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菌核病危害症状及防治对策

2017-06-20王虹李兰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菌核染病侵染

王虹+李兰霞

1.大豆菌核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权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湿度大时在菌丝处形成黑色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

2.侵染循环

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亦可带病。 越冬后的菌核, 在大田封垄后,在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源,可以气传,最远能传三十米。大豆扬花期 病原孢子落到花上,利用花的养分萌发,在花开过以后侵染进入植株。病原菌在茎内部生长向上发展。然后转到茎杆的外部,显症。菌核在土壤中可存八到十年。但在潮湿土壤中存活时间短。初次侵染引起发病后,病害扩大再侵染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病株接触而相互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病叶或其他染病部分落干大豆茎的分枝处而引起发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属同一种病菌,可以互相侵染。此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2年发病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8-10年。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3.发病条件

该病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和重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有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生重,过度密植田,发病率重。扬花期长的品种更容易感病。宽垄种植,株间增加通风,可以减轻病害。

4.生理特征

病原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25℃。在15℃以下菌丝生长缓慢,0℃时停止生长。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加快。25~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丝的生长速度碱缓。菌丝在3o℃条件下生长量很小,60h即停止生长。在35℃,菌丝完全死亡。光照对菌丝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影响。

微酸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菌丝在中性条件下生长缓慢,碱性条件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随着C/N比值的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减缓.C/N值降低,即氮素的量相对较大,菌丝的生长速度加快,说明氮素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5.防治方法

5.1选用优良品种在无病田留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或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种。

5.2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

5.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 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治萎灵水剂500倍液、40%治萎靈粉剂10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此外,每667平方米施用真菌王肥200ml与5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600g,对水60L于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防效优异。或选择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对水喷雾;25%施保克乳油,每公顷1050毫升,对水喷雾。一般于发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但一定要喷得均匀周到,才能得较好效果。

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亦可带病。 越冬后的菌核, 在大田封垄后,在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源,可以气传,最远能传三十米。大豆扬花期病原孢子落到花上,利用花的养分萌发,在花开过以后侵染进入植株。病原菌在茎内部生长向上发展。

(作者单位:158100黑龙江省鸡西市种子管理处)

猜你喜欢

菌核染病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爱 情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