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课堂的实效从“真”而来

2017-06-20黄宁

教育界·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效

黄宁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童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课堂应该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成;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效地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实效;真生活;真实际;真认同

一直行走在品德课堂,上过不少,听过不少,甚至指导过不少品德课,常常为那些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苍白乏力的品德课纠结。有些精心准备的品德课堂为何孩子不感兴趣?为什么有些孩子说出的话令我们有些“啼笑皆非”?为什么不少孩子说一套,做又是一套?……品德课堂的实效究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品德课堂的实效从“真”而来。

一、来自学生“真”生活

也许有人会疑问,学生生活还会有假?是的,这里的假我们可以理解为“听着不假,想想很假”,主要出现在那些唯教材的品德课堂上。我们的品德教材是面向广大地区的学生的,其中的生活场景既要考虑到城市,还要兼顾到农村,如果我们唯教材而教,那能说它是源于我们孩子的“真”生活吗?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三年级的品德课《平安回家》。

第一次听课时:

老师准备很是充分,有因交通违规酿成惨案的录像,有跟交警学指挥的视频,有认识交通标志……

学生看录像时发出 “哇!”“啊!”的惊讶声,学做小交警指挥交通时很是兴奋,场面一度有点失控,课后大多孩子也能说出,平安回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靠右行……

这堂品德课,教材中的内容“认识交通标志”“我是小交警”“怎样过马路”都讲了,形式也很多样,有看录像,有知识竞赛,有学生实践活动……学生也说出怎样平安回家了,但是我们能说它是一节有实效的品德课吗?显然不能,因为它很假。三年级的孩子认识那么多的交通标志就能平安到家了?学会交警指挥手势就能平安到家了?追着拖拉机跑的场景你在城市见过?能说出“走斑马线、靠右行”就一定会做吗?

经过讨论、修改,这节课(片段)最终呈现为:

课前,教师拍摄了上课学生所在学校门口的道路主干道的图片以及附近十字路口、公交站台的图片……

课始,老师调查,哪些同学步行回家?哪些孩子乘车回家?

出示学校门口的主干道图,问:“出了校门,向右(向左)步行回家的孩子该怎么走?走哪?(走人行道)如果没有人行道该怎么走?(路边靠右走)……”

出示学校附近十字路口图,师:“到了十字路口,会过马路吗?”生:“会走人行横道线……”

師:“真的吗?让我们来试试吧。”

过马路游戏一:绿灯亮60秒,学生过马路,学生都过去了。

过马路游戏二:绿灯亮6秒,学生过马路,有的学生飞快路过,有的走了一半,有的停着没动。师追问没动的孩子:“你们为什么不过?”生:“时间太短来不及。”相机教育:时间太短时,我们宁停三分,也不抢一秒,安全最重要,跑过去的孩子明白了吗?师再问:“如果红绿灯没有时间提示,而我们正过着时,红灯亮了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孩子知道,如果就要到马路对面了,就快点过去;如果刚走出不远就退回头;如果在马路中间,就站在行人等候区等待。

过马路游戏三:师生同游戏。绿灯一闪而过,红灯亮了,老师左右观望后说,一辆车也没有,我们一起过去吧,这么多人一起过没事。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讨论:中国式过马路……

这节品德课中的素材与场景都来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活动的设计也紧扣儿童的真实生活,也成功打破了孩子的思维定式。这样的课堂更接地气,不是更适合孩子吗?

二、来自学生“真”实际

“真实际”一词,乍一看有语病,实际即为真,但是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中却常常能看到“伪实际”带来的尴尬。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男生女生不一样”一课,应该比较经典。历年赛课都有老师选择此课题,教学设计的主环节也出入不多,一般都会设计掰手腕、穿珠等 “男生女生大PK”,然后男生、女生找出自己的优势,最后得出男生、女生不一样,男生、女生都很棒的结论。早些年,这样的活动设计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那个时候的孩子也确实能比出我们想要的结果,让我们的设计水到渠成。近几年,类似的活动设计却状况频出。掰手腕比赛再也不是一边倒式的男生赢,甚至常常发生女生赢的情况;穿珠子、跳皮筋也不再是女孩子的强项,心灵手巧的男孩子也纷纷涌现……面对这样的结果,有的老师只能尴尬地将教案进行到底……这样的课堂有效性可想而知。

缘何如此?这是因为,有时我们心中所想的,一致公认的实际并非“真实际”。因为随着饮食结构、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变化,男孩女孩的性格、能力、爱好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我们还是想当然地去看待孩子,对待孩子,出现尴尬是不可避免的。

品德课堂要真正落到实处,活动设计就必须要源于孩子的真实情况,只有真正因材施教,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焕发出活力。

三、来自价值“真”认同

记得有一次参加市级赛课,有位老师上的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教者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诚信的重要性,最后组织了一个采访活动——“你能做到诚信吗?”可以采访同学,也可以采访老师。当时坐在第一排的我被采访到了,全场的老师都看着我,我很“官方”地回答:“你觉得呢?”全场一片默认。我为什么这样回答?因为“做到诚信”绝不是简单意义上口头承诺,如果我不假思索地说出“我能做到诚信”,现场的学生也许相信,现场的老师能相信吗?这样的回答本身就有不诚信之嫌疑。再者,这节课虽然要教会学生诚信做人,但是这种口号式的教学,永远无法触动孩子的心灵,永远无法获得孩子真正的认同,这样,可能又将制造出一批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会让我们的学生像故事中那个守仓库的小男孩那样坚守承诺吗?我是这样告诉我的学生们的:我们要诚信,但不能盲目诚信。第一,不能随意许诺,许诺前一定要想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一定要遵守诺言;第二,如果发现自己的承诺很难兑现,应及时取得对方的谅解,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第三,与坏人不能讲诚信,坏人可以骗;我相信这样的话语更能打动孩子,更能得到孩子的认同,这样的诚信价值更高。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讨论:下雨了,我的同学没带伞,我该怎么办?很多孩子都说:“我把伞借给他。”老师问道:“即使自己淋雨也借吗?”不少孩子仍是点头。两位老师的处理如下:

教师一:“你真棒,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师二:“老师不赞同你的做法,如果你把雨伞借给别人,自己淋坏了,爸爸妈妈会担心的,而且自己的学习、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很显然,教师二的处理更智慧,更以学生为本。孩子为何这么说?因为老师会表扬助人为乐的孩子。但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的孩子真的会宁可自己淋雨,也要助人为乐吗?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们,我们会这样做吗?如果这时我们的處理简单——轻易认同,孩子现在也许会相信,也许有人真会这样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展,他会对老师的话产生怀疑,伪价值观(知行脱节)会慢慢出现。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必须学会智慧地引导孩子,理智地面对课堂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

四、来自形式“真”需求

自品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的变化已让我们感受到其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但也造成部分老师盲目追求教学方式的形式化,遗忘了德育的真正内涵。

新课程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小组合作活动。

一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5课“上学路上”第一活动画“画上学的线路标记图”时,就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你们从家到学校会经过哪些地方?小组合作,把它们一起画到路线图上来吧。”……

试问,每个孩子上学的路线都不尽相同,如何合作画出路线图呢?这就是典型的一味追求小组学习形式,不论必要与否,也不论问题本身是否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品德课堂中的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切身的感受和体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对相应价值的认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领会知识技能,而非为了活动而活动。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还有的老师为了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放弃了应有的纪律约束,使课堂呈现出表面的其乐融融,但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却没有形成,甚至出现了与老师对抗的情形。

由此可见,教学形式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具体操作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是否是“真”需求,切忌走向形式主义。

真实的品德课堂或许不完美,但它因真实而可爱,因缺憾而美丽,品德课堂的实效从“真”而来,“真”的品德课堂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翟楠,薛晓阳.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60年[M]. 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实效
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中国化建构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