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顺手拈来”到“恰到好处”

2017-06-20叶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长方形图形面积

叶欣

在一节数学课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应用在整个教学系统当中,它与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并不是作为课堂的组织形式的点缀而存在.只有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很好地发挥合作的效益.实践证明,在下列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独立思考困难时

在“工程问题”一课中,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芳芳和明明分发一批图书,如果芳芳先发5分钟,再由两人合作4分钟可以发完;如果明明先发5分钟,再由两人合作3分钟可以发完.如果两人开始就合作,要几分钟发完这批图书?”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首先,想到用方程解答.可限于所学知识,很多学生不能解答.于是我让学生将条件摘录、整理、比较,从整体上来把握两组条件,寻找内在的联系.

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甲:“我发现两组条件中,两人先工作的时间是相等的.”乙:“后来都是两人合作的,第一种情况下用了4分钟,第二种情况下用了3分钟完成任务,这说明芳芳工作效率低一些.”甲:“我懂了.第一种情况下,合作了4分钟完成的工作量比第二种情况多一些,所以前5分钟芳芳完成的就少一些,工作效率也就低一些.”丙:“知道这些对解决问题好像没什么用.我们还是看看能不能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考慮.”此时几人陷入了沉思.甲边思考边喃喃自语:“都是先单独做5分钟,后来都是合作的.”一分钟后,乙突然一拍脑门:“有了!既然两个人都是先单独做5分钟,那就可以看成两个合作5分钟.这又有什么用呢?”丙:“有!两种情况下后来不都是合作的吗?这样就可以把两种情况合并起来.”甲:“噢!对了!这样就可以看成合作了5+4+3=12(分钟).”丁:“我也明白了!两人合作完成工作总量的两倍用了12分钟.所以,完成工作总量就用了12÷2=6(分钟).”四人此时欢呼雀跃.

不难看出,这样的合作真的是让学生们“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样的时机组织合作交流无疑是恰当和必要的.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独立完成低效时

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可能性”,我先让学生两人一组抛硬币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记下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共做20次.然后,四人小组比较结果并进行汇总.再请邻近的四个小组合作,收集数据,汇总成一张表格.这时,请学生观察表格并在小组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全班的数据收集起来,猜想一下,结果又会怎样?”然后,再进行验证.这样,原始数据的个数就大大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大增强.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对可能性的体验也更为深刻.

合作学习所发挥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作用也会深深印记于学生头脑中.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我让学生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在“计算器”一课中,我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算式趣题的规律;在“圆的面积”一课中,我在学生独立完成把圆16等分拼成近似长方形的基础上,让每个小组合作把圆32等分,再共同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些都为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既可信又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可能,也让学生在这种相互依存、共同协作的环境下,能够获得独立学习所缺少的效率和乐趣.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个人认识片面时

在六年级“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上,我让学生解决靠墙围一段篱笆如何使围成的面积最大的问题.学生有的说围成一个正方形,有的说围成一个圆,有的说应该是一个长方形.于是,我建议小组里每名学生画一种图形并算一算面积,然后组织交流.结果出乎很多学生的意料:半圆的面积最大.我并不就此罢休,引导学生思考:难道我们学过的“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错了吗?每个小组在激烈的思维碰撞后进行了交流.

生1:“不是以前学习的结论错了,而是条件变了.这里利用了墙壁.”

生2:“我们小组还发现,并非利用的墙壁越长,面积越大.”

生3:“如果在墙壁的背面对称地画出篱笆,与正面的篱笆围成的这些图形周长相等,还是圆的面积最大.所以,正面的这一半图形,当然也是半圆面积最大.”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伟大”发现而鼓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已有结论的正确性,又对新问题做出了完美的解释,完善了认识结构.

四、“吹尽寒沙始见金”:彼此意见不一时

在学习“平均数”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四年级一班有22名男生,平均身高140厘米;18名女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出现两种解答,一种是(140×22+142×18)÷(22+18)=140.9(厘米);另一种是(140+142)÷2=141(厘米).由于答案不一,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议.正方(第一种解法)代表运用“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的数量关系说明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反方(第二种解法)的学生说:“既然已经知道了男生的平均身高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当然只要加起来除以2就可以求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了,何必那么麻烦?”

只见正方一代表边画示意图边说:“如果用142厘米代表一名女生的身高,140厘米代表一名男生的身高,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两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厘米.那我们就这样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为一组,共可组成18组.这18组同学的平均身高都是141厘米.所以,这36名同学的平均身高一定是141厘米.可还多出4名男同学,根据移多补少的方法,40名同学的身高肯定低于141厘米.”此时,教师笑而不语,只将原题中女生18人改成22人,再让双方用自己的解法去计算,结果答案相同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越辩越明,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与发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把握得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长方形图形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用面积求坐标
长方形的困惑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