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2017-06-20李岩
李岩
【摘要】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64排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血管造影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技术检查情况。结果 64排CTA检查与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6.67%,由此可见,64排CTA血管造影检查对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 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进而对患者的颅内动脉瘤大小、性状、位置等进行清晰观察。
【关键词】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7.0.0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后常见并发症症状,患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CTA因具有无创、检查便捷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得以在血管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本研究对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为研究对象,男与女构成比18:12,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56.4±24.2)岁,患者Hunt-Hess分级结果:2例Ⅴ级,6例Ⅳ级,8例Ⅲ级,10例Ⅱ级,4例Ⅰ级。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癫痫发作、呕吐、昏迷、头痛等;患者无明显的对比剂禁忌症。排除标准:并发心、肺、肾功能障碍;碘过敏患者;存在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因而无法完成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设备为GE Optima660,患者保持仰卧位接受CT扫描,扫描方向自足向头侧,扫描范围设定为颅顶与主动脉之间。参数设置情况:准直宽度64×0.5 mm,机架旋转速度为0.5 s/转,层厚0.5 mm,螺距HP 53.0螺距因子PF0.828,管电流340 mA,管电压120 kV。于患者肘正中静脉处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60~80 mL不等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比醇300 mgl/mg),速率控制在每秒4 mL左右,然后使用35 mL生理盐水对注射器进行冲洗,通过标准算法重建CTA检查图像。
1.3 图像分析
由两名专科影像学医师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共同阅片,通过单盲法对CTA檢查结果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为瘤颈宽度、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数目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其中,29例确诊为颅内动脉瘤,1例误诊,64排CTA检查与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6.67%,由此可见,64排CTA血管造影检查对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0.05)。患者颅内动脉瘤位置检查结果。见表1。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肿瘤疾病,且不同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病可能,40~60岁阶段为该疾病高发人群,且颅内大动脉分叉处和前后交通动脉发病率相对较高。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降低均具有积极的意义[1-2]。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创伤性较小,操作较为简单,安全性较高的颅内动脉瘤临床检查与诊断技术,能够清晰反映患者动脉瘤周围组织与其血管空间解剖关系,且检查过程中只需要注入一次造影剂,重建过程中能够向不同方位和角度旋转,因而检查结果的立体性更强,图像更加直观且易于观察。随着近年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其图像处理速度和质量均显著改善,且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能够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的检查,有助于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检出率的提高。但是,这一检查方法也存在特定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其重建图像结果容易受到检查人员自身操作能力的影响[3]。然而,CTA也存在一些不足,扫描参数的选择与设定一定程度上影响后处理过程获得的重组图像的质量,且重建图像也受到操作者本身技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进而对患者的颅内动脉瘤大小、性状、位置等进行清晰观察。
参考文献
[1] 徐小军,于建刚,孙 敏.头颅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01):38-40.
[2] 毛国华,王 莹,李 芳.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4):59-60.
[3] 郑功远,周志刚.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