械,如静电喷雾器、无人机、高杆自走式喷雾机、热力烟雾机等精准、安全施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症施药。交替轮换使用高效、低量、无污染的农药,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做到农药的科学合理混配、施用[4-5]。
5 参考文献
[1] 杨普云,赵中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 邵振润,闫晓静.杀菌剂科学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 张帅,邵振润.双酰胺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4] 邵振润,梁帝允.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指南[M].2版.北京:中国農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 张宗俭,邵振润,束放.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指南[M].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