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懂了
2017-06-20杜颖婕
杜颖婕
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会震撼我们的心灵;总有一种感动,会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看见了妈妈对我深沉的母爱,那一刻,我懂了。
(开头富于文采和哲理,且对仗工整,导出作文的主旨。这是一种常见的作文开头的技巧。)
每天晚上挑灯夜战时,总是爸爸陪在我的身边看我做作业,而妈妈总是早早地就睡了,似乎对我的学习漠不关心。可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懂了。
(画线句与后面妈妈为“我”检查作业到深夜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处伏笔,也是先抑后扬的写法。)
那天晚上,爸爸出差了,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做作业,妈妈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睡觉,而是坐在一边看她的书,时不时抬头望我一眼,询问我作业的情况。终于做完了作业,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在整理书包时却突然发现还有一张数学卷子没做。我心里十分着急,匆匆忙忙地把数学卷子赶做完了,可又担心会做错太多。正着急时,妈妈过来了,了解情况后,她对我说:“我来帮你检查,你先去睡吧!”我没有多想,就乖乖地去睡觉了。
(画線句写出妈妈与往常的不同,为后面写“那一刻”作准备。)
躺下后,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柔和的月光从窗外倾泻进来,妈妈的头发在月光下闪烁着几丝银光,眼角也多了些许皱纹。妈妈坐在书桌前,一边看着我的数学卷子,一边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偶尔还换铅笔在卷子上圈圈画画。昏暗的台灯下,妈妈的身影显得特别瘦小。她时不时地打着哈欠,却仍在坚持为我检查作业。我的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
(这一段,短短百来字,景物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等,处理得恰到好处。有了这段文字,让“我”眼眶湿润的“那一刻”,仿佛画面一般,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天早上,妈妈显得特别疲惫,但她帮我检查出了好几个错误,我在她的指导下改正了错误,作业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呢!
正是在那一刻,我懂了,我知道妈妈其实很关心我的学习,她一直在默默地关爱着我。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深厚的母爱,在母爱的浸润下,我不断地成长!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
【妈妈的话】
平时女儿写的作文,她都藏起来,不愿给家长看,有时候我等她睡着了,偷偷翻看一下,看看她究竟写了些什么,写得好不好。看完她写的作文,我就想她不给我们家长看的原因,一种可能:因为她写的家里的事情有些是编造的,被爸妈一看就看出来了;另一种可能:她也许会想,反正给你们看了你们也不会帮我修改,看不看一个样。
这篇《那一刻,我懂了》,也有编造的地方:首先,我没有每天早早地睡觉,我们一家三口经常是吃完晚饭,孩子做作业,我们出去散步一小时,然后回来,一家三口轮流洗澡,接着我洗衣服,她爸爸就到楼上陪她做作业,我忙完一切后,也上楼,问问她有没有什么不会做的,若有,帮她一起思考一下,然后教她(指数学),如果我也不会做,那就让她第二天听老师的讲解。然后到十点钟,我会准时睡觉,她做完作业一般在九点半到十点半之间,不管她做到什么时候,反正我是十点准时睡觉的,从来不等她,她爸爸会等到她做完作业才睡觉,所以导致这篇作文中会说我不陪她,总是早早睡觉。还有就是我没有如此认真地帮她检查过作业,她是为了写“那一刻,我懂了”而编造的情节,我只是在她不会做的题目上帮她一起思考一下。
【点评老师回复】
1.关于写作的真实性。“作文的真实性”是否完全等于“生活的客观性”?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它们之间不用划等号。如果要划等号,那就应该换成“生活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孩子笔下的人物,会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性”,但会不自觉地去追求“生活的合理性”。
你孩子笔下的妈妈,虽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真实的妈妈”,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所以作为家长,要“宽容”地肯定其“合理性”。
2.关于作文中的“我”。我在写作教学中提倡“有我之境”,即作文中一定要有“我”,即使是用第三人称“他”进行写作,这个“他”也应该有“我”的影子或“我”的思想感情。这个“我”有“小我”和“大我”,“小我”就是真实的自我,在孩子的日记中,“我”即真实的“自我”,是“小我”;而在作文中,则应该更多表现“大我”。
“我”可以是“自己”,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自己”,鲁迅先生写《故乡》,里面的“迅哥儿”就有作者自己的童年的影子,但“我”——“迅哥儿”所做的那些事都不是“真实的生活再现”,是作者依据那个时代农村的普遍现象虚构出来的,但类似的事情发生在那时中国广大的农村。这就是创作。
所以,“我”也可以不完全是“真我”,但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人物。有自己的影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这也可以说是作文的“真情实感”。
你孩子的这篇作文,显然做作业这件事也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是为了写作的需要构思出来的。这是创作,不是单纯地记日记。
以上所言,并不等同于作文可以胡编乱造,而是要体现“生活的合理性和丰富性”,鼓励大胆想象也并不等同于可以天马行空,如何把握这个度,这就需要不断地训练,鼓励创新,但也要规避风险,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总评】
首先说一下审题。这个题目看起来是一个命题作文,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隐性的半命题作文。单就题目“那一刻,我懂了”而言,其实并没有明确的主题。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懂”,但“懂”的范围太大了,所以必须给它加个“宾语”,即“那一刻,我懂了 ”。这就是我们在写作中如何审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给标题做加法。当一个标题信息量不够时,就要对标题进行补充,即使是命题作文,也需要做加法。
那么,加上什么?从小作者这篇作文看来,加的可以是“母爱”。再扩展一下,是“深深的母爱”。再具体一点,是“那一刻,我懂得了妈妈一直在默默地关爱着我”。小作者在最后一段已经说得很明显了。这就是水到渠成。
这篇作文从审题来看,还有一个难点,就是“那一刻”。很多同学会忽视这三个字,觉得这三个字意义不大。其实这篇作文会不会跑题,关键就看这三个字。“懂了什么”好理解,不会写偏。但不少同学可能会把作文写成懂得了“某一种情感或道理”的过程,会把这个过程写得很长、很具体,却浑然不知已经跑题。
本文的小作者写得很巧妙。她重点抓住了一个画面,一个场景,即作文第四段。这个场景当中,有非常丰富的东西,但最终全部聚焦在妈妈的形象上——妈妈对“我”的爱全部在这里面。从题目来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而前面的内容,相对于这部分而言,都是预先的铺垫。
有了好的故事,还要做到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在记叙文写作中,能不能调动各种描写方法来使得故事更具有画面感,是写作中避免叙述平淡的重要方法。
这篇作文从内容到结构都比较规范,题材来源于生活,并有所加工。感情真挚,主题鲜明。语言表达通顺得体,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写人记事。当然,小作者要写母爱,在写作上还有不少提升空间。比如在选材上还可以更独特一些,描写还可以更丰富细腻一些,语言表达应更具个性化一些。
(黄国荣)