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徐州的发展
2017-06-20朱云翔
摘要: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从陶谦将徐州交给刘备开始,徐州这片土地就与关羽结下了不解之缘了。作为关羽忠义事迹的开始,徐州留存着许多与关羽相关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传说,关羽以及与关羽相关的事物,深深影响着徐州这片土地与世世代代的徐州人。本文结合历史与徐州当地的现存古迹,探究关羽与徐州的关系,寻找关羽带给徐州的变化。
关键词:关羽 徐州 晋商
一、徐州与关羽的初步渊源
武圣关羽与徐州初次结缘大约是在汉献帝初平四年(183年)。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陶)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此故事经过民间加工流传,发展到明代初期在《三国演义》中就体现为陶谦三让徐州,关羽的忠义传奇也就由此展开,“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一些从徐州兵败后的发生的故事,将关羽的忠义勇武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三国志》中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刘备在徐州兵败,关羽在此被俘,却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被高官厚禄打动,体现了其忠义的高洁品质。这一系列的故事都源于徐州兵败带来的后续影响。所以徐州对于关羽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就了关羽的忠义,同时关羽的忠义故事也影响了徐州人的世界观。对于徐州豪爽仗义的民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文武两圣人的交际
距离徐州不远的山东曲阜,因为出了文圣孔子而被熟知,于此相对的,在徐州地区开始了他忠义生涯的关羽被渐渐推向武圣的神坛。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的传记不过九百多字,得到的评价也不算高,但却在其死后步步高升,压倒历史上众多豪杰,一步步迈上神坛,成为了统管儒道释三家人鬼神三界的关圣大帝。起初,隋朝时期,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了使其自身更加容易被接受,采取了借助本土杰出英雄传播其教义的方法,佛教看到关羽因为忠义勇武而被民间跟统治者共同推崇,所以点化关羽为珈蓝菩萨,在完成自身本土化的同时也扩大自己的影响。宋朝,道教也同样利用关羽来扩大道教的影响力,假借请关羽显灵杀死解州盐池蛟怪保护了盐池,因此关羽被封为崇宁真君。由于盐池是宋朝的经济命脉,道教在宣传关羽事迹的同时,使得依靠盐池生活的人民对关羽格外崇拜,阴差阳错之下使得关羽无形中成为了经济上的保护神与财神之一,受到商业繁荣的影响,关公庙大兴。关羽也第一次在与经济产生了联系,封号逐步升至义勇武安王。到了明代市民阶级的扩大兴起,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在此時小说的出现推动了关羽事迹的传播,扩大了关羽的影响力,尤其是《三国演义》的流传,使得关羽的威望逐渐攀升,明朝统治者也顺势对关羽进行了新一轮的加封,使得关羽晋升帝位,在明末成了武圣。而关羽之所以如此受到民众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其在徐州战败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忠义气节,对于自小受到儒家“天地君亲师”的传统社会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教育的社会民众来说,自然是备受推崇的。对于统治者来说,关羽的忠义思想如果能推广宣传,让民众效仿关羽,对其统治的加固是有益的。所以关羽的地位被一步步抬高,乃至到了与孔子对等的武圣的地位。关羽在徐州兵败后的忠义气节,在统治者的需求以及思想统治的需求下,被广泛宣传,影响深远。
三、关羽在徐州的特殊神职
徐州在古代,境内有黄河流经,再加上其南北交通要道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漕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关公在徐州除了忠义的代表、财神之外也多了一个新的职能:水神。元代皇庆二年(1313),徐州建关尉庙,在吕梁洪之南,是为奉祀纪念三国关羽、唐尉迟而建的庙宇。历史上关羽驻军徐州,治水吕梁,唐尉迟疏浚吕梁洪造福百姓。为此,元代书法名家赵孟頫写下《吕梁洪关尉神庙碑记》,赞述了关、尉二人的治水功绩:“庙成,奉牲酒者争门而入。拜于轩陛之间者,至不能容人之。精神萃聚于此又挟山川之气以自壮,故祷焉辄应,每事必祝。其灵赫然享祀之至,越久而越盛。于此见忠义之事虽千载遗烈,犹不泯也,岂不伟哉!”从此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州关尉庙的建立是与治水有关,关羽、尉迟恭因为其历史上在徐州治水的功绩,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有神职,所以被此地的百姓赋予了水神的职能,建立庙宇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作为水运交通要道的徐州,生活着无数需要依靠水运以及水运带来的其他产业的兴旺存活的百姓,再加上境内黄河时有泛滥,因此关尉庙香火鼎盛,关羽的影响也通过关尉庙的信众们传播开去。在《吕梁洪关尉神庙碑记》中有段文字记载了船只过吕梁洪的危急情形:“……舟行至此,百篙枝柱,负缆之夫流汗至地,进以尺寸数,其难也乃几于登天,舟中之人常号呼假助于神明。”路过吕梁洪的船只遇到危急常常号呼假助于神明。在这里船上的人所号呼的神明除了几位常见的水神,急公好义的关羽也成为危急时刻人们的救命稻草。化险为夷的人们自然不会忘了去关尉庙祭祀一下关羽,在促使关尉庙香火达到鼎盛的同时,也将关羽的灵验跟关羽的故事一起传播出去,促进了关羽的影响的广泛传播。关羽的影响在向外扩散的同时也深远长久的影响着关尉庙所在的徐州的百姓。受到关羽影响,对关羽深深崇拜的徐州人自然会学习效法关羽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久而久之,徐州人的性格也变成豪爽仗义急公好义了。
四、晋商对于关羽影响在徐州传播的扩大化
到了明清时代,晋商发展到了顶峰。走南闯北的晋商,历尽磨难,迫切需要一个保护神跟精神上的慰藉。而在明清时期,随着小说《三国演义》的流传,再加上儒道释三家对于关羽的不断加封,使得关羽在全国都极为受到崇拜与推崇。满清为了笼络汉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康熙自称为刘备再世,大力吹捧关羽的忠义,举国上下无一不崇拜关羽。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与关羽同乡的晋商自然也就选择了关羽作为保护神与精神偶像,并且对于这位家乡的英雄百倍崇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效仿关羽的行为。关羽的忠义被晋商化作了诚信,在商业活动中坚守诚信的晋商受到了各地的欢迎,愈发的发展壮大起来。
发展壮大的晋商对于运送大宗货物的需求变得更加多了,因此占据水运与陆地交通要道的徐州成了晋商商品贸易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徐州的窑湾就是因此得到了发展,随着晋商的脚步变得繁荣。作为徐州境内保存最好的古镇,窑湾古镇存留了大量的晋商活动的痕迹,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窑湾山西会馆了。窑湾古镇的山西会馆位于窑湾西大街,原为唐代关帝庙。清康熙之前,满清贵族凭借"圈田令",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大肆兼并土地,将人民的土地夺去,将他们赶到苏鲁地震灾区等荒无人烟的地区进行开荒生产。因此,一批山西的商人来到窑湾,看到关帝庙,便选择窑湾安顿下来,他们希望关公能够保护同乡难民平安,安居乐业。他们集资在关帝庙建山西会馆。从窑湾山西会馆所留捐资碑刻来看,字号不限大小,捐资不论多少,行业不分贵贱。身份不论高低,各号量力而行。这样修建起来的山西会馆极大的加强了山西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晋商在山西会馆集会、议事、处理大小事务,襄举公益善事,接待安置地域乡亲并且在山西会馆内举行祭祀关羽的活动,具有行会性质的会馆是晋商在地方的最重要的标志。山西会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应抵制封建政府勒索,约束同乡或同行业商人某些不道义行为,维护商人共同利益的作用。晋商以山西会馆为中心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徐州古代商业的发展,对于徐州的经济情况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晋商在徐州进行商业活动的时候,将其从关羽的精神中汲取的“忠”、“义”“信”的道德原则发扬光大,形成了晋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处世原则。这种原则使得晋商成为了信用的象征,使得晋商的商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徐州的经济上的繁荣,将这种处事风格传递给了徐州的人民。到现在,徐州人民还坚守着这种品格,徐州近年兴建了徐州好人园,位于徐州云龙湖西岸的徐州好人园,分为好人广场和好人雕塑两个部分。好人广场设置了爱心LOGO、美德柱、爱心墙三組主题雕塑,集中展现了徐州人民重情重义、崇德向善的优良品格和风尚。好人雕塑作为“好人园”的核心和灵魂,预设了100多个雕塑席位,分为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诚信五个区域。目前徐州好人园也已经迎来了她的第18位入园者。这些好人好事,都在彰显着关羽精神对于徐州人们的影响,而关羽的影响也将继续通过徐州人的好人好事继续传播,影响着与关羽有着不解之缘的徐州。
关羽的传奇从徐州开始,徐州人民将带着关羽对徐州的影响不断前行,奉行着信义,将关羽的影响散播到每一个经过的地方。
以上是对关羽在徐州的一个论述,其目的是在于探求关羽在徐州的发展以及影响,探求徐州人民淳朴的民风跟急公好义的性格的形成以及对于当地发展的一个影响。希望徐州人民可以将从关羽继承来的义气继续传流下去,也希望徐州可以跟山西从关羽的历史渊源上作为开端,相互交流,互相扶持,加快双方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谢纯.漕运通志·卷2[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据嘉靖七年刻本影印.
[2]姚应龙纂修.万历《徐州志》卷3[M].万历年刻本.
[3][元]赵孟頫《吕梁洪关尉庙碑记》
[4]三国志[M].中华书局,2011.
[5]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6]赵杰.晋商在徐州的家[N].山西日报,2004.
[7]赵明奇等编著.徐州自然灾害史[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项目简介:江苏省重点项目:《明清以来晋商在徐州地区的发展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项目编号:20150320025,项目内容:晋商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曾发挥引领作用。徐州连接运河和丝绸之路,汇萃南北文化,晋商在此所发挥的连接作用有着特殊历史影响和地位。本项目以文献与文物为考察对象,通过调研、探访、分析、归纳晋商在徐的兴衰规律,寻求晋商之兴衰对于当代商业发展的启示。作者简介:朱云翔,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