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7-06-20徐艳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6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分析

徐艳慧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22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溶栓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43例, 有效47例, 无效22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63例, 有效42例, 无效7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 低于观察组的93.8%,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療期间,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 其中1例过敏、3例出血、3例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 其中过敏5例、出血6例, 室性心律失常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相对于常规的静脉溶栓治疗措施,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 且还可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产生, 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6.06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or seni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24 seni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1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had 43 excellent cases, 47 effective cases and 22 ineffective cases. There were 63 excellent cases, 42 effective cases and 7 ineffective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had low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0.4% than 93.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During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6.3%, along with 1 case with allergy, 3 cases with hemorrhage and 3 case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The control group ha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17.9%, with 5 cases with allergy, 6 cases with hemorrhage and 9 case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conventional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treating seni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rovides more precisely clinical effect, along with reduced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This method contains promoting value.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alyze; Senile

急性心肌梗死好发于老年人, 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 病情发展迅速, 死亡率较高。该种疾病产生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内皮, 产生继发性血栓与斑块破裂, 以此造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最后引起心肌坏死[1-4]。针对此种疾病的危险性, 如何有效治疗预防梗死面积扩大, 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急梗死老年患者224例, 所有患者经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且排除严重感染、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重大外伤和手术、重度贫血和严重营养不良等。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12例。对照组中男66例, 女46例, 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71.5±3.9)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58例, 侧壁心肌梗死30例, 下壁心肌梗死24例。观察组中男64例, 女48例, 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71.2±4.1)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57例, 侧壁心肌梗死32例, 下壁心肌梗死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对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即静脉滴注尿激酶, 静脉滴注后的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2次/d, 4000 U/次, 随后口服阿司匹林, 200 mg/d, 连续口服1周。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穿刺患者右股动脉, 并将动脉稍植入其中, 随后注入肝素2000 U, 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随后确认相关梗死血管, 并再补充5000 U肝素, 在导管指引下, 将导丝引入病变血管的远端, 随后利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 开通血管后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与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形成术。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5]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显效: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且相关导联ST段回落>50%;有效: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心电图显示相对比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发生变化, 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43例, 占38.4%;有效47例, 占42.0%;无效22例, 占19.6%。观察组患者中显效63例, 占56.3%;有效42例, 占37.5%;无效7例, 占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 其中1例过敏、3例出血、3例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 其中过敏5例、出血6例, 室性心律失常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 生活条件改善,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并未有所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 引起血流中断, 由此造成心肌严重持久性缺血引发局部坏死[6-11]。患病期间,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骨后疼痛、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发热、心电图显示异常以及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情况。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非常困难, 但诊断无胸痛患者, 难度较大。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12-18]。临床实践了解到, 药物溶栓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存在较多禁忌证的老年患者, 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学者[10]在临床研究中发现, 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维持在65%左右, 并且残余狭窄率较高, 复发率偏高, 需较长时间恢复灌注。因此, 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促进心肌早期血供, 疏通闭塞的血管。

在介入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可扩张冠状动脉, 将支架植入其中, 有效改善患者心肌供血状况。一般情况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会立即出现, 体內的大部分心肌细胞仍旧保持着冬眠的状态。这时候如果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可改善坏死的心肌细胞, 促进冬眠心肌细胞功能恢复, 有利于恢复患者心功能。但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发展迅速, 临床表现多样, 该种治疗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19, 20]。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期间, 该种疾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如介入治疗期间采取的方法有所失当, 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与常规溶栓治疗方法相对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即便是存在溶栓禁忌证的患者, 同样可采取此种治疗措施, 并且该种治疗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冠状动脉闭塞, 促进血运重建, 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灌注状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43例, 有效47例, 无效22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63例, 有效42例, 占37.5%;无效7例, 占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 低于观察组的9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 其中1例过敏、3例出血、3例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 其中过敏5例、出血6例, 室性心律失常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践可发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迅速开通闭塞的血管, 促进血流恢复正常。因此,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相对于常规的静脉溶栓治疗措施,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更显著, 且还可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产生, 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文山, 刘恒亮, 万冬宇, 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20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0): 182-183.

[2] 龚中庆, 孙黎明, 徐海涛, 等. 经肱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12(11):1847-1848.

[3] 田昭涛, 李慧丽, 李坤. 通心络胶囊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30 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2): 196-200.

[4] 赵玉英, 李俊峡, 汝磊生, 等. 循环系疾病75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2例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 2009, 22(11):22-23.

[5] 郭亮, 麦晓燕, 邓捷, 等.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0(7):489-491.

[6] 危小军, 刘芳, 廖伟, 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9(4):278.

[7] 熊龙根, 陆东风, 刘世明, 等.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06, 4(12):920-922.

[8] 冯军鹏, 梁梅芳.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临床荟萃, 2013, 28(7):758-759.

[9] 危小军, 廖伟, 钟一鸣, 等.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0(2):145.

[10] 张冠君.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再通策略达到TIMI3级血流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对比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 2012.

[11] 王禹, 盖鲁粤, 杨庭树, 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7(2):85-87.

[12] 石全宝.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5):87-88.

[13] 付林波.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12例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 2012, 32(10):43-44.

[14] 张令刚. 老年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临床转归的研究. 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7):55-58.

[15] 李雁君, 李针, 刘超, 等. 尿激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3): 163-165.

[16] 付文波, 丁世芳, 陈志楠, 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老年医学, 2014(7):544-546.

[17] 韩丽秋.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中国公共卫生, 2015(A03):179.

[18] 胡倩.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56例. 中國老年学, 2012, 32(19):4300-4301.

[19] 石小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9):122.

[20] 吴咏昕, 袁颖, 张宏.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江西医药, 2012, 47(5):450-451.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