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有感
2017-06-20王斯后
摘要:《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是两部迥异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反映希腊氏族社会末期的叙事史诗,一个是成书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神魔小说。两者都是因女人而引起的战争,且神明均分为两派,参与斗争。然神明却也无法主宰一切,任意决定双方的胜负,或者结束人和神的生命。
关键词:《伊利亚特》 《封神演义》 神明 命运
初看《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没有太强的可比性,但仔细斟酌不难发现,两者虽是迥异的文学作品,但却同属叙事文学这一门类,这是两者尚可比较的文体因素;其次,《伊利亚特》描写的是氏族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的历史事件,《封神演义》虽成书于封建社会,但反应的却是奴隶社会的故事,因而两者的时代背景、叙事内容极为相似。《伊利亚特》虽然叙述的是特洛伊人与希腊人的战争,但奥林匹斯诸神却介入其中,《封神演义》虽写得是周人与商人的战争,却也有得到了阐、截两教神仙的帮忙。
这两部作品中战争的起因,表面上看:《封神演义》中商,周爆发战争的原因是商纣王暴虐无道引起了周人的起兵反抗;《伊利亚特》中希腊人与特洛伊人的战争是由特洛伊人帕里斯诱走了斯巴达国王的王后海伦而引发的。虽然两部作品中的战争起因上根本不同,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两部作品所写战争的起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都可以概括为凡人得罪了神而招致祸患的降临。《封神演义》第一回就讲商纣王贪恋女娲娘娘的美色,出诗轻薄,娘娘见诗说道:“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验”。《伊利亚特》对战争的起因,这样交代:第二十四卷说:“阿基琉斯就这样忿怒地虐待神样的赫克托耳,那些快乐的神明都怜悯他,他们怂恿目光犀利,杀死阿尔戈斯的神去偷尸体。这条计策虽然合了众神的心意,但目光炯炯的女神、赫拉和波塞冬却不赞同,她们依然恨那神圣的伊利昂、普里阿摩斯以及他的人民,只因阿勒珊德罗斯犯的罪,在她们去到他的羊圈时侮辱了她们,仅赞美了那位引起致命情愫的女神。”这里非常明确的说明了特洛伊帕里斯得罪了两位女神给特洛伊带来了战争的降临。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两部作品有着重要的可比性,同样因为贪恋女色,同样有神参与战争,同样看神是否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一、《伊利亚特》中的神
《伊利亚特》中古希腊万能的神并不是万能的,他们有时也显得很无力。战神阿瑞斯就曾经被人用索子捆起来,在一个铜翁里困了13个月,完全被弄得精疲力尽,后来狄奥墨得斯又将他打伤,甚至差点“死亡”,最后只好跑到他的父亲那里“痛哭流涕”。赫拉曾被赫拉克勒斯射中过右乳,“使她忍受无法形容的疼痛”,这位无比尊贵的天后也曾被天父宙斯吊起来打过,并且常遭到宙斯的叱骂。瘸子赫菲斯托斯就是因为出面救母而被父亲摔下天庭,成了残废。而最苦命的就要算忒提斯了,本来她差一点嫁给宙斯,就因为有预言说她会生一个比宙斯更强大的儿子,结果被迫嫁给了凡人佩瑠斯,后来又为她苦命的儿子阿基琉斯悲痛万分。至高无上的神更无法随心所欲,阿瑞斯无法救下儿子,就连万能的宙斯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萨尔佩东死去,阿弗洛狄忒能救帕里斯一命却也无法带给他胜利。睿智的涅斯托尔曾说:“甚至雷鸣的宙斯都无法把它逆转”。到底是什么无法逆转,它为什么能如此厉害。
《伊利亚特》中有一个词语在书中出现了48次,其分量不容忽视,这个词就是“命运”。真正支配人甚至神明生死的似乎就是这个命运。它是强大的,神人都无法抗拒。“强大的命运”是《伊利亚特》中一只看不见的手,经营着万事万物。人逃不过命运。捷足英勇的阿基琉斯也要“命中注定死在富饶的特洛伊城下”,“强大的赫拉克勒斯也没有能够躲过死亡,尽管克洛诺斯之子宙斯对他非常怜悯,可最终他还是被命运和赫拉的嫉恨征服”。神明也不例外。宙斯看到自己的儿子萨尔佩冬死去时也只能一叹:“可怜,命定我最亲近的萨尔佩冬将被杀死”。命运就是套在万物之上的法条与枷锁。如果宙斯救了萨尔佩冬,其他神明也将救出自己的孩子,或者救出自己恩宠的英雄,这样一来,天地都将陷入混乱之中。已是,宙斯无法让“一个早就注定要死的凡人免除悲惨的死亡”。这也是忒提斯将阿基琉斯全身浸泡在冥河中的原因。
在荷马的笔下,我们发现命运在高于神明同时,也通过神明的语言和行动实现自己的诉求,并且同神明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利亚特》中有很多关于天平的描述,例如:在特洛亚人和阿开奥斯人的都城中,神和人的父亲宙斯平衡一架黄金的天平,在秤盘上放上两个悲伤的死亡命运,分属驯马的特洛亚人和披铜甲的阿开奥斯人,他提起秤杆,阿开奥斯人注定的日子往下沉。特洛亚人的命运升到了辽阔的天空。于是,宙斯从伊达山鸣放大雷,把闪电的电光送到阿开奥斯人的军中,阿开奥斯人看见了,感到惊异,苍白的恐惧笼罩着他们。由此我们看出,当宙斯看到命运的天平称量的结果后,就按照命运的指示去行动了。在这场行动中,真正做主的并不是宙斯,而是命运。宙斯也必须遵照命运的指示来行动。另一个地方也可以佐证,“天父取出他的那杆黄金天平,把两个悲惨的死亡判决放进秤盘,一个属于阿基琉斯,一个属于驯马的赫克托耳,他提起秤杆的中央,赫克托耳一侧下倾,看到结果后,阿波罗立即把赫克托耳抛弃。”在这场战斗中,赫克托耳骑术已尽,注定要死,在这之前,太阳神阿波罗本来一直都在帮助特洛亚人,还给赫克托耳灌输了力量,看到称量结果后,便立即将赫克托耳抛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命运是神明活动的边界,只不过在这个范围内,神也拥有很大的自由。但他们无法突破命运的规则。
二、《封神演义》中的神
对于《封神演義》来说,它主要叙述的便是武王伐纣之事,历史上最早的史书《尚书》在记载此事时,既写到“以至仁伐不仁”,如摧枯拉朽,“一戎衣天下定”,还说:“惟尔有神,尚克相予”,则纯系叙事。只是后来,叙述至秦始皇东巡海上,祭奠名山大川以及八神之事时,说:“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史记·封禅书》)是在说太公望助武王伐纣,遣八神将以助战。
而《封神演义》第一回便指出即使是神仙也不能望断他人气数,一切都有“命运”或“劫数”来掌控。
第一回:女娲娘娘见到商纣王竟然轻薄自己,随即大怒骂道:“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实在可恶!我想成汤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验。”可见娘娘发威也要注意成汤的气数。可这气数也并非女娲娘娘所能控制,后话说“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谒父王……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往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气运,不可造次,暂回行宫。”可见娘娘在气数面前亦是“不敢造次”。
在第八十二回中,元始天尊曰:“尘世劫运,便是物外神仙都不能免,况我等门人又是身犯之者,我等不过来了此一番劫数耳。”这种在《封神演义》中出现了23次的“劫数”与《伊利亚特》中的“命运”一样,是神都无法超越的界限,是一种限制神灵活动的规则,它就像是万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一件事的发生会导致接连的事情的发生。又如“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破十绝阵时每次阐教都有一位门人丧命阵中,燃灯总是说:“数定在先,怎逃此厄!”小说中还多次提到“封神榜”上有名的神和凡人“合该此处尽绝。”可怜的也同樣还有殷洪殷郊这两兄弟,即使有着“你乃成汤苗裔,虽纣王无道,无子伐父之理。况百年之后,谁为继嗣之人?”的合理宗法理由,也无法违背“命运”。殷氏兄弟其中之一四肢化为粉末,另一个受到犁杖之苦。殷洪的师傅赤精子尽管是玉虚真仙中的大人物,可叹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眼睁睁看徒弟四肢皆成灰飞,留下了“太华山再无人养道修真,见吾将门下这样如此,可为疼心”的悲叹。
在第七十七回老子一爇化三清一节中:老子好心规劝通天教主,顺应“劫数”,奈何通天教主冥顽不灵,最终也只落得个“训字”的下场,他的得力弟子更是所剩无几。可见,即使是神亦不可随心所欲,否则也会自食其果。
三、神明与命运的关系
那么劫数或者命运又与神明有着怎样的关系?在《伊利亚特》中,命运显然是要占上风的。万物之父宙斯在决定事情的时候也要依靠“天平”。譬如在决定特洛伊和希腊谁将暂时赢得胜利的时候,又比如在决定赫克托耳和阿基里斯的生死时,伟大的天父也要遵从“天平”即“命运”的安排。在古希腊文明进程中,荷马之后作品中的宙斯,也更多地具有了抽象的“命运”意味:命运和宙斯逐渐合而为一了。《伊利亚特》中“当战争涉及赫拉以及雅典娜与帕里斯的争吵时,神明是最终的权威;但当战争从帕里斯那里转移开,并代表着对荣誉的渴望时,神明似乎就没有多大的必要了”。神明逐渐从战争中淡出,其作用也在逐渐淡化。在《奥赛德》中嬉笑玩闹的神明开始变得正经起来,变成了严肃,理性,惩恶扬善的神。到了后来,对神明的信仰与对命运的信仰互相合并,并从融合中产生了这样一种观念:命运不仅出自于神明,而且也受神明控制。神明不是在自己做决定,而是在决定怎样做才可以和命运相契合。
命运和神明调和起来。“当两个英雄决斗时,宙斯会称量他们两个人的命运,看看是哪个英雄必须得死。有时宙斯会考虑是否拯救一个特定英雄的命运;但是他从不实际违反命运的安排。他也没有被迫屈从于命运,与他考虑好的决定作对,他考虑好的决定总是最终同命运相一致。”神明的决定恰好同命运相符合,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是也。赫拉的话似乎可以佐证:“让他们凡人按照命运的安排,一个死亡,一个生存;让神在他的心中考虑,怎样对双方的人做出适当的裁决。”后来神明马克珊托斯开口告诉阿基琉斯,“你命定的期限已经临近,那是因为……神和强大的摩伊拉,”它把宙斯和命运相提并论,似乎表明宙斯和命运本来融合无间,或者说宙斯就是命运。
《封神演义》中,因商朝运数已尽,再加上商纣王又写艳诗亵渎了女娲,三清下令诸弟子要助周伐商。但是截教中人有许多没有认识到这一助周伐商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逆天而行,便要被打得一塌糊涂,二三代弟子也尽数折没,“化作一道仙灵入那封神坛去了”,通天教主也被洪钧老祖叫走“训字”的悲惨下场。而顺应天命的阐教,在西方教的帮助下,技高一筹,辅助周武王大获全胜,并尽数封神。封神榜是洪钧老祖用来拯救众生的,但是就是有许多神仙道人不相信自己“封神榜上有其名”,或者有的神仙如三霄中碧霄和琼霄就不顾忌这个,众人想要对抗和摆脱封神榜的控制,这也是得三教仙人形成相互拉扯挣脱的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万事都遵循着“命运”或“劫数”的安排,神亦如此。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西方的原点著作《伊利亚特》还是东方的魔幻经典《封神演义》中的神明都无法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必须与所谓的“命运”或“劫数”相契合,否则即使是神也会因违反“命运”或“劫数”而受到劫难。在神明与命运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用希罗多德的话来概括这一思想:任何人都不能逃脱他的宿命,甚至一位神也不例外。
参考文献:
[1]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陈中梅.荷马史诗研究[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赵兴勤.话说封神演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李爱红.封神演义的艺术想象与经典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
[5]战晓峰.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读《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有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5).
[6]马兰.当代中国《伊利亚特》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李静.天外之外的困惑——《封神演义》的伦理困境及其解决[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12).
[8]李建武,尹桂香.百年来《封神演义》研究评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7).
(作者简介:王斯后,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硕士在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